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误差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7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8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轨道误差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单视复图像,其中,单视复图像是由合成孔径雷达采集回波后生成的图像;基于单视复图像,生成散焦复图像;沿方位向对散焦复图像进行孔径划分,以生成子图像集合;生成子图像集合中每个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得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确定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中每个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对应的卫星加速度信息,得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根据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生成卫星轨道误差信息。该实施方式无需依赖多个观测站获取的卫星定位数据确定卫星轨迹误差。大大减少了数据处理量。据处理量。据处理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误差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轨道误差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导航卫星作为外辐射源构成的差分干涉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手段。但由于卫星空间位置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根据卫星测轨结果计算得到,使得卫星空间位置与卫星实际位置之间往往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对地观测结果。目前,在消除卫星轨迹误差方面,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至少两个观测站,同时地获取针对同一卫星的定位数据,再通过差分的方式以此确定卫星的轨迹误差。
[0003]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通过SAR进行对地观测时,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测量某区域内的地理数据,由于通过差分的方式确定卫星轨迹误差的前提是默认一小段时间内的误差一致,但实际情况中,每时每刻的卫星轨迹误差往往存在差异,导致需要不间断地通过多个观测站获取卫星定位数据,以确定轨迹误差,从而增加了数据的处理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轨道误差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0006]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误差信息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单视复图像,其中,上述单视复图像是由合成孔径雷达采集回波后生成的图像;基于上述单视复图像,生成散焦复图像;沿方位向对上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孔径划分,以生成子图像集合;生成上述子图像集合中每个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得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确定上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中每个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对应的卫星加速度信息,得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根据上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生成卫星轨道误差信息。
[0007]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上述卫星轨道误差信息,对上述散焦复图像进行相位补偿,以生成聚焦复图像。
[0008]上述基于上述单视复图像,生成散焦复图像,包括:沿上述方位向在上述单视复图像两侧进行补0,以生成补0后的单视复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补0后的单视复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生成方位频域数据;对上述单视复图像进行相位补偿,以生成补偿后的单视复图像;根据上述方位频域数据,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补偿后的单视复图像进行傅里
叶逆变换处理,以生成上述散焦复图像。
[0009]可选地,上述沿方位向对上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孔径划分,以生成子图像集合,包括: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图像划分,以生成上述子图像集合,其中,上述子图像集合中的子图像之间存在图像重叠。
[0010]可选地,上述生成上述子图像集合中每个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包括:对上述子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生成滤波后的子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滤波后的子图像进行切分,以生成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分别在上述第一子图像和上述第二子图像两侧补0,以生成补0后的第一子图像和补0后的第二子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分别对上述补0后的第一子图像和上述补0后的第二子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生成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像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像;分别对上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像和上述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像进行图像变换处理,以生成第一幅度图像和第二幅度图像;对上述第一幅度图像和上述第二幅度图像进行相关处理,以生成上述子图像对应的峰值偏移信息;根据上述峰值偏移信息、脉冲重复频率、时间间隔和傅里叶变换长度,确定上述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
[0011]可选地,上述确定上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中每个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对应的卫星加速度信息,包括:根据预设波长和上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确定上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对应的卫星加速度信息。
[0012]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生成卫星轨道误差信息,包括: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中的卫星加速度信息进行积分处理,以生成卫星在上述方位向上的误差速度;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误差速度进行积分处理,以生成上述卫星轨道误差信息。
[0013]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误差信息生成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单视复图像,其中,上述单视复图像是由合成孔径雷达采集回波后生成的图像;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单视复图像,生成散焦复图像;孔径划分单元,被配置成沿方位向对上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孔径划分,以生成子图像集合;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生成上述子图像集合中每个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得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确定单元,被配置成确定上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中每个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对应的卫星加速度信息,得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第三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生成卫星轨道误差信息。
[0014]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根据上述卫星轨道误差信息,对上述散焦复图像进行相位补偿,以生成聚焦复图像。
[0015]可选地,上述第一生成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沿上述方位向在上述单视复图像两侧进行补0,以生成补0后的单视复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补0后的单视复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生成方位频域数据;对上述单视复图像进行相位补偿,以生成补偿后的单视复图像;根据上述方位频域数据,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补偿后的单视复图像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处理,以生成上述散焦复图像。
[0016]可选地,上述孔径划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图像划分,以生成上述子图像集合,其中,上述子图像集合中的子图像之间存在图像重叠。
[0017]可选地,上述第二生成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对上述子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生成滤波后的子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滤波后的子图像进行切分,以生成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分别在上述第一子图像和上述第二子图像两侧补0,以生成补0后的第一子图像和补0后的第二子图像;沿上述方位向,分别对上述补0后的第一子图像和上述补0后的第二子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生成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像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像;分别对上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像和上述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像进行图像变换处理,以生成第一幅度图像和第二幅度图像;对上述第一幅度图像和上述第二幅度图像进行相关处理,以生成上述子图像对应的峰值偏移信息;根据上述峰值偏移信息、脉冲重复频率、时间间隔和傅里叶变换长度,确定上述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
[0018]可选地,上述确定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根据预设波长和上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确定上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对应的卫星加速度信息。
[0019]可选地,上述第三生成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沿上述方位向对上述卫星加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误差信息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单视复图像,其中,所述单视复图像是由合成孔径雷达采集回波后生成的图像;基于所述单视复图像,生成散焦复图像;沿方位向对所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孔径划分,以生成子图像集合;生成所述子图像集合中每个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得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确定所述调频斜率误差信息集合中每个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对应的卫星加速度信息,得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卫星加速度信息集合,生成卫星轨道误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卫星轨道误差信息,对所述散焦复图像进行相位补偿,以生成聚焦复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单视复图像,生成散焦复图像,包括:沿所述方位向在所述单视复图像两侧进行补0,以生成补0后的单视复图像;沿所述方位向对所述补0后的单视复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生成方位频域数据;对所述单视复图像进行相位补偿,以生成补偿后的单视复图像;根据所述方位频域数据,沿所述方位向对所述补偿后的单视复图像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处理,以生成所述散焦复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沿方位向对所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孔径划分,以生成子图像集合,包括:沿所述方位向对所述散焦复图像进行图像划分,以生成所述子图像集合,其中,所述子图像集合中的子图像之间存在图像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所述子图像集合中每个子图像对应的调频斜率误差信息,包括:对所述子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生成滤波后的子图像;沿所述方位向对所述滤波后的子图像进行切分,以生成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沿所述方位向分别在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二子图像两侧补0,以生成补0后的第一子图像和补0后的第二子图像;沿所述方位向,分别对所述补0后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补0后的第二子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生成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像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像;分别对所述变换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星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