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82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可磁共振显影的包载原位合成四氧化三铁(Fe3O4)颗粒的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进一步通过溶胀吸附原理负载抗肿瘤药物,实现了栓塞治疗、化疗、磁共振显影的一体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便于生产。产品分散性、成球性良好,直径介于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导管动脉药物洗脱微球栓塞术(Drug Eluting Beads-TACE,BED-TACE) 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肝癌、肾癌、子宫肌瘤、毛细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以及富血管肿瘤等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导管肝动脉药物洗脱微球栓塞术长期以来都作为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肝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原理是借助高清晰度的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经小切口将导管置入人体内并超选至肿瘤部位,再通过药物洗脱微球实现阻断肿瘤组织的血供并进行局部化学治疗,使肿瘤在短时间内坏死、萎缩,达到治疗的目的。
[0003]但该技术在临床使用上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缺乏显影功能,在临床上使用极为不便,不利于栓塞后栓塞程度及范围的追踪,且会带来一定的医源性损害。此外,为了定位和跟踪栓塞材料,以判断介入治疗的效果,每次术后复查都需重新造影,不但增加了医疗费用,也大大增加了病患的痛苦。
[0005]2、栓塞微球存在粒径不均一、尺寸不可控等问题。尺寸不均一容易影响栓塞效果;尺寸太大,难以对末梢进行有效栓塞;尺寸太小,可能会通过动静脉吻合支而进入静脉,从而导致肺部及其他组织栓塞,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0006]3、目前临床所用的栓塞微球中有些不能结合化疗药物或者是载药量低,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0007]而在临床相关的诊断方法中,磁共振成像(MRI)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亟需一种栓塞、化疗、磁共振显影三位一体的栓塞微球。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和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所述微球尺寸均一、可控,分散性好,可以用于磁共振成像、栓塞治疗、以及局部化疗,实现对肿瘤的有效治疗并监测栓塞效果的目的。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静电喷雾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快速、方便、可实现连续生产、能源清洁、成本低廉,可以实现显影剂与栓塞材料的一体化。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11]步骤一:
[0012]电喷溶液的配制:聚乙烯醇溶解于超纯水中,配制成3%-6%(g/mL)的聚乙烯醇溶液;将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
6H2O)和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
7H2O) 溶解于上述聚乙烯醇溶液中,配制成含铁盐的聚乙烯醇溶液作为电喷溶液;
[0013]接收溶液的配制:将碱性物质水溶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获得碱性物质水溶液-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即为接收溶液;
[0014]步骤二:
[0015]显影微球的制备,将步骤一电喷溶液超声处理,采用静电喷雾技术,在高压电场下,通过静电喷雾装置喷入接收溶液中,喷雾过程缓慢搅拌接收溶液,得到具有磁共振显影的包载原位合成Fe3O4颗粒的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混合液。
[0016]步骤三:
[0017]显影微球的收集,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显影微球的混合液,静置1-24小时,使Fe3O4充分反应,聚乙烯醇充分交联;离心2000-4000rpm收集微球,并用70%乙醇水溶液洗涤3-10次,再用无水乙醇浸泡1-6天;最后用超纯水洗涤3-10次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简称显影微球。
[0018]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上述步骤三所得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在25-40℃条件下烘干,在水溶性化疗药物溶液中浸泡2-5天,超纯水洗涤3-10次,去除表面未吸附的化疗药物即得所述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FeCl3·
6H2O与FeSO4·
7H2O摩尔比为(0.5-4):1;在电喷溶液中,FeCl3·
6H2O与FeSO4·
7H2O浓度范围均在 0.05-0.8mol/L。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碱性物质水溶液为1-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碱性物质水溶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50)。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电喷溶液首先超声处理1-60 min;电喷过程中电喷溶液的推注速度为0.1-50mL/hr;静电喷雾用喷头型号为 25G-30G,所述喷头与接收溶液液面的距离为2-25cm;电喷的电压为3-30kV。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静电喷雾装置的喷头下方设置有环形电圈,位于喷头下方2cm,环形电圈连接高压电源,电压为0-10kV。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电喷溶液超声处理,采用静电喷雾方法喷入接收溶液中,其中电喷溶液与接收溶液的体积比为1: (10-200)。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溶性化疗药物为盐酸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C、吡柔比星、表柔比星、博来霉素、吉西他滨、伊立替康、顺铂类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载药量为5%-30%,包封率为20%-100%。
[0026]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是由上所述任一方法制备而成,微球粒径为100-1000μm。
[0027]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是由如上所述任一方法制备
而成,微球粒径为100-1000μm,载药量为5%-30%,包封率为20%-100%。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静电喷雾技术一步制备可磁共振显影的包载原位合成Fe3O4的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实现了显影剂与栓塞微球的一体化,解决了介入治疗临床使用中显影及术后复查问题。由于静电喷雾技术具有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特性,使得该一步制备方法具有生产化的潜力。通过对静电喷雾参数:例如电压的简单调控,得到粒径为 100-1000μm的单分散微球,以适合不同口径的血管栓塞用途。通过对电喷溶液中铁盐比例和浓度的调控,可以控制栓塞微球的磁性和显影效果。大耳兔左肾动脉栓塞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显影微球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和栓塞效果。聚乙烯醇本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栓塞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步骤一:电喷溶液的配制:聚乙烯醇溶解于超纯水中,配制成3%-6%(g/mL)的聚乙烯醇溶液;将FeCl3·
6H2O和FeSO4·
7H2O溶解于上述聚乙烯醇溶液中,配制成含铁盐的聚乙烯醇溶液作为电喷溶液;接收溶液的配制:将碱性物质水溶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获得碱性物质水溶液-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即为接收溶液;步骤二:显影微球的制备,将步骤一电喷溶液超声处理,采用静电喷雾技术,在高压电场下,通过静电喷雾装置喷入接收溶液中,喷雾过程缓慢搅拌接收溶液,得到具有磁共振显影的包载原位合成Fe3O4颗粒的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混合液。步骤三:显影微球的收集,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显影微球的混合液,静置1-24小时,使Fe3O4充分反应,聚乙烯醇充分交联;离心2000-4000rpm收集微球,并用70%乙醇水溶液洗涤3-10次,再用无水乙醇浸泡1-6天;最后用超纯水洗涤3-10次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2.一种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步骤三所得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在25-40℃条件下烘干,在水溶性化疗药物溶液中浸泡2-5天,超纯水洗涤3-10次,去除表面未吸附的化疗药物即得所述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FeCl3·
6H2O与FeSO4·
7H2O摩尔比为(0.5-4):1;在电喷溶液中,FeCl3·
6H2O与FeSO4·
7H2O浓度范围均在0.05-0.8mol/L。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磁共振显影效果的可载药聚乙烯醇栓塞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良杜青万江陵李娇娇刘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