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48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焊接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座,机械手臂,驱动电机,支撑座的上端面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吊装钢梁焊接处的固定组件,支撑座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滚轮,且滚轮的外周面与焊接钢梁的侧面接触,活动板远离所述滚轮的面上设置有F型夹。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钢梁的吊装焊接所采用的人工定位焊接,能够实现对连接处的精准定位、固定焊接,能够极大的提高焊接的精度,即提高钢结构建筑整体的承重能力。伸缩杆在为固定组件通过变化的位移量过程中还能够对吊装钢梁起到较大的承载能力,并能有效缓冲吊装钢梁的瞬时作用力。的瞬时作用力。的瞬时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焊接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钢梁一般为截面是工字形状的长条钢材,分为普通工字钢、轻型工字钢和H型钢三种,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桥梁、车辆、支架、机械等领域。在现有技术中,当已经固定安装于立柱上的焊接钢梁之间需要进行钢梁对接时,需要利用吊车将吊装钢梁吊至空中,并人为对准焊接钢梁与吊装钢梁后,再进行焊接固定。这种方式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焊接精度往往较低,容易对钢结构建筑整体的承重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并且由于吊装钢梁的焊接位置较高,人工焊接时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焊接时焊接精度较低,影响钢结构建筑整体承重能力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座,机械手臂,驱动电机,所述机械手臂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吊装钢梁焊接处的固定组件,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盲孔,所述固定柱的侧面还设置有端部铰接两个活动板,且铰接处活动连接有销柱,所述销柱固定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两个活动板的侧面还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每个所述活动板自由端的面上,所述每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的外周面与焊接钢梁的侧面接触,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滚轮的面上设置有F型夹。现有技术中,建筑钢梁一般为截面是工字形状的长条钢材,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当已经固定安装于立柱上的焊接钢梁之间需要进行钢梁焊接对接时,往往都是通过吊车将吊装钢梁吊至空中,再由人工进行焊接钢梁与吊装钢梁之间的对接定位以及后续的焊接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吊装钢梁处于吊机的吊装状态,虽然有用螺栓进行前期固定的方法,但是由于吊装钢梁的质量较大,钢梁对接处上下两端的精度较低,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存在着由精度问题衍生出的:焊接填充金属堆敷不充分、焊缝成形面不良、表面不规则、焊脚不对称等问题。并且建筑钢梁在对接处的焊接均有较高要求,上述问题严重不符合钢结构建筑建造规范。技术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在对吊装钢梁与焊接钢梁进行定位之后,即时对焊接处进行固定,随后再继续焊接作业,并且焊接处的位置往往较高、持续时间较长,进行人工焊接时可能出现其它意外情况,基于上述构思,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座,机械手臂,驱动电机,所述的机械手臂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用于对焊接处进行焊接作业;支撑座的上端面连接有伸缩杆,并且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吊装钢梁焊接处的固定组件,支撑座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固定的盲孔,固定柱的侧面还设置有两个活动板,并且活
动板的端部相互铰接,铰接处设置有销柱,销柱固定在盲孔内。为了实现固定的作用,在活动板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一弹簧,在活动板自由端的面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滚轮的外周面与焊接钢梁的凹槽接触,且活动板上还设置有F型夹,并与滚轮的联动实现对焊接横梁的夹持作用。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套设在所述伸缩内杆外部的伸缩外筒,且连接处的外部套设有转筒,且所述伸缩外筒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气弹簧,所述第一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外筒的端部、所述伸缩内杆的端部连接,所述伸缩内杆上开设有齿带,所述转筒内壁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齿带配合的锥齿。由于焊接钢梁的质量往往较大,虽然有吊机对吊装钢梁进行吊装作业,但其对伸缩杆的压力作用仍然较大,并且伸缩杆在本专利技术中的作用为为固定组件的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移量提供技术支持,即在进行伸缩时仍然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鉴于上述情况,申请人提出在伸缩外筒的内部设置第一气弹簧,并利用气弹簧的可控性来对伸缩内杆拉伸、压缩时提供动力来源,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弹簧由中控模块控制。由于锥齿与齿带的配合能够在吊装钢梁的质量反作用与伸缩杆时,对反作用力进行缓冲,能够极大地降低接触瞬间的瞬时作用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齿带包括直齿面与斜齿面,所述斜齿面的方向与所述伸缩内杆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直齿面的方向垂直所述伸缩内杆的伸缩方向。基于上述伸缩杆是对吊装钢梁与固定组件接触时瞬时作用力的缓冲,而在传统的齿带中,并没有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齿带形状,基于上述情况,申请人将齿带的顶端设置为包含直齿面与斜齿面,且斜齿面的方向与伸缩内杆的伸缩方向一致,直齿面的方向垂直伸缩内杆的伸缩方向。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伸缩杆在轴线方向上通过第一气弹簧的控制实现自由伸缩,并能够对吊装钢梁的一个反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小对伸缩杆压力。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锥齿的斜齿面还倒有圆角,且圆角的方向与所述转筒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转筒与所述伸缩内杆之间为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伸缩内杆在第一气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伸缩,当伸缩内杆向外拉伸时,由于是锥齿的斜齿面与齿带的斜齿面相互接触,且锥齿的底部连接有柱体,柱体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斜齿面的作用类似于楔子,使得锥齿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伸缩内杆的拉伸作用;当伸缩内杆在第一气弹簧的作用下具有收缩趋势时,锥齿的直齿面与齿带的直齿面相接触,这也是伸缩杆具有缓冲作用的原因。但是由于转筒与伸缩内杆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伸缩内杆在伸缩时,能够带动转筒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锥齿的倒角在转筒的内壁压力下向腔体内部移动,即解除锥齿解除限定,能够实现伸缩内杆的收缩过程。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长侧边开设有压口的固定板、凸轮把手、固定块、压块,所述固定板的一个短侧边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口内,所述压块放置在所述压口内,且所述压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还通过压簧连接,所述压块、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拉紧杆的第一通孔,所述拉紧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其中一个压块上,所述拉紧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凸轮把手铰接,所述压块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吊装钢梁的弧形卡爪。现有技术中,对于吊装钢梁与焊接钢梁在连接处的连接都是采用高强度的螺栓连接,但是螺栓连接在吊装钢梁进行吊装作业时不便于定位的问题,需要人工进行对中,插栓,拧紧定位等操作,工序繁琐,且精度较低,除上述问题外,还存在着容易导致连接
处的上下端未对齐,内部存在较大空隙等问题。鉴于上述情况,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组件,具体为:固定组件包括:两长侧边开设有压口的固定板、凸轮把手、固定块、压块,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板的一个短侧边开设有固定口,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口内,压块放置在压口内,通过固定块与压块能够实现对吊装钢梁的一个双向固定,且能够根据连接处的位置对连接处进行固定,即将连接处置于压块之间。还需要说明的是,压块与固定板之间还通过压簧连接,即能够实现对吊装钢梁一个柔性固定,不同于传统技术中的钢梁的刚性固定,规避了焊接时刚性固定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座(2),机械手臂(1),驱动电机(5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1)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的上端面,所述支撑座(2)的上端面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吊装钢梁(7)焊接处的固定组件(3),所述支撑座(2)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盲孔,所述固定柱(5)的侧面还设置有端部铰接两个活动板(51),且铰接处活动连接有销柱(35),所述销柱(35)固定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两个活动板(51)的侧面还通过第一弹簧(56)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5)设置在每个所述活动板(51)自由端的面上,所述每个驱动电机(55)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52),且所述滚轮(52)的外周面与焊接钢梁(6)的侧面接触,所述活动板(51)远离所述滚轮(52)的面上设置有F型夹(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45)、套设在所述伸缩内杆(45)外部的伸缩外筒(41),且连接处的外部套设有转筒(44),且所述伸缩外筒(4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气弹簧(42),所述第一气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外筒(41)的端部、所述伸缩内杆(45)的端部连接,所述伸缩内杆(45)上开设有齿带(46),所述转筒(44)内壁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柱体(48),所述柱体(48)上设置有与所述齿带(46)配合的锥齿(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带(46)包括直齿面与斜齿面,所述斜齿面的方向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明李光峰曹云夏海刘芸林豪赖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