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635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加入反应釜,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向反应釜加入酶,搅拌均匀,升温搅拌,酶解得酶解液;将酶解液升温并保温,然后冷却;向冷却后的酶解液加入功能菌,增殖培养得增殖培养液;将增殖培养液过滤,滤液灌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收集到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直接投入反应釜,使用复合酶进行酶解,不仅将蛋白质酶解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肽和氨基酸,而且将脂肪分解成低分子有机酸,去除了动物油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此外还含有功能菌,不仅可以营养作物、改良土壤,而且可以拮抗多种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肥料
,具体是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虾蟹壳、鱼头、鱼内脏等下脚料,这些下脚料因腐败快并产生浓烈的恶臭味和滋生大量的蚊蝇而让人焦头烂额,因此关于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利用途径有3种:(1)将水产品下脚料加工成食品或从中提取保健食品;(2)将水产品下脚料加工成饲料或饲料添加剂;(3)将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加工成肥料。
[0004]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加工成肥料的技术中,一种是通过酶解或者发酵加工成水溶性的有机肥料,一种是和其它有机料混合好氧发酵成不水溶的固体有机肥料。在加工成水溶性有机肥料的过程中,不管是酶解还是发酵(加入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工艺都是通过使用单一的蛋白酶分解了蛋白质,而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下脚料中含有大量的水产品加工后产生的内脏类物质)则没有被分解利用,导致产品表面会漂浮大量的油脂而影响通过喷雾器和滴灌的方式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包括:
[0008]将收集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加入反应釜,加入水并搅拌均匀;
[0009]向反应釜加入酶,搅拌均匀,升温搅拌,酶解得酶解液;
[0010]将酶解液升温并保温,然后冷却;
[0011]向冷却后的酶解液加入功能菌,增殖培养得增殖培养液;
[0012]将增殖培养液过滤,滤液灌装即得。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虾蟹鱼的加工下脚料或低值鱼类。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0.1

0.5。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酶为脂肪酶和蛋白酶混合得到的复合酶,所述酶的添加量为水产品加工下脚料重量的0.1

2%。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升温搅拌为升温至40

55℃,搅拌速度为30

60rpm,酶解时间为10

20h。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酶解液升温为升温至60

80℃,保温时间为30

60min,冷却至20

45℃。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功能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根瘤菌、乳酸菌、假单胞菌、链霉菌、淡紫拟青霉、木霉菌、酵母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菌的添加量为水产品加工下脚料重量的0.2

5%。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增殖培养温度为20

45℃,增殖培养时间为3

5h。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方法是将收集到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直接投入反应釜进行酶解,而不是像其它专利所述的对下脚料或低值鱼先进行洗盐或粉碎处理;
[0022]2、本方法使用复合酶进行酶解,不仅将蛋白质酶解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肽和氨基酸,而且将脂肪分解成低分子有机酸,去除了动物油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而其它专利所述的对下脚料或低值鱼的酶解或发酵处理都是仅使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酶解,脂肪因没有降解使得所得产品含有大量油脂影响叶面喷雾或滴灌方式使用;
[0023]3、本方法在水产品下脚料酶解液中添加了功能菌,使得产品除了具有营养作物的功能外,更具有拮抗作物多种病虫害及活化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功能;
[0024]4、本方法所添加的功能菌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根瘤菌、乳酸菌、假单胞菌、链霉菌、淡紫拟青霉、木霉菌、酵母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5、本方法所制成的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不仅含有能完全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机

无机生物活性物质,而且含有功能菌,不仅可以营养作物、改良土壤,而且可以拮抗多种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
[0026]6、本方法不需特殊设备,且设备简单,工艺易于实现,对周边环境因素影响极低,且不产生额外废水,属环境友好型肥料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试验例1中施用实施例1产品的小白菜长势图;
[0028]图2为试验例1中施用日本产鱼蛋白(对照)的小白菜长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结合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实施例1
[0031]S1、将1000g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投入反应釜中,加入100g的水,搅拌均匀;
[0032]S2、在S1中加入5g的复合酶,升温至40℃,在搅拌速度为30rpm下酶解20h;
[0033]S3、酶解完后,升温至60℃保持60min;
[0034]S4、待S3的温度降至37℃时,加入1g枯草芽孢杆菌和1g解淀粉芽孢杆菌保温培养3h;
[0035]S5、用0.5mm孔径不锈钢筛过滤S4所得物料,并灌装滤液即得成品。
[0036]实施例2
[0037]S1、将1000g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投入反应釜中,加入500g的水,搅拌均匀;
[0038]S2、在S1中加入20g的复合酶,升温至40℃,在搅拌速度为40rpm下酶解20h;
[0039]S3、酶解完后,升温至80℃保持30min;
[0040]S4、待S3的温度降至37℃时,加入1g枯草芽孢杆菌、1g地衣芽孢杆菌、1g解淀粉芽孢杆菌保温培养3h;
[0041]S5、用1mm孔径不锈钢筛过滤S4所得物料,并灌装滤液即得成品。
[0042]实施例3
[0043]S1、将1000g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投入反应釜中,加入300g的水,搅拌均匀;
[0044]S2、在S1中加入1g的复合酶,升温至40℃,在搅拌速度为50rpm下酶解20h;
[0045]S3、酶解完后,升温至80℃保持30min;
[0046]S4、待S3的温度降至30℃左右后,加入5g酵母菌、5g乳酸菌保温培养4h;
[00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加入反应釜,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向反应釜加入酶,搅拌均匀,升温搅拌,酶解得酶解液;将酶解液升温并保温,然后冷却;向冷却后的酶解液加入功能菌,增殖培养得增殖培养液;将增殖培养液过滤,滤液灌装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虾蟹鱼的加工下脚料或低值鱼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0.1

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为脂肪酶和蛋白酶混合得到的复合酶,所述酶的添加量为水产品加工下脚料重量的0.1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全水溶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搅拌为升温至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豪谢依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