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73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和轴承座,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通过所述轴承座并排连接;其中,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由内至外依次为基体、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和纳米陶瓷合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轧辊和下轧辊的表面均具有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和纳米陶瓷合金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同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同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


[0001]本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

技术介绍

[0002]热轧带钢粗轧机由于轧制过程中轧件速度慢,温度高,对轧辊的热冲击较大,所以要求轧辊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此外二辊可逆轧机没有支撑辊,在轧钢过程中必然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所以又要求轧辊必须具有高的机械强度。
[0003]热轧带钢二辊可逆粗轧机轧辊需具有高的抗扭曲、抗弯强度和良好的抗热裂性能,目前材质多采用合金铸钢轧辊,合金半钢轧辊,高铬钢轧辊。合金铸钢轧辊采用整体浇注制成,含碳量为0.7

1.4%、铬0.8

1.2%,硬度为35

45HSD,由于耐磨性较差,基本使用较少;合金半钢轧辊机械性能介于钢辊与铁辊之间的一种材质,含碳量为1.2%

2.1%,同时添加有镍铬钼等合金元素,硬度为50

60HSD,具有硬度落差小,耐磨性较高的特点;高铬复合铸钢轧辊采用离心复合铸造,含碳量为0.5

1.5%,铬8%

15%,辊身工作层具有很高的硬度75

80HSD,但存在导热性相对较差,易滋生热裂纹产生剥落,出现卡钢事故容易造成轧辊完全失效,要求使用高铬钢复合轧辊应有良好的水冷系统及预防卡钢,断带等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的激光熔覆轧辊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和轴承座,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通过所述轴承座并排连接;其中,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由内至外依次为基体、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和纳米陶瓷合金层。本技术上轧辊和下轧辊的表面均具有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和纳米陶瓷合金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其中,可以通过轧辊表面进行纳米陶瓷合金熔覆,使上轧辊和下轧辊的表面形成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和纳米陶瓷合金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基体为半钢材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的厚度为0.8mm

1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陶瓷合金层的厚度为25μm

35μm。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轧辊的重熔细晶强化层的厚度为1mm,纳米陶瓷合金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下轧辊的重熔细晶强化层的厚度为0.8mm,纳米陶瓷合金层的厚度为25μm。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轧辊的表面硬度为78HSD,所述下轧辊的表面硬度为75HSD。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轧辊的直径比所述上轧辊的直径大5mm

7mm。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绘示了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的断面图;
[0015]图2绘示了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的结构图。
[0016]附图中标记为:
[0017]1基体
[0018]2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
[0019]3纳米陶瓷合金层
[0020]4上轧辊
[0021]5下轧辊
[0022]6轴承座
[0023]7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如图2所示,包括:上轧辊4、下轧辊5和轴承座6,所述上轧辊4和所述下轧辊5通过所述轴承座6并排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上轧辊4和所述下轧辊5由内至外依次为基体1、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2和纳米陶瓷合金层3。本技术通过轧辊表面进行纳米陶瓷合金熔覆,使上轧辊4和下轧辊5的表面均具有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2和纳米陶瓷合金层3,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
[0028]优选的,所述基体1为半钢材质,所述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2的厚度为0.8mm

1mm,所述纳米陶瓷合金层3的厚度为25μm

35μm。
[0029]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轧辊4的重熔细晶强化层的厚度为1mm,纳米陶瓷合金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下轧辊5的重熔细晶强化层的厚度为0.8mm,纳米陶瓷合金层的厚度为25μm。
[0030]其中,所述上轧辊4的表面硬度为78HSD,所述下轧辊5的表面硬度为75HSD。通过硬度差克服上工作辊磨损快而产生的扣翘头问题,利于轧制的稳定;一个轧辊组上轧机服役一个周期,下机修磨后再熔覆后使用。
[003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下轧辊5的直径比所述上轧辊4的直径大5mm

7mm。采用下轧辊5直径比上轧辊4直径大于5

7毫米,保证轧制时下轧辊比上轧辊4产生一定的速度差,来克服可逆轧机不同坯料对应一个轧制标高产生的扣翘头问题,保障板坯轧制稳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和轴承座,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通过所述轴承座并排连接;其中,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由内至外依次为基体、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和纳米陶瓷合金层;所述下轧辊的直径比所述上轧辊的直径大5mm

7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半钢材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熔覆轧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重熔细晶强化层的厚度为0.8mm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玉忠侯宏赵济烈魏吉斌张宏艳
申请(专利权)人: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