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43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空防御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动能拦截弹仍存在拦截面积较小、命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包括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采用箱体式结构,其内部安装有多个发射筒,所述发射筒用于装载动能拦截弹;拦截系统工作后,所述发射装置能够一次性发射多枚所述动能拦截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发射装置内安装多个发射筒,一次性能够发射多枚所述动能拦截弹,采取密集编队和栅格尾翼,能够有效增大拦截面积和拦截概率,采用智能化导引头在拦截弹群中评估分配攻击目标,实现多目标拦截,可实现对巡航导弹、无人机等目标的高精度拦截,适用于要地防空。适用于要地防空。适用于要地防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空防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

技术介绍

[0002]动能拦截弹是一种新概念武器,与传统爆炸性化学弹药不同的是,它是采用物理方式以高速直接撞击目标的方法来杀伤目标,对动能拦截弹的技术要求是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0003]动能拦截弹可搭载于天基、空基、陆基、海基等平台,采用雷达或光电探测手段,并结合数据融合技术,提高对目标的识别跟踪能力,如今动能拦截弹正朝着低成本化、智能化、通用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0004]但目前现有的动能拦截弹仍存在拦截面积较小、命中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以解决现有的动能拦截弹存在拦截面积较小、命中精度较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包括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采用箱体式结构,其内部安装有多个发射筒,所述发射筒用于装载动能拦截弹;拦截系统工作后,所述发射装置能够一次性发射多枚所述动能拦截弹。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发射装置内安装多个发射筒,一次性能够发射多枚所述动能拦截弹,能够有效增大拦截面积和拦截概率,可实现对巡航导弹、无人机等目标的高精度拦截,适用于要地防空。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能拦截弹采用密集编队构型。
[0010]可增大拦截面积和拦截概率。/>[0011]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筒呈阵列式分布。
[0012]便于所述动能拦截弹形成密集编队构型。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筒为圆柱状。
[0014]与动能拦截弹相适配,便于装载动能拦截弹。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动能拦截弹包括火箭助推段和动能拦截段,所述动能拦截段的首端设有导引头,所述动能拦截段的尾端设有栅格尾翼,所述栅格尾翼与所述动能拦截段铰接。
[0016]在初始飞行段,动能拦截弹通过火箭助推达到较高的速度,当导引头捕获目标进入攻击距离时,动能拦截弹丢弃火箭助推段,动能拦截段展开栅格尾翼,在导引头的引导下高速撞击目标。
[0017]进一步地:所述导引头为锥形头。
[0018]能够减小空气阻力和气动加热。
[0019]进一步地:所述导引头能够捕获目标,并在弹群中动态评估目标威胁,分配攻击目标。
[0020]进一步地:所述导引头可以是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能够直接接收从目标反射或辐射的毫米波(频率30~300GHz)信号,测出目标与导弹的相对位置参数,产生导引信号。在信号处理系统控制下,能够自动搜索、捕捉和跟踪目标,获得目标的角度、距离等信息,输出导引信息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0021]进一步地:所述栅格尾翼能够收纳于所述动能拦截段的尾端,也能够在末制导飞行段展开,控制所述动能拦截弹的俯仰和偏航运动。
[0022]所述栅格尾翼使动能拦截弹在较大的马赫数和攻角下仍然保持良好的气动性能,同时还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优点。
[0023]进一步地:所述栅格尾翼包括多个栅格单元,所有栅格单元沿所述动能拦截段的环向间隔分布,所述栅格单元靠近所述导引头的一端与所述动能拦截段相连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火箭助推段和所述动能拦截段可拆卸连接。
[0025]当弹群接近目标时,动能拦截弹丢弃火箭助推段,剩余动能拦截段,动能拦截段上的导引头捕获目标,并在弹群中动态评估目标威胁,分配攻击目标。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与传统以弹药爆炸方式杀伤目标不同的是,该动能拦截弹通过火箭助推达到较高速度,在末制导段以直接撞击方式攻击目标,同时采取密集编队和栅格尾翼,增大拦截面积,采用智能化导引头在拦截弹群中评估分配攻击目标,实现多目标拦截。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能拦截弹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能拦截段展开栅格尾翼飞向目标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能拦截弹刚发射出筒,还未丢弃火箭助推段时的初始编队飞行状态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能拦截段集群编队攻击目标的示意图。
[0033]图标:1

发射装置,2

发射筒,3

动能拦截段,4

火箭助推段,5

导引头,6

栅格尾翼,7

动能拦截弹,8

巡航导弹弹群,9

密集编队构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1
[0036]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用于拦截巡航导弹、无人机等目标飞行器,其包括发射装置1、动能拦截弹7,参见图1,所述发射装置1采用箱体式结构,
其内部安装有多个圆柱状的发射筒2,所述发射筒2呈阵列式分布,所述动能拦截弹7填装于发射筒2内,由箱式发射装置1发射;拦截系统开始工作后,所述发射装置1能够一次性发射多枚所述动能拦截弹7,所述动能拦截弹7采用密集编队构型,能够有效增大拦截面积和拦截概率。
[0037]所述动能拦截弹7包括火箭助推段4和动能拦截段3,所述动能拦截段3的首端设有导引头5,所述导引头5能够捕获目标,并在弹群中动态评估目标威胁,分配攻击目标。所述导引头5为锥形头,能够减小空气阻力和气动加热。
[0038]所述动能拦截段3的尾端设有栅格尾翼6,所述栅格尾翼6与所述动能拦截段3铰接。所述栅格尾翼6能够收纳于所述动能拦截段3的尾端,也能够在末制导飞行段展开,控制所述动能拦截弹7的俯仰和偏航运动。所述栅格尾翼6包括多个栅格单元,所有栅格单元沿所述动能拦截段3的环向间隔分布,所述栅格单元为矩形,所述栅格单元靠近所述导引头5的一端与所述动能拦截段3相连接。所述栅格尾翼6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优点。
[0039]在初始飞行段,动能拦截弹7在火箭助推段4的作用下采用编队构型飞行,使拦截弹达到较高的速度,参见图4;
[0040]当导引头5捕获目标进入攻击距离时,动能拦截弹7丢弃火箭助推段4,剩余动能拦截段3,动能拦截段3上的导引头5捕获目标,并在弹群中动态评估目标威胁,分配攻击目标;与此同时,动能拦截段3展开栅格尾翼6用于控制飞行,参见图3,动能拦截段3在导引头5的引导下以密集编队构型9高速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装置(1),所述发射装置(1)采用箱体式结构,其内部安装有多个发射筒(2),所述发射筒(2)用于装载动能拦截弹(7);拦截系统工作后,所述发射装置(1)能够一次性发射多枚所述动能拦截弹(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拦截弹(7)采用密集编队构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2)呈阵列式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2)为圆柱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编队的栅格尾翼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拦截弹(7)包括火箭助推段(4)和动能拦截段(3),所述动能拦截段(3)的首端设有导引头(5),所述动能拦截段(3)的尾端设有栅格尾翼(6),所述栅格尾翼(6)与所述动能拦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春风秦建飞齐柏一周啟帆胡珂豪刘前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