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63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设施。为实施该设施而专门设计了动力部件,冲洗部件装置、水位传感装置和充气管。动力部件包括动力接头、动力螺杆、发动机;冲洗部件装置包括高压枪头、高压软管、旋转固定框架、旋转接头、高压水泵和进水控制系统;水位传感装置包括进水控制系统、水位传感器、电动阀门控制器、电源;充气管为左右对称。该设施的特征是设计带自动清洗装置的鱼类孵化环道对滤网进行自动清洗,能克服目前孵化池滤水面积偏小、鱼卵脱膜后易粘附在滤网表面从而降低水体交换量并造成水质恶化的缺陷,可解决传统圆形孵化池“向心沉积”导致鱼卵堆积、粘附滤网的不足,减轻工人洗刷滤网的劳动强度。减轻工人洗刷滤网的劳动强度。减轻工人洗刷滤网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人工繁育领域的基础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养殖产量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70%以上,其中主要是养殖鱼类。在鱼类的人工繁育环节中,鱼苗的繁殖和培育是重要的一环。
[0003]鱼苗在人工孵化过程中,需要模拟自然孵化的水文环境,即将孵化池中水的含氧量和水温等调控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孵化的实施。鱼卵在孵化池中脱膜成长,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移入养殖池或者售卖。
[0004]目前鱼苗孵化主要采用圆形或椭圆形水泥池,养殖时水在环形孵化池内不停流动,达到在流水中孵化的要求。因为活动水流中必须一直保持进水和出水,所以在出水处设置有滤网阻挡受精卵外流。目前设计出来的环道池因受到材料和结构方面的限制,导致过滤水网面积偏小,影响了水交换量,制约了单位水体的受精卵孵化量。当鱼苗脱壳后,由于受到过滤水网的拦截,使得产生的大量破碎受精卵壳无法排出环道池,从而粘附在过滤水网表面,大大降低了环道池的水交换量且易造成水质恶化,进而降低受精卵的孵化率和鱼苗的成活率。
[0005]在现有模式的孵化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方式清除过滤水网上粘附的受精卵壳,此方法不仅操作麻烦、工作量巨大,且工人从孵化环道外圈跨入内圈进行清洗操作有一定安全风险。如果清洁受精卵壳不及时,还可能导致孵化环道内水位增高,内外水位失衡,对过滤水网压力增大,出现过滤水网压边开口或漫过过滤水网而导致跑卵或逃苗等严重事故。因此,现设计一种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以改善工人劳动强度大、鱼苗易粘滤网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该鱼类孵化环道包括环道主体、内环、冲洗部件 、动力部件 、水位传感 、充气管 和中间控制系统;环道主体底部中心内陷与冲洗部件 相连形成内环,冲洗部件 包括高压软管 和高压枪头 以及旋转固定框架 ,其外层有金属滤网;冲洗部件上接动力部件 ,下接进水控制系统 ;水位传感器 的传感器头 位于环道池底部,检测水位,上接中间控制系统;中间控制系统分别与进水控制系统 、动力部件 及充气管 相接,起调控作用。
[0008]环道主体的每环宽70

80厘米,深90

100厘米;环底呈“ω”形,底部中央区域设有鸭嘴喷头 ,以确保形成流速均匀的水流;池底两侧各有一处排水口,用于将鱼苗排出;环道主体内侧直线部位设置有滤网框架 。
[0009]滤网框架 为金属框架,其上有滤孔,内测设置有冲洗装置,外层设置有充气管 。
[0010]冲洗部件装置包括高压枪头 、高压软管 、旋转固定框架 、旋转接头 、高压水泵 和进水控制系统 ,旋转固定框架 在内环中,旋转固定框架 下设有旋转接头 ,旋转接头 上设有高压枪头 ,高压枪头 与旋转固定框架 内的高压软管 接通,旋转固定框架 下方设有高压水泵 和进水控制系统 。
[0011]高压枪头共有4对。
[0012]旋转固定框架 分为上下两部件,下部件固定与进水口相连,起进水、分压作用,上部件为旋转部件,与动力接头相连,起分接转动作用。
[0013]水位传感装置包括进水口控制系统 、水位传感器 、电动阀门控制器 、动力部件 和电源

控制部件 ;水位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 通过线路与动力部件 连接和电阀门控制器 ,动力部件 分别连接电源

控制部件 、电阀门控制器 和进水器控制系统 。
[0014]所述的水位传感器 为投入式水位传感器,垂直固定于孵化环道内;当孵化环道内水位上升到指定区间,水位传感器会将信号传给电动阀门控制器 。
[0015]当孵化环道内水位下降到指定区间,电动阀门控制器 收到水位传感器的信号,会控制水阀并将其打开,此时刷管组合体在水流反作用力下开始360
°
自动旋转,达到全方位清洗的效果。当水位上升到指定区间,水阀关闭。
[0016]在环底靠近滤网处设置了左右两根充气管 ;充气管 正上方有若干排气小孔,用以增氧和防止鱼卵沉积。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冲洗部件。水流进入冲洗部件的进水口到旋转接头,到达冲洗部件,在高压水泵,压力软管,高压水枪作用下,可以在水流的反作用下自动旋转,并带动旋转固定框架9

2一并旋转,最终达到自动刷洗过滤水网的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水位传感装置。当环道内水位达到指定区间时,水位传感器发出信号,电动阀门控制器工作,控制水阀打开,水流进入刷管组合体7。阀门控制器可以控制水阀打开的大小。当水位下降到指定区间以下时,电动阀门控制器停止工作。
[0019]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充气管。环形池底部靠近滤网处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正上方有若干排气小孔,用以增氧和防止鱼卵沉积。
[0020]4,本专利技术动力部件与冲洗部件一体设计,当水压不足以使旋转金属框架转动,或转动速率较小,不足以达到清洗作用时,动力部件开始工作驱动冲洗部件转动清洗,当转速达到一定清洗条件,动力部件停止工作,旋转金属框架转动惯性及水压驱动下继续转动冲洗,循环往复直到清洗工作结束。这既解决了传统水压驱动洗涮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节省了能源消耗。
[0021]5,过滤网采用PET材质,对水体污染小,同时能满足硬度需要,降低毛刷间摩擦损害。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滤的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冲洗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水位传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水位传感装置电路连接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台基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环道孵化池、2出水口、3鸭嘴喷头,4排污口、5电动阀门控制器、6滤网框架、7栓塞、8动力部件、8

1动力接头、8

2动力螺杆、8

3发动机、9冲洗部件、9

1高压软管、9

2旋转固定框架、9

3高压枪头、10进水控制系统、10

1高压水泵、10

2进水控制系统、10

2进水口、10

3旋转接头、11充气管、12底部台基、13

水位传感器、13

1感应头、14电源

控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5]见图1;该新型孵化环道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环道孵化池1,环道主体的每环宽7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其特征在于:该鱼类孵化环道包括环道主体、内环、冲洗部件(9)、动力部件(8)、水位传感(13)、充气管(11)和中间控制系统;环道主体底部中心内陷与冲洗部件(9)相连形成内环,冲洗部件(9)包括高压软管(9

1)和高压枪头(9

3)以及旋转固定框架(9

2),其外层有金属滤网;冲洗部件上接动力部件(8),下接进水控制系统(10);水位传感器(13)的传感器头(13

1)位于环道池底部,检测水位,上接中间控制系统;中间控制系统分别与进水控制系统(10)、动力部件(8)及充气管(11)相接,起调控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其特征在于:环道主体的每环宽70

80厘米,深90

100厘米;环底呈“ω”形,底部中央区域设有鸭嘴喷头(3),以确保形成流速均匀的水流;池底两侧各有一处排水口,用于将鱼苗排出;环道主体内侧直线部位设置有滤网框架(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其特征在于:滤网框架(6)为金属框架,其上有滤孔,内测设置有冲洗装置,外层设置有充气管(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自动清洗过滤水网的鱼类孵化环道,其特征在于:冲洗部件装置包括高压枪头(9

3)、高压软管(9

1)、旋转固定框架(9

2)、旋转接头(10

3)、高压水泵(10

1)和进水控制系统(10

2),旋转固定框架(9

2)在内环中,旋转固定框架(9

2)下设有旋转接头(10

3),旋转接头(10

3)上设有高压枪头(9

3),高压枪头(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鹤刘洋刘子研刘军廖细古平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农恒青农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