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边缘快速抛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片边缘快速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光学镜片制作过程中,由于光学镜片要对应不同大小以及不同形状的镜框,因此需要根据镜框的形状,将光学镜片裁断成相应的形状,刚裁断下来的光学镜片边缘都存在很多凹凸不平的地方,以及很多毛刺,因此需要对光学镜片边缘进行抛光。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片边缘快速抛光装置,一般包括有底板、支撑架、第一底架、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一支撑块、第一回力弹簧、第二转动轴和抛光带,底板顶部中间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架,前侧的支撑架顶部左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底架,第一底架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转动轴与前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转动配合,四个第一支撑块与同侧的支撑架之间均设有第一回力弹簧,后侧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通过绕轮绕接有抛光带,通过第一电机作为驱动力,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边缘快速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和螺栓(2),底板(1)顶部前端左右两侧均螺纹式设有两个螺栓(2),底板(1)顶部后端左右两侧均螺纹式设有螺栓(2);壳体(3),底板(1)顶部设有壳体(3);支撑架(4),底板(1)顶部中间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架(4);第一底架(5),前侧的支撑架(4)顶部左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底架(5);第一电机(50),第一底架(5)上安装有第一电机(50);第一转动轴(51),第一电机(50)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51);第一支撑块(52),两个支撑架(4)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支撑块(52),第一转动轴(51)与前侧的两个第一支撑块(52)转动配合;第一回力弹簧(53),四个第一支撑块(52)与同侧的支撑架(4)之间均设有第一回力弹簧(53);第二转动轴(54),后侧的两个第一支撑块(52)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轴(54);抛光带(55),第一转动轴(51)与第二转动轴(54)通过绕轮绕接有抛光带(55),用于对光学镜片进行抛光;挡板(56),第一转动轴(51)上转动式设有挡板(56),用于遮挡抛光带(55)对光学镜片进行抛光时所产生的抛光液水渍,挡板(56)和支撑架(4)滑动式连接;夹紧机构(6),壳体(3)内部后侧设有夹紧机构(6);匹配机构(7),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匹配机构(7);喷液机构(8),壳体(3)内右侧设有喷液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边缘快速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6)包括:第一支撑杆(60),壳体(3)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杆(60);第一限位杆(61),两个第一支撑杆(60)后侧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杆(61);双向螺杆(63),两个第一支撑杆(60)前侧之间转动式设有双向螺杆(63);第一转盘(62),双向螺杆(63)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转盘(62);第一滑动杆(64),双向螺杆(63)左右两侧均螺纹式设有第一滑动杆(64),两个第一滑动杆(64)均与第一限位杆(61)滑动配合,第一限位杆(61)对第一滑动杆(64)起到导向的作用;套管(65),两个第一滑动杆(64)前侧均转动式设有套管(65);吸盘(66),两个套管(65)内端均设有吸盘(6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边缘快速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匹配机构(7)包括:打磨块(70),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打磨块(70);第二支撑杆(71),打磨块(70)左侧设有第二支撑杆(71);第二底架(72),第二支撑杆(71)左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底架(72);第二电机(73),第二底架(72)上安装有第二电机(73);六角套筒(74),第二电机(73)输出轴上设有六角套筒(74);第二支撑块(75),打磨块(70)右侧设有第二支撑块(75);
第三转动轴(76),第二支撑块(75)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轴(76);旋转杆(717),第三转动轴(76)内左侧螺纹式设有旋转杆(717),旋转杆(717)与六角套筒(74)接触配合;第三支撑杆(77),打磨块(70)右端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撑杆(77);第四转动轴(78),两个第三支撑杆(77)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四转动轴(78);锥齿轮(79),第三转动轴(76)与第四转动轴(78)上均设有锥齿轮(79),两个锥齿轮(79)相啮合;支撑座(710),底板(1)顶部左端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座(710),支撑座(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军,盛浩然,毛祉倩,王浩宇,毛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宏欣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