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理装置,用于清理滤棒盘上粘连的滤棒,包括:升降机构;移动架,设于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能够带动移动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行;第一电机,设于移动架上;毛刷,与移动架转动连接;传动装置,设于第一电机与毛刷之间,用于在第一电机和毛刷之间传输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升降机构带动移动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行,可使毛刷伸入滤棒盘中,或在清理结束后将毛刷移出滤棒盘;通过利用第一电机和传动装置带动毛刷转动,可使转动的毛刷对滤棒盘上粘连的滤棒进行滚刷清理,使滤棒由粘连状态变为松散或者离散的状态,便于后续由人工或装置将滤棒从滤棒盘中取出,从而提高清理效率,防止出现滤棒混牌的现象。防止出现滤棒混牌的现象。防止出现滤棒混牌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卷烟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滤棒成型机生产的滤棒由装盘机进行装盘,装盘机通过输送台与高架库相连,装满的盘由输送台自动送入滤棒高架库,同时滤棒高架库自动将空盘送入输送台,再由输送台送至装盘机进行装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空盘内壁上会粘连少量滤棒,这些滤棒在空盘翻转时不能有效清除。当空盘在使用时新放入的滤棒和之前残留的滤棒会混在一起,造成不同规格或不同型号的两种滤棒混在一起,即出现滤棒混牌的现象,不利于滤棒产品质量控制。
[0003]目前针对上述现象,多采用操作人员手动清理的方式对残存在滤棒盘上的滤棒进行清理,但由于滤棒粘连在滤棒盘上,因此操作人员手工清理较为困难,清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滤棒盘上粘连的滤棒手工方式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理装置,可对滤棒盘上粘连的滤棒进行滚刷,使滤棒由粘连状态变为松散状态,便于后续集中清理,清理效较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清理装置,用于清理滤棒盘上粘连的滤棒,包括:
[0006]升降机构;
[0007]移动架,设于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能够带动移动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行;
[0008]第一电机,设于移动架上;
[0009]毛刷,与移动架转动连接;
[0010]传动装置,设于第一电机与毛刷之间,用于在第一电机和毛刷之间传输动力。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升降机构带动移动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行,可使毛刷伸入滤棒盘中,或在清理结束后将毛刷移出滤棒盘;通过利用第一电机和传动装置带动毛刷转动,可使转动的毛刷对滤棒盘上粘连的滤棒进行滚刷清理,使滤棒由粘连状态变为松散或者离散的状态,便于后续由人工或装置将滤棒从滤棒盘中取出,从而提高清理效率,防止出现滤棒混牌的现象。
[0012]可选地,移动架上设有螺纹孔和通孔,升降机构包括:
[0013]安装架;
[0014]丝杆,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5]第二电机,与丝杆相连,第二电机用于驱动丝杆转动;
[0016]导杆,设于安装架上,通孔套设于导杆外部。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移动架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设置于安装架上的导杆与移动架上的通孔配合,所以丝杆的转动能带动移动架沿第
一方向往复运动,以使设置于移动架上的毛刷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以伸入到滤棒盘的底部进行滚刷清理。
[0018]可选地,还包括:
[0019]检测装置,设于移动架上,用于检测滤棒盘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0020]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检测装置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行。
[0021]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有时可能会将装满滤棒的滤棒盘移送至清理装置下方,造成满盘的滤棒盘被毛刷滚刷清理的情况,而本技术设计初衷是对滤棒盘上粘连的少数滤棒进行清理,这时如果毛刷对满盘的滤棒盘进行滚刷清理,便会造成整盘滤棒的浪费。因此我们称滤棒满盘的情况为异常情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检测装置,可以对上述异常情况进行检测,防止出现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毛刷误操作造成的滤棒浪费现象。
[0022]可选地,传动装置包括:
[0023]第一传动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24]第二传动轮,设于毛刷上;
[0025]传动件,设于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
[0026]可选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报警装置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滤棒盘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报警。
[0027]可选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蜂鸣器。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报警灯亮起或者蜂鸣器响起的时候,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防止满盘的滤棒盘被误处理,造成滤棒浪费。
[0029]可选地,毛刷为圆柱体,毛刷的圆周面上设有刷毛。
[0030]可选地,毛刷的轴线与滤棒盘的底面平行,毛刷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入于滤棒盘的底面上,第一方向为与滤棒盘底面相垂直的方向。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毛刷与滤棒盘的开口边沿干涉,从而确保毛刷可以顺利伸入到滤棒盘内部以及底部,便于对滤棒盘进行全方位的滚刷和清理,避免出现遗漏造成清理效果不佳。
[0032]可选地,检测装置为光电开关。
[0033]具体的,检测装置的检测距离略大于移动架位于初始位置时检测装置的检测面至滤棒盘满盘时滤棒所在最高位置处的距离,其中,初始位置为滤棒盘刚刚运行至清理装置下方时移动架所处的位置,此时移动架与检测装置均处于其行程范围的最高处,因此,检测装置只有在滤棒盘满盘时才能感应到滤棒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当滤棒盘的底部粘连滤棒时,检测装置不能检测到底部滤棒的存在,即视为滤棒盘未处于满盘状态,此时检测装置不会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系统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则会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运行,对滤棒盘进行滚刷清理,使滤棒由粘连状态变为松散状态,便于后续清理。当滤棒盘满盘时,即滤棒盘存在异常情况时,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滤棒,此时检测装置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系统接收该信号后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运行,使毛刷停止转动,并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移动架运行至初始位置。同时,控制系统向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报警装置接收到控制系统发出的信号并开始报警,即报警灯亮起或者蜂鸣器响起,
以提醒滤棒盘此时处于异常状态,操作人员应对滤棒盘进行人工纠正,防止出现毛刷对满盘的滤棒进行误清理,造成滤棒浪费。
[0034]可选地,刷毛的材质为尼龙。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且摩擦系数低,选用尼龙材质不会对滤棒盘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0036]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示出图1中移动架的剖面图。
[0038]附图标记:1.升降机构;11.安装架;12.丝杆;13.第二电机;14.导杆;2.移动架;21螺纹孔;22.通孔;3.第一电机;4.毛刷;5.传动装置;51.第一传动轮;52.第二传动轮;53.传动件;6.检测装置;7.滤棒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理装置,用于清理滤棒盘上粘连的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移动架,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行;第一电机,设于所述移动架上;毛刷,与所述移动架转动连接;传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毛刷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毛刷之间传输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上设有螺纹孔和通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架;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电机,与所述丝杆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导杆,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导杆外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移动架上,用于检测滤棒盘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运行。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华,黄玉,周容,韩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