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涉及无线耳机领域,包括蓝牙耳机本体,蓝牙耳机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耳撑,蓝牙耳机本体的正面设置有耳塞,耳塞的正面设置有出音口,出音口的外壁且位于耳塞的正面设置有连接圆环;清理组件,清理组件设置于连接圆环的一侧,清理组件包括滑块,滑块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一侧且位于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滑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清理组件的设计,滑块能够沿着内接环的一侧滑动,刮板的表面与内接环的内壁相互贴合,刮板能够将内接环与出音口的缝隙中的灰尘刮蹭下来,方便将蓝牙耳机本体清理干净。方便将蓝牙耳机本体清理干净。方便将蓝牙耳机本体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耳机
,具体为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蓝牙耳机因为没有传输线的束缚,而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人们可以通过触碰蓝牙耳机,进行电容值的显示,方便观察蓝牙耳机的剩余电量,这种蓝牙耳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出音口上聚集了大量的灰尘和耳垢等,出音口的正面平整部分用纸巾擦拭,就能够清理干净,但是出音口与内接环相接触的缝隙处,细小的灰尘和杂质聚集,难以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包括:
[0007]蓝牙耳机本体,所述蓝牙耳机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耳撑,所述蓝牙耳机本体的正面设置有耳塞,所述耳塞的正面设置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的外壁且位于耳塞的正面设置有连接圆环;
[0008]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设置于连接圆环的一侧,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侧且位于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0009]优选的,所述蓝牙耳机本体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腔与固定套环卡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圆环的内部设置有内接环,所述内接环的一侧与连接槽的内腔卡合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圆环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与限位块的一端卡合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圆环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
[0014]本技术公开了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该技术利用了清理组件的设计,限位块能够与复位弹簧相互配合,对滑块的
位置进行固定,在滑块滑动的过程中,限位块能够与限位槽进行配合,防止滑块从内接环上脱落下来,滑块外壁与连接圆环的弧度相互匹配,滑块能够沿着内接环的一侧滑动,刮板的表面与内接环的内壁相互贴合,刮板能够将内接环与出音口的缝隙中的灰尘刮蹭下来,方便将蓝牙耳机本体清理干净。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蓝牙耳机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耳撑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连接圆环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清理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蓝牙耳机本体;101、环形槽;2、固定套环;201、耳撑;3、耳塞;4、出音口;5、滑块;501、连接槽;502、复位弹簧;503、限位块;504、刮板;6、连接圆环;601、通孔;602、限位槽;603、内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如图1
‑
5所示,包括蓝牙耳机本体1,蓝牙耳机本体1能够进行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音频文件的播放,蓝牙耳机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套环2,固定套环2的材质为橡胶,有一定的延展性,蓝牙耳机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101,环形槽101的内腔与固定套环2卡合连接,固定套环2能够与环形槽101进行相互配合,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将固定套环2从环形槽101内腔中拆卸下来,固定套环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耳撑201,取下固定套环2时,耳撑201在固定套环2的带动下从蓝牙耳机本体1上拆卸下来,方便蓝牙耳机本体1进行收纳。
[0023]蓝牙耳机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耳塞3,耳塞3能够塞进耳朵中,耳塞3的正面设置有出音口4,当蓝牙耳机本体1进行音频播放时,音乐从出音口4传出。
[0024]出音口4的外壁且位于耳塞3的正面设置有连接圆环6,连接圆环6能够对清理组件进行支撑或者固定,蓝牙耳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出音口4的位置贴近使用者的外耳道,出音口4上聚集了大量的灰尘和耳垢等,整个蓝牙耳机本体1的外部光滑,容易进行清理,出音口4的正面平整部分用纸巾擦拭,就能够清理干净,但是出音口4与内接环603相接触的缝隙处,细小的灰尘和杂质聚集,难以进行清理,清理组件能够对聚集在出音口4边侧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
[0025]清理组件设置于连接圆环6的一侧,清理组件包括滑块5,滑块5外壁与连接圆环6的弧度相互匹配,滑块5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501,连接槽501的一侧且位于滑块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板504,刮板504的表面与内接环603的内壁相互贴合,刮板504能够将内接环603与出音口4的缝隙中的灰尘刮蹭下来,容易进行清理,滑块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503,连接圆环6的内部设置有内接环603,内接环603的一侧与连接槽501的内腔卡合连接,滑块5能够卡在内接环603的一侧。
[0026]连接圆环6的一端开设有通孔601,通孔601的内腔与限位块503的一端卡合连接,限位块503能够卡进通孔601的内腔中,对滑块5的位置进行限定,限位块503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复位弹簧502,当挤压限位块503时,复位弹簧502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复位弹簧502的一端与滑块5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圆环6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602,限位块503能够与限位槽602进行相互配合,在滑块5发生移动时,限位块503能够沿着限位槽602的内腔发生滑动,限位块503能够与通孔601相互配合,对滑块5的位置进行固定,整个清理组件与内接环603固定在一起,防止清理组件掉进外耳道中。
[0027]工作原理:
[0028]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拨动固定套环2,将固定套环2从环形槽101的内腔中取出,再对蓝牙耳机本体1进行清理。
[0029]对出音口4进行清理时,按动限位块503,复位弹簧502受到限位块503的挤压发生形变,限位块503进入限位槽602的内腔中,推动滑块5,复位弹簧502在滑块5的带动下发生移动,限位块503在复位弹簧502的带动下,沿着限位槽602的内腔发生滑动,刮板504在滑块5的带动下发生移动,刮板504沿着内接环603的表面发生移动,将内接环603与出音口4的缝隙中的灰尘刮蹭下来,进行清理。
[0030]当滑块5沿着内接环603的一侧滑动一圈后,回到起始位置,限位块503重新进入通孔601的内腔中,复位弹簧502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复位弹簧502恢复原长,限位块503在复位弹簧502的带动下发生移动,限位块503的一端露出通孔601的内腔,此时,滑块5的位置被固定。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耳机本体(1),所述蓝牙耳机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套环(2),所述固定套环(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耳撑(201),所述蓝牙耳机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耳塞(3),所述耳塞(3)的正面设置有出音口(4),所述出音口(4)的外壁且位于耳塞(3)的正面设置有连接圆环(6);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设置于连接圆环(6)的一侧,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滑块(5),所述滑块(5)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501),所述连接槽(501)的一侧且位于滑块(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板(504),所述滑块(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操作触控检测电容值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101),所述环形槽(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尊特数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