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52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用于C6醇头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的制备。其制备方法是现将二甘醇、预制混合溶液、乙炔于反应釜中进行充分的聚合反应,得到反应混合物,再将反应混合物通过一级精馏塔、二级精馏塔精馏,通过调整回流比收集双醚副产物和C6醇头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C6醇头,纯度在98%以上,基本无双醚副产物,达到出厂标准。达到出厂标准。达到出厂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的合成
,尤其是涉及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聚醚大单体保守估计在 100 万吨/年,按照 3%的醇头用量估算,国内年需求醇头 3 万吨/年。目前用于聚醚大单体合成的醇头主要是甲基烯丙醇(俗称C4 醇头)和 3

甲基
‑3‑
丁烯
‑1‑
醇(俗称 C5 醇头),C4 醇头主要为国内自产,C5 醇头主要为日本可乐丽进口。目前国内的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俗称 C6 醇头)的实际产能大概在 2400 吨/年,C6 醇头制备的聚醚大单体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在抗泥、保坍等方面对 C4 醇头和 C5 醇头具有明显的优势,C6 醇头的产能需求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和增长空间。
[0003]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CAS: 929

37

3)是 C6 醇头中用量最大的一种,为无色透明液体,密度 0.968g/cm 3 (20℃),熔点

21℃,沸点 208℃,闪点 83℃。可用作 UV 阳离子固化涂料的反应性稀释剂,也可作为聚合物改性用的共聚单体,特别是以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为起始剂,环氧烷烃为聚合单体,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合成具有一定分子量的末端为乙烯基双键的聚醚单体,随着聚羧酸减水剂的发展逐渐受到下游减水剂厂家的青睐。将该聚醚单体、丙烯酸、丙烯酸酯等单体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合成的羧酸减水剂具有抗泥效果好,掺量敏感性低等特点,在商混、管桩和 UHPC 等领域均有一定的应用。
[0004]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的合成(4

羟丁基乙烯基醚同样采用乙炔法合成),由二甘醇和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反应过程除了得到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还有副产物二乙二醇双乙烯基醚,反应过程如下:乙炔与二甘醇的反应结束后,需要精馏分离出目标产品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副产物二乙二醇双乙烯基醚是一种常用的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稀释剂,能够作为化学品二次出售。现有技术中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的收率为 60%,故需提供一种降低副产物含量,提高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的收率的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甘醇以及催化剂、阻聚剂和稳定剂的预制混合溶液;(B)通过氮气置换,置换出反应釜内的空气,并将反应釜抽真空,在150~170℃的温度下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乙炔,充分进行以下反应:;(C)对反应釜进行降温,当温度降低到45℃以下后,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出料;(D)精馏来自步骤(C)中的反应混合物,将步骤(C)中的反应混合物加入精馏塔中,设定精馏塔塔釜温度137

143℃,逐渐升高至157

163℃,精馏塔包括一级精馏塔和二级精馏塔,设定一级精馏塔和二级精馏塔温度107

113℃,逐渐升高至 112

118℃,将一级精馏塔精馏的气相组分通过冷凝器冷凝后收集至第一单醚接收罐中,将一级精馏塔精馏的液相组份加入二级精馏塔中,将二级精馏塔精馏的气相组分通过冷凝器冷凝后调整回流比收集至至第二单醚接收罐和双醚接收罐中,精馏塔、第一单醚接收罐、第二单醚接收罐、双醚接收罐均抽真空,第一单醚接收罐、第二单醚接收罐中即为醇头产物。
[0007]作为优选,步骤(D)中,将二级精馏塔精馏的液相组分回收加入到步骤(1)中的反应釜中。
[0008]作为优选,步骤(C)和步骤(D)之间还包括步骤(C1):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取样,对取样的反应混合物进行气相和含水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单醚接收罐、第二单醚接收罐中的醇头产物,或者一级精馏塔的闪蒸罐中含有一定比例醇头的闪蒸液,或者精馏塔中含有一定比例醇头的塔釜液,使得加入精馏塔的反应混合物中醇头的比例为38%~41%。
[0009]作为优选,二甘醇、乙炔、预制混合溶液的重量组分如下:二甘醇250

270份、乙炔25

35份、预制混合溶液8

9份。
[0010]作为优选,二甘醇、乙炔、预制混合溶液的重量组分如下:二甘醇255

265份、乙炔27

32份、预制混合溶液8.3

8.7份。
[0011]作为优选,步骤(B)中,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乙炔时保持乙炔匀速进料,并保持反应釜内压力≤0.3MPa,当乙炔进料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至少1h。
[0012]作为优选,步骤(D)中,设定精馏塔塔釜温度139

141℃,逐渐升高至159

161℃,设定一级精馏塔和二级精馏塔温度109

111℃,逐渐升高至 114

116℃。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双醚副产物和C6醇头的沸点相近,均在196~200℃之间,故C6醇头精馏的难点
主要在于双醚副产物与C6之间的分离。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级精馏塔和二级精馏塔解决了双醚副产物与C6醇头之间的分离难题,最先收集到的馏分是双醚副产物,含量在80%左右,剩余组分为C6醇头,含量在20%左右;其次收集到的是C6醇头,纯度在98%以上,基本无双醚副产物,达到出厂标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醇头反应及精馏工艺流程;图2为第4釜聚合液的气相测试谱图;图3为闪蒸液气相测试谱图;图4为塔顶精馏馏分气相测试谱图;图5为塔釜剩余液体气相测试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甘醇以及催化剂、阻聚剂和稳定剂的预制混合溶液。
[0017]二甘醇、乙炔、预制混合溶液的重量组分如下:二甘醇250

270份、乙炔25

35份、预制混合溶液8

9份;优选为:二甘醇255

265份、乙炔27

32份、预制混合溶液8.3

8.7份。
[0018]在一实施例中,二甘醇、乙炔、预制混合溶液的重量组分为:二甘醇250份、乙炔25份、预制混合溶液8份;在一实施例中,二甘醇、乙炔、预制混合溶液的重量组分为:二甘醇270份、乙炔35份、预制混合溶液9份;在一实施例中,二甘醇、乙炔、预制混合溶液的重量组分为:二甘醇260份、乙炔30份、预制混合溶液8.5份;在一实施例中,二甘醇、乙炔、预制混合溶液的重量组分为:二甘醇255份、乙炔27份、预制混合溶液8.3份;在一实施例中,二甘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甘醇以及催化剂、阻聚剂和稳定剂的预制混合溶液;(B)通过氮气置换,置换出反应釜内的空气,并将反应釜抽真空,在150~170℃的温度下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乙炔,充分进行以下反应:;(C)对反应釜进行降温,当温度降低到45℃以下后,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出料;(D)精馏来自步骤(C)中的反应混合物,将步骤(C)中的反应混合物加入精馏塔中,设定精馏塔塔釜温度137

143℃,逐渐升高至157

163℃,精馏塔包括一级精馏塔和二级精馏塔,设定一级精馏塔和二级精馏塔温度107

113℃,逐渐升高至 112

118℃,将一级精馏塔精馏的气相组分通过冷凝器冷凝后收集至第一单醚接收罐中,将一级精馏塔精馏的液相组份加入二级精馏塔中,将二级精馏塔精馏的气相组分通过冷凝器冷凝后调整回流比收集至至第二单醚接收罐和双醚接收罐中,精馏塔、第一单醚接收罐、第二单醚接收罐、双醚接收罐均抽真空,第一单醚接收罐、第二单醚接收罐中即为醇头产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将二级精馏塔精馏的液相组分回收加入到步骤(1)中的反应釜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头聚合提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和步骤(D)之间还包括步骤(C1):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取样,对取样的反应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青陈潜朱南军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建华南杭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