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923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行走机构,包括:走轮轮组和走轮链轮,走轮链轮固定安装在走轮的轴上,轴承支座配合安装在对应的走轮的两端,轴承支座的外壳固定安装在轮体框架上,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轮体框架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铰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铰接,电动推杆的一端与轮体框架铰接,定位销通过定位套活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拨叉的一端与定位销的销轴铰接,拨叉的另一端与拨叉销轴铰接,具有方便回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播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极大程度的解放了农业生产,现在农业生产越来越轻便化、自动化,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农业生产用机械设备,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解放了农业者的双手。
[0003]水稻育秧播种机主要应用于水稻的种植、育秧,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机在工作过程中摆盘机在摆完一行后;需要进行转头换行。现市场的摆盘机的举升机构,只能举升,回转掉头及行走都需要与人工完成,且在回转掉头时,支撑轮将地面碾出沟来,还需对地面进行平整,十分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由于现有水稻播种机的摆盘机转动换行不便,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具有方便回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提升机构和转动机构;
[0007]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走轮轮组和走轮链轮,所述走轮链轮固定安装在走轮的轴上,轴承支座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走轮的两端,所述轴承支座的外壳固定安装在轮体框架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轮体框架上,电机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上,所述走轮轮组中各走轮分别通过链条与走轮链轮配合连接;
[0008]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滑槽,滚轮的一端滚动安装在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轮体框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铰接,电动推杆的一端与轮体框架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铰接轴铰接;
[0009]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与支撑架铰接,用于输送秧苗的输送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定位销,复位弹簧套装在定位销的销轴上,所述定位销通过定位套活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拨叉的一端与定位销的销轴铰接,所述拨叉的另一端与拨叉销轴铰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转盘通过角接触轴承与支撑架铰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0012]优选的是,所述走轮轮组中各个走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并通过将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由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杆和电动推杆构成的升降机构完成输送架整体的垂直升降,同时将输送架的转盘与支撑架铰接,并进一步的通过转动机构对输送架和转盘相对于支撑架的位置进行限位,实现对转头方向进行控制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益于更加方便的进行举升和回转等操作,进而有益于提高播种效率,且回转过程中只需转动转盘以上位置,避免与整体转动时造成地面凹陷,无需对地面进行重新整平操作,进一步的提高播种设备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中:1走轮轮组,2走轮链轮,3轮体框架,4驱动电机,5电机链轮,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支撑架,9输送架,10定位套,11复位弹簧,12拨叉销轴,13拨叉,14电动推杆,15轴承支座,16角接触轴承,17转盘,18链条,19导向滑槽,20滚轮,21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9]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提升机构和转动机构;
[0020]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走轮轮组1和走轮链轮2,所述走轮链轮2固定安装在走轮的轴上,轴承支座15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走轮的两端,所述轴承支座15的外壳固定安装在轮体框架3上,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所述轮体框架3上,电机链轮5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4的轴上,所述走轮轮组1中各走轮分别通过链条18与走轮链轮2配合连接,可通过驱动电机4与链条18带动走轮轮组1中各个走轮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提升机构和转动机构以及输送架9整体进行移动;
[0021]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和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7铰接,所述支撑架8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滑槽19,滚轮20的一端滚动安装在导向滑槽19内,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一端与轮体框架3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20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与支撑架8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20铰接,电动推杆14的一端与轮体框架3铰接,所述电动推杆14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的铰接轴铰接,有益于保证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7在支撑过程中能够自由稳定的活动,防止提升机构在进行高度调节的过程中发生卡滞现象;
[0022]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17,所述转盘17与支撑架8铰接,其通过角接触轴承16进行铰接,有益于保证转盘17在支撑架8上相对转动时,即进行调头动作时能够平稳进行,同时也保证转盘17的旋转角度,防止影响调头过程中角度存在较大偏差,用于输送秧苗的输送架9与所述转盘17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架9上设置有定位销,复位弹簧11套装在定位销的销轴上,所述定位销通过定位套10活动安装在支撑架8上,拨叉13的一端与定位销的销轴铰接,所述拨叉13的另一端与拨叉13销轴12铰接,拨叉13与定位销以及定位套10相互配合,对
输送架9和转盘17的相对移动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正常同向播种时,角度发生变化,影响播种效率和精度。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8,并通过将支撑架8固定安装在由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杆和电动推杆14构成的升降机构完成输送架9整体的垂直升降,同时将输送架9的转盘17与支撑架8铰接,并进一步的通过转动机构对输送架9和转盘17相对于支撑架8的位置进行限位,实现对转头方向进行控制的目的,具体的:
[0024]驱动电机4固连在轮体框架3上,行进过程中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链轮,通过链条18传动走轮链轮2实现前后行走,同时,行进过程中可通过电动推杆14调节提升机构的高度,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动推杆14不止局限与电动推拉杆,在常规操作过程中可应用不同动力介质的压力杆结构,如液压杆或气压杆,当电动推杆14的连杆向远离杆缸的方向移动时,电动推杆14的杆结构推起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使其带动支撑架8升高,相反则带动支撑架8下降,进而达到垂直举升调节输送架9高度的目的,进一步的,当摆盘机升起后,设置转盘17、角接触轴承16,输送架9与转盘17固连。定位销、复位弹簧11、拨叉13销轴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秧摆盘播种机举升回转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提升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走轮轮组和走轮链轮,所述走轮链轮固定安装在走轮的轴上,轴承支座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走轮的两端,所述轴承支座的外壳固定安装在轮体框架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轮体框架上,电机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上,所述走轮轮组中各走轮分别通过链条与走轮链轮配合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滑槽,滚轮的一端滚动安装在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轮体框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滚轮铰接,电动推杆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众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众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