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22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的是现有肥料不具有防治病虫害作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7.5‑10.8份、紫甘蓝4.5‑6.3份、麦饭石粉9.4‑14.2份、动物粪便28‑35份、酒糟23.4‑29.5份、氯化钾2.3‑5.2份、微生物菌种0.8‑1.4份、睡莲3.3‑5.9份和树皮11.2‑14.5份。本产品原料来源广泛,将贝壳粉、睡莲浸泡液等原料进行发酵,再与其他原料进行造粒,得到的成品肥效高,可以满足绿化植物生长需求的营养,还兼具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A kind of fertilizer using shell pow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
技术介绍
植物需要使用肥料才能达到人们的要求,现有的肥料虽然可以帮助植物生长,但是不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7.5-10.8份、紫甘蓝4.5-6.3份、麦饭石粉9.4-14.2份、动物粪便28-35份、酒糟23.4-29.5份、氯化钾2.3-5.2份、微生物菌种0.8-1.4份、睡莲3.3-5.9份和树皮11.2-14.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动物粪便采用牛粪、羊粪、猪粪和鸡粪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微生物菌种采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复合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重量比为6-8:1:2-3:2:1-2:1。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8.3-10.8份、紫甘蓝5.2-6.3份、麦饭石粉10.5-14.2份、动物粪便29.4-35份、酒糟25.1-29.5份、氯化钾3.1-5.2份、微生物菌种1-1.4份、睡莲4-5.9份和树皮12.1-14.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9.6份、紫甘蓝5.8份、麦饭石粉12.4份、动物粪便31.5份、酒糟27.2份、氯化钾4.2份、微生物菌种1.1份、睡莲4.8份和树皮13.3份。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紫甘蓝加入其重量3-6倍的水并且煎煮2-3次,过滤并且合并煎煮液,得到紫甘蓝煎煮液;步骤二,将睡莲放入乙醇溶液中浸泡14-19小时,过滤得到睡莲浸泡液;步骤三,将贝壳粉、动物粪便、酒糟、氯化钾、睡莲浸泡液和树皮混合并且加入总重量0.4-0.7倍的水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8-10天,每16-20小时翻堆一次,然后晾干至含水率为6%以下,得到发酵产物;步骤四,将麦饭石粉和发酵产物放入旋转造粒机中,一边喷紫甘蓝煎煮液,一边造粒,即得到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发酵过程中的温度不高于65摄氏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原料来源广泛,将贝壳粉、睡莲浸泡液等原料进行发酵,再与其他原料进行造粒,得到的成品肥效高,可以满足绿化植物生长需求的营养,还兼具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使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7.5份、紫甘蓝4.5份、麦饭石粉9.4份、动物粪便28份、酒糟23.4份、氯化钾2.3份、微生物菌种0.8份、睡莲3.3份和树皮11.2份。动物粪便采用牛粪和鸡粪的混合物。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紫甘蓝加入其重量5倍的水并且煎煮2次,过滤并且合并煎煮液,得到紫甘蓝煎煮液;步骤二,将睡莲放入乙醇溶液中浸泡15小时,过滤得到睡莲浸泡液;步骤三,将贝壳粉、动物粪便、酒糟、氯化钾、睡莲浸泡液和树皮混合并且加入总重量0.6倍的水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9天,每18小时翻堆一次,然后晾干至含水率为4.5%,得到发酵产物;步骤四,将麦饭石粉和发酵产物放入旋转造粒机中,一边喷紫甘蓝煎煮液,一边造粒,即得到成品。实施例2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8.3份、紫甘蓝5.2份、麦饭石粉10.5份、动物粪便29.4份、酒糟25.1份、氯化钾3.1份、微生物菌种1份、睡莲4份和树皮12.1份。微生物菌种采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复合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重量比为6.5:1:2.3:2:1.4:1。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紫甘蓝加入其重量5倍的水并且煎煮3次,过滤并且合并煎煮液,得到紫甘蓝煎煮液;步骤二,将睡莲放入乙醇溶液中浸泡17小时,过滤得到睡莲浸泡液;步骤三,将贝壳粉、动物粪便、酒糟、氯化钾、睡莲浸泡液和树皮混合并且加入总重量0.5倍的水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9天,发酵过程中的温度不高于60摄氏度,每19小时翻堆一次,然后晾干至含水率为6%以下,得到发酵产物;步骤四,将麦饭石粉和发酵产物放入旋转造粒机中,一边喷紫甘蓝煎煮液,一边造粒,即得到成品。实施例3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9.6份、紫甘蓝5.8份、麦饭石粉12.4份、动物粪便31.5份、酒糟27.2份、氯化钾4.2份、微生物菌种1.1份、睡莲4.8份和树皮13.3份。动物粪便采用牛粪、羊粪、猪粪和鸡粪的混合物。微生物菌种采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复合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重量比为7.5:1:2.4:2:1.3:1。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紫甘蓝加入其重量4倍的水并且煎煮2次,过滤并且合并煎煮液,得到紫甘蓝煎煮液;步骤二,将睡莲放入乙醇溶液中浸泡16小时,过滤得到睡莲浸泡液;步骤三,将贝壳粉、动物粪便、酒糟、氯化钾、睡莲浸泡液和树皮混合并且加入总重量0.6倍的水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天,发酵过程中的温度不高于58摄氏度,每20小时翻堆一次,然后晾干至含水率为6%以下,得到发酵产物;步骤四,将麦饭石粉和发酵产物放入旋转造粒机中,一边喷紫甘蓝煎煮液,一边造粒,即得到成品。实施例4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10.4份、紫甘蓝6.1份、麦饭石粉13.7份、动物粪便33.6份、酒糟28.9份、氯化钾4.9份、微生物菌种1.34份、睡莲5.6份和树皮14.1份。动物粪便采用牛粪。所述利用贝壳粉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紫甘蓝加入其重量4倍的水并且煎煮2次,过滤并且合并煎煮液,得到紫甘蓝煎煮液;步骤二,将睡莲放入乙醇溶液中浸泡16小时,过滤得到睡莲浸泡液;步骤三,将贝壳粉、动物粪便、酒糟、氯化钾、睡莲浸泡液和树皮混合并且加入总重量0.6倍的水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8天,每17小时翻堆一次,然后晾干至含水率为6%以下,得到发酵产物;步骤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7.5-10.8份、紫甘蓝4.5-6.3份、麦饭石粉9.4-14.2份、动物粪便28-35份、酒糟23.4-29.5份、氯化钾2.3-5.2份、微生物菌种0.8-1.4份、睡莲3.3-5.9份和树皮11.2-14.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7.5-10.8份、紫甘蓝4.5-6.3份、麦饭石粉9.4-14.2份、动物粪便28-35份、酒糟23.4-29.5份、氯化钾2.3-5.2份、微生物菌种0.8-1.4份、睡莲3.3-5.9份和树皮11.2-14.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粪便采用牛粪、羊粪、猪粪和鸡粪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种采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复合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重量比为6-8:1:2-3:2: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贝壳粉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贝壳粉8.3-10.8份、紫甘蓝5.2-6.3份、麦饭石粉10.5-14.2份、动物粪便29.4-35份、酒糟25.1-29.5份、氯化钾3.1-5.2份、微生物菌种1-1.4份、睡莲4-5.9份和树皮12.1-14.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