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使用钵体苗插秧不需缓苗且能增产,是目前最理想的水稻种植方式之一。目前,能适应该作业方式的移栽机械有二种,一种是采用分段作业方式,用取秧、存放、栽植三个机构来完成钵苗的取秧移栽工作,该方式移栽作业效果好,对田地与秧苗的适应性强,但结构繁琐、重量沉、成本高;第二种是参照人手插秧的动作,用单个机构来完成水稻钵苗的取秧移栽工作,该方式结构简单、重量轻,但是对于较硬的秧田或秧田里烂草太多时插秧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发一种双曲柄连杆式的钵苗插秧机取秧移栽机构,使钵苗插秧机对田地的适应性更强、作业质量更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包括:机架1、主传动轴2、副传动轴3、齿轮4、从动曲柄5、摆杆6、摆杆轴7、栽植臂壳体8、空间凸轮9、右摆臂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机架(1)、主传动轴(2)、副传动轴(3)、齿轮(4)、从动曲柄(5)、摆杆(6)、摆杆轴(7)、栽植臂壳体(8)、空间凸轮(9)、右摆臂(10)、主动曲柄(11)、拨叉轴(12)、拨叉(13)、链节(14)、右取秧夹座(15)、推杆(16)、右取秧夹(17)、摆动铲(18)、安装架(19)、左取秧夹(20)、取秧夹座压紧压簧(21)、左取秧夹座(22)、保护压簧(23)、螺栓(24)、左摆臂(25)、连杆(26)和拨叉压紧压簧(27);在机架(1)上套装主传动轴(2)和副传动轴(3),主传动轴(2)和副传动轴(3)上分别固装一个全等相啮合的齿轮(4),主传动轴(2)端部固装主动曲柄(11),主动曲柄(11)上固装空间凸轮(9),栽植臂壳体(8)套装在主动曲柄(11)上;副传动轴(3)端部固装从动曲柄(5),摆杆(6)套装在从动曲柄(5)上,摆杆轴(7)固装在摆杆(6)上,栽植臂壳体(8)末端套装在摆杆轴(7)上;栽植臂壳体(8)内部固装拨叉轴(12),拨叉轴(12)上套装拨叉(13),拨叉(13)与栽植臂壳体(8)之间装有拨叉压紧压簧(27),在拨叉压紧压簧(27)的作用下,拨叉(13)一端压紧在空间凸轮(9)的外圆周上,拨叉(13)另一端通过链节(14)连接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蔚,李卓霖,李春胜,张家源,柳海鹤,吴艳丽,王志涛,孙卓,谭宏杰,孙明哲,任贵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