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将鱼卵置于人工水体环境中,控制水体流动使得鱼卵处于漂流状态并实现孵化,其特征在于,人工水体环境为环形的水道,并通过在水道横截面上沿水道方向水平施加的推力推动水流循环流动并实现鱼卵孵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更好地调节水体环境,以提高鱼卵孵化效果的优点。以提高鱼卵孵化效果的优点。以提高鱼卵孵化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卵孵化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漂流性鱼卵是指密度与水相近、无黏性、彼此分离、产出授精后随水漂流状态下完成孵化的鱼卵,如青鱼、草鱼、鲢、鳙等所产的卵。鱼卵的孵化过程对鱼类繁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直接影响着仔鱼的数量和健康状况,也影响着鱼类的资源量和物种生存情况。漂流性鱼卵从受精卵发育至具备游泳能力的幼鱼,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小时的随水迁移,此距离在长江上游这类天然水体中可达几百公里。故对漂流性鱼卵孵化的研究,不仅仅对于鱼类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河流鱼类资源恢复同样意义重大。
[0003]目前,漂流性鱼卵人工孵化方式主要有孵化桶孵化、孵化环道孵化。孵化桶大小不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使用,一般是采用从底部向上冲水的方式使鱼卵在水中不断翻滚孵化,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桶内水流流向混乱,无法确定流速大小。孵化环道容量大、耐用性好,工作原理是通过环道内底部的多个同方向喷头将水流喷出,可保证鱼卵在环道内不停地翻滚浮动,但其无法保证水流各处均匀且不能控制水流紊动程度。
[0004]例如CN111670844A公开的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装置,CN210746713U公开的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装置,均是类似上述的结构,即采用一个容置体,通过加水或者通气并控制其内部造成旋流,然后控制鱼卵在水流中孵化。这种方式存在对水流控制程度较低,孵化效果不好的缺陷。而影响漂流性鱼卵孵化的环境因素除了有温度、溶解氧等,更重要的还有水流的流速和流态。故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怎样更好地模拟获得更有利于孵化的水体环境,提高孵化效果,成为有待进一步考虑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调节水体环境,以提高鱼卵孵化效果的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将鱼卵置于人工水体环境中,控制水体流动使得鱼卵处于漂流状态并实现孵化,其特征在于,人工水体环境为环形的水道,并通过在水道横截面上沿水道方向水平施加的推力推动水流循环流动并实现鱼卵孵化。
[0007]这样,通过环形的水道横截面上整体施加推力使其循环流动,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河道水流是横断面方向上水流整体向前流动的特点,水流的流动情况更加稳定,均匀,不存在死角,和河道实际水流情况更加相符合,提高了对鱼卵的孵化效果。
[0008]进一步地,孵化过程中,对水流的温度进行调控,使其处于适宜的温度下实现孵化。以更好地提高孵化效果。适宜的温度具体可以通过测量鱼卵实际孵化环境情况获得或者通过实验获得。
[0009]进一步地,孵化过程中,对水流的含氧量进行曝气调节,使其处于适宜的氧容量下
进行孵化。以更好地提高孵化效果。适宜的氧容量具体可以通过测量鱼卵实际孵化环境情况获得或者通过实验获得。
[0010]进一步地,孵化过程中,对水流的紊乱程度进行调节,使其具有足够的紊流量并进行孵化。以更好地提高孵化效果。水体紊流量具体可以通过测量鱼卵实际孵化环境情况获得或者通过实验获得,具体可以采用紊动强度或者雷诺数或者紊动能等参数作为判定指标参数。
[0011]进一步地,本方法采用以下的鱼卵孵化装置实现,所述鱼卵孵化装置,包括一个整体呈水平环形的孵化槽,孵化槽内沿横截面方向设置有推板,推板和循环运动控制机构相连并能够被带动沿孵化槽的环形做循环运动。
[0012]这样,推板被带动沿孵化槽做环形的循环运动,从横截面方向上整体推动水流在环形的孵化槽内做循环运动,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河道中水流是横断面方向上整体向前流动的特点,和河道实际水流情况更加相符合,水流更加稳定均匀,提高了鱼卵的孵化效果。
[0013]进一步地,孵化槽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环形段和连接在两个半圆环形段之间的两个直线段,所述循环运动控制机构包括匹配地水平安装在两个半圆环形段内圆处上端位置的两个传动盘,传动盘上套设有传动带,所述推板上端通过横向设置的连接杆安装连接在传动带上,至少一个传动盘和一个电机相连。
[0014]这样,电机带动传动盘转动,并通过传动带带动推板沿孵化槽循环运动,推动水流循环流动,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同时,电机装置位于孵化槽上方,避免电机振动对鱼卵孵化的不利影响。
[0015]进一步地,传动盘为链轮,传动带为链条。这样控制更加可靠精确。
[0016]进一步地,电机固定在一个龙门架结构的安装架上。这样更好地实现对电机的固定。
[0017]进一步地,电机外设置有保护套。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水。
[0018]进一步地,传动盘中部下方设置有向下的支撑杆,传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杆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支撑,保证稳定性。
[0019]进一步地,孵化槽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这样更加方便进出水。实施时,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密网,可防止鱼卵损失。同时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和水泵相连,方便抽水进水。
[0020]进一步地,孵化槽整体固定在一个安装台上。这样,更加方便操作和观察。
[0021]进一步地,孵化槽整体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制得。这样更加方便观察且能够保证材料硬度质量。
[0022]进一步地,孵化槽外还正对孵化槽设置有摄像机。这样方便通过摄像机观察和记录孵化过程和数据。
[0023]进一步地,鱼卵孵化装置还包括控制调节系统,控制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在孵化槽上的温控装置和曝气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孵化槽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溶氧量检测传感器,所述温控装置和曝气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和溶氧量检测传感器分别和控制中心相连。
[0024]这样控制调节系统可以检测水流温度并通过温控装置调节水温,可以检测水中的溶氧量并通过曝气装置控制水中溶氧浓度,使二者均处于宜于孵化的范围,更好地提高孵化效果。
[0025]进一步地,孵化槽一侧外部还固定设置有一个调节槽,调节槽和孵化槽之间设置有连通缺口使得二者内部相通,所述温控装置和曝气装置位于调节槽内。
[0026]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温控装置和曝气装置自身对水体流动以及对鱼卵孵化的影响。
[0027]进一步地,调节槽位于孵化槽外侧转弯处位置。
[0028]这样,更加利于二者内部的水体交换。
[0029]进一步地,控制调节系统还包括水流速度检测装置,水流速度检测装置和控制中心相连,控制中心和电机相连。这样,可以更好地检测并保证水流速度为所需速度。
[0030]进一步地,推板前侧表面设置有一层弹性材料层。
[0031]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撞击损伤鱼卵。
[0032]进一步地,推板上设置有若干通过孔。
[0033]这样,使得部分水流可以从通过孔流过,降低了推板前后侧相邻区域位置的水体扰动程度,使得推板前后侧位置和孵化槽其余区域位置的水体环境更加一致,更有利于孵化的稳定进行。同时水流经过通过孔后会形成紊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将鱼卵置于人工水体环境中,控制水体流动使得鱼卵处于漂流状态并实现孵化,其特征在于,人工水体环境为环形的水道,并通过在水道横截面上沿水道方向水平施加的推力推动水流循环流动并实现鱼卵孵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过程中,对水流的温度进行调控,使其处于适宜的温度下实现孵化;孵化过程中,对水流的含氧量进行曝气调节,使其处于适宜的氧容量下进行孵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过程中,对水流的紊乱程度进行调节,使其具有足够的紊流量并进行孵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采用以下的鱼卵孵化装置实现,所述鱼卵孵化装置,包括一个整体呈水平环形的孵化槽,孵化槽内沿横截面方向设置有推板,推板和循环运动控制机构相连并能够被带动沿孵化槽的环形做循环运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槽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环形段和连接在两个半圆环形段之间的两个直线段,所述循环运动控制机构包括匹配地水平安装在两个半圆环形段内圆处上端位置的两个传动盘,传动盘上套设有传动带,所述推板上端通过横向设置的连接杆安装连接在传动带上,至少一个传动盘和一个电机相连;传动盘为链轮,传动带为链条;电机外设置有保护套;传动盘中部下方设置有向下的支撑杆,传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杆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槽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孵化槽整体固定在一个安装台上;孵化槽整体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制得;孵化槽外还正对孵化槽设置有摄像机。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流性鱼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调节系统,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炳,谢婷婷,杨威,张鹏,王丽,杨胜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