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筒体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带有复杂加强筋的大型薄壁筒体是运载火箭燃料箱、发动机壳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此类零件具有直径大、壁厚薄、加工精度和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内筋呈纵向、环向或者交叉分布,制造难度极大,为典型的航天工业卡脖子技术。
[0003]目前,国内外仅有两种有效的方法加工此类零件,“滚弯成形+化学铣削+焊接”或“高速数控铣削+等距压弯成形+焊接”的工艺路线,两种工艺均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成本高、材料和能量浪费严重等不足。而传统的芯模旋压工艺等技术在生产此类大型件时,需要使用带有内型的大型模具,而模具成本过高、适应性差。单一的冷塑性加工或者热塑性加工会导致设备吨位过大、产品精度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
[0005]为达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筒状坯料(2)安装于分瓣筒状外模(1)的内部,将激光切割头(3)伸入筒状坯料(2)内部,在筒状坯料(2)内部进行激光开槽,得到分布有纵向沟槽的激光开槽筒体(4);其中,激光开槽的沟槽的数目与目标加强筋数目相同;(2)将纵向轧筋辊(5)和感应加热器(6)伸入激光开槽筒体(4)的内部,纵向轧筋辊(5)的齿尖对准激光开槽筒体(4)上的沟槽,之后进行滚压热加工;滚压热加工的操作如下:开启感应加热器(6),感应加热器(6)将激光开槽筒体(4)内侧材料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纵向轧筋辊(5)沿激光开槽筒体(4)径向进行自转,挤压激光开槽筒体(4)的内侧材料,同时,分瓣筒状外模(1)进行自传带动筒状坯料(2)进行转动;分瓣筒状外模(1)和纵向轧筋辊(5)的旋转同步进行,且两者的方向和转速均相同;待纵向轧筋辊(5)径向进给到目标位置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开槽筒体(4)的内筋全部加工出来,得到滚压加强筋筒体(7);分瓣筒状外模(1)和纵向轧筋辊(5)停止转动后,感应加热器(6)停止加热;分离纵向轧筋辊(5)和滚压加强筋筒体(7),取下滚压加强筋筒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筒状坯料(2)内部进行激光开槽的具体操作为:激光切割头(3)自筒状坯料(2)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在筒状坯料(2)上加工出一道沟槽;每完成一道沟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成,孟德安,董源哲,汪学斌,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