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便于固定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通常是通过在人体皮肤上缝一针同时通过胶带实现固定,由于人体动作会造成牵扯皮肤组织,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固定效果较差。另外,现有的胸腔冲洗和引流,均通过一根管实施,操作过程较为不便,影响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固定,同时确保固定及冲洗效果,特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固定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三通2,锁止阀3,弹性定位松紧带4,翻盖轴5,魔术贴6,硬质罩7,柔性垫8,环状粘性层9,前端冲洗管10,前端引流管11,锁扣12,透明盖13,硬质定位架14,锁紧装置15,L型杆件16;
[0005]其中: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中部带有三通2,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的前部为前端冲洗管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固定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三通(2),锁止阀(3),弹性定位松紧带(4),翻盖轴(5),魔术贴(6),硬质罩(7),柔性垫(8),环状粘性层(9),前端冲洗管(10),前端引流管(11),锁扣(12),透明盖(13),硬质定位架(14),锁紧装置(15),L型杆件(16);其中: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中部带有三通(2),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的前部为前端冲洗管(10)和前端引流管(11)的双腔结构,双腔结构上设置有锁止阀(3),前端引流管(11)与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后端连通,前端冲洗管(10)后部与三通(2)的侧面端口连通,三通(2)的侧面端口带有单独封口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主体(1)前端的双腔结构,穿过硬质罩(7)和柔性垫(8),硬质罩(7)上方设置有硬质定位架(14),三通(2)上设置有L型杆件(16),硬质定位架(14)和L型杆件(16)之间通过锁紧装置(15)连接,实现三通(2)与硬质定位架(14)相对固定;双腔结构处于三通(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徐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