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以及热管理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88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6
一种阀装置以及包括该阀装置的热管理组件,其中阀装置包括第一阀部件、第二阀部件以及阀体部件,阀体组件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第一通道通过第一阀部件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二通道或第三通道连通,第四通道通过第二阀部件能够单方向地连通第五通道,第三通道与第五通道连通,阀装置在热管理组件中与其他装置通过端口连接,这样,在满足流路切换的同时,有利于简化连接,热管理组件结构相对紧凑,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在热管理系统中占用的空间,进而有利于热管理系统的小型化。理系统的小型化。理系统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装置以及热管理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阀装置以及包括该阀装置的热管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热管理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工作介质的过冷度的需求各不相同,这样,需要在系统中布置阀和系统管路,针对不同的工作模式,选择性地打开相应的流通路径,以满足工作介质不同过冷度的需求,这样涉及阀与系统管路的连接,导致连接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装置以及包括该阀装置的热管理组件,有利于简化连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阀装置,包括第一阀部件、第二阀部件以及阀体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具有第一阀体腔和第二阀体腔、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阀体腔,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阀体腔,所述阀体部件还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所述第一阀部件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或者所述第一阀部件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阀部件能够单方向地连通所述第四通道和所述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连通。
[0006]一种热管理组件,包括储液器、中间换热器以及阀装置,所述阀装置为上述的阀装置,所述阀装置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为所述热管理组件的一出口,所述第三端口为所述热管理组件的一进口,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进口连接。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阀装置以及包括该阀装置的热管理组件,其中阀装置包括第一阀部件、第二阀部件以及阀体部件,阀体组件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第一通道通过第一阀部件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二通道或第三通道连通,第四通道通过第二阀部件能够单方向地连通第五通道,第三通道与第五通道连通,阀装置在热管理组件中与其他装置通过端口连接,这样,在满足流路切换的同时,有利于简化连接,同时热管理组件结构相对紧凑,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在热管理系统中占用的空间,进而有利于热管理系统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阀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阀装置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中阀装置的另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中阀体组件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图4中阀体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图4中接口部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图3中第二阀部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图7中第二阀部件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图8中阀座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是图2中温度传感器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是工作介质在热管理组件中的一种流通路径示意图;
[0019]图12是工作介质在热管理组件中的另一种流通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见图1至图3,阀装置可以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系统,阀装置100包括控制部件1、第一阀部件2、第二阀部件3以及阀体部件4,第一阀部件2包括第一阀杆21和第一阀芯22,第一阀芯22位于阀体部件4形成的第一阀体腔40,第一阀杆21的一端与控制部件1传动连接,第一阀杆21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芯22传动连接,控制部件1与阀体部件4连接,控制部件1能够输出转动力矩给第一阀杆21,第一阀杆21带动第一阀芯22转动,控制部件1能够与外界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第二阀部件3部分可活动地安装于阀体部件4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22为球状,控制部件1可以包括齿轮减速机构11,控制部件1通过齿轮减速机构11与第一阀杆21传动连接,设置齿轮减速机构11有利于增大控制部件1输出的转动力矩。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阀芯2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圆柱形、圆台形等,控制部件1也可以不包括齿轮减速机构11。
[0022]参见图4至图6,阀体部件4包括阀体41和接口部42,接口部42与阀体4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接口部42与阀体4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接口部42与阀体41还可以通过焊接、粘胶、卡扣或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阀体41具有第一腔411和第二腔412,接口部42包括板部421、第一接管422以及第二接管423,第一接管422和第二接管423凸起于板部421设置,第一接管422和第二接管423位于板部421的同一侧。参见图4,至少部分第一接管422位于第一腔411,至少部分第二接管423位于第二腔412,第一接管422与第一腔411装配形成第一阀体腔40,第二接管423与第二腔412装配形成第二阀体腔43,板部421可以与阀体41的表面抵接,板部421上设置有贯穿孔,阀体41上设置有螺钉孔,螺钉穿过贯穿孔与阀体41上的螺钉孔螺纹连接,实现接口部42与阀体41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接口部42与阀体41之间还可以进行密封设置,有利于防止工作介质从接口部42与阀体41的装配间隙泄漏,具体地,参见图6,第一接管422包括第一凹槽部4221,第二接管423包括第二凹槽部4231,参见图4,阀体部件4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24和第二密封件425,接口部42与阀体41装配时,部分第一密封件424位于第一凹槽部4221形成的第一槽腔,第一密封件424被压紧于第一凹槽部4221和阀体41之间,第一密封件424处于密封压紧状态;同样地,部分第二密封件425位于第二凹槽部4231形成的第二槽腔,第二密封件425被压紧于第二凹槽部4231和阀体41之间,第二密封件425处于密封压紧状态。
[0023]参见图4,阀体部件4还包括第一通道44,第二通道45、第三通道46、第四通道47以及第五通道48,其中第二通道45和第四通道47位于接口部42,第一通道44、第三通道46以及
第五通道48位于阀体41。就阀体部件4而言,第一阀体腔40连通第一通道44和第二通道45,第一阀体腔40还连通第一通道44和第三通道46,第二阀体腔43连通第四通道47和第五通道48,第三通道46与第五通道48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部分第一通道44的轴向与第二通道45的轴向垂直,第一通道44的轴向与第三通道46的轴向垂直,第二通道45的中心轴线和第三通道46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四通道47与第二通道45平行,这样有利于减少通道的长度,减少各通道之间的连接距离,有利于实现阀体组件4的小型化。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设置至少部分第五通道48的轴向与第三通道46的轴向垂直,至少部分第五通道48的轴向与第四通道47的轴向垂直,来进一步减少通道长度,实现阀体组件4的小型化。
[0024]参见图1、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阀体41还包括第一凸起部413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装置,包括第一阀部件、第二阀部件以及阀体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具有第一阀体腔和第二阀体腔、部分所述第一阀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阀体腔,部分所述第二阀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阀体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部件还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所述第一阀部件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或者所述第一阀部件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阀部件能够单方向地连通所述第四通道和所述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体和接口部,所述阀体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接口部包括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接口部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第一腔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阀体腔,所述第二接管与所述第二腔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阀体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接管包括第二凹槽部,所述阀体部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部分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形成的第一槽腔,所述第一密封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形成所述阀体之间,部分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形成的第二槽腔,所述第二密封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和形成所述阀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位于所述接口部,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所述第五通道位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阀体的表面形成第一端口,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接口部的表面形成第二端口,所述第四通道在所述接口部的表面形成第三端口,所述第五通道在所述阀体的表面形成第四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位于所述接口部,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所述第五通道位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一六K一一二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