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36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复合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该修复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秸秆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尤其是涉及农田土壤生态修复等


技术介绍

[0002]土地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基础,农田土壤更是人类生存的物质保证,据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主要以无机类污染为主,无机污染点位超标率为21.7%,其中镉(Cd)和砷(As)污染占比分别为7.0%和2.7%,尤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环境和粮食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目前进行土壤修复后,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作物收成,产生二次污染,难以保证粮食的安全等问题。所以在进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同时,也应同时保证土壤质量,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尤为重要,“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保证农田土壤质量以及粮食安全。
[0003]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潜伏性等特点,一旦大量的重金属流入土壤,就会造成土地退化,影响动植物生存等严重的后果。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现有的技术非常有限,且存在花费较高,见效慢,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0004]从目前已有的背景下,急需一种既能保证土壤质量的同时,又能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技术产品。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满足要求,同时具备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材料易获取的优点。并且对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损害,节省人力物力,能够满足大面积农田使用,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该修复剂效果好、成本低、易实施、易生产推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该修复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秸秆35%

65%,贝壳粉15%

35%,农田重金属钝化剂10%

30%,硫酸亚铁5%

15%,牛粪5%

10%,其原料总和为100%。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田菁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秸秆为秸秆粉或秸秆颗粒。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贝壳粉为使用粉碎机制作而成。
[0010]上述方案中,该修复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秸秆40%,贝壳粉20%,农田重金属钝化剂25%,硫酸亚铁5%,牛粪10%,其原料总和为100%。
[0011]上述方案中,该修复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秸秆30%,贝壳粉35%,农田重金属钝化剂10%,硫酸亚铁15%,牛粪10%,其原料总和为100%。
[0012]上述方案中,该修复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秸秆50%,贝壳粉20%,农田重金属钝化剂10%,硫酸亚铁10%,牛粪10%,其原料总和为100%。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农田重金属钝化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磷酸盐20%

30%,重金属螯合剂2%

4%,海泡石15%

25%,硅酸盐水泥30%

60%,其原料总和为100%。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复合生态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秸秆、贝壳粉、农田重金属钝化剂、硫酸亚铁以及牛粪加入混合器,充分混合均匀,既得。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秋季成熟期的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田菁秸秆),洗净泥土,自然风干秸秆,使用粉碎机粉碎,既得。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秋季成熟期的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田菁秸秆),洗净泥土,自然风干秸秆,使用秸秆颗粒机制作而成。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贝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回收废弃贝壳,高压清洗,烘干贝壳,使用粉碎机粉碎,既得。
[0018]上述方案中,所述农田重金属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磷酸盐、重金属螯合剂、海泡石、硅酸盐水泥充分混合,既得。
[0019]将前述的复合生态修复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农田。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材料易获取,对废弃物进行充分的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节省人力物力,能够满足大面积的农田使用。2)该技术方案同时可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作物幼苗的生长,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小地温变化幅度。秸秆腐解时产生的有机质、腐殖质,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生活原料。3)贝壳粉可以使土壤中重金属Cd由水溶态和还原态向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也可使土壤pH上升。同时对于土壤中存在重金属的情况下,使用后土壤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且处理后的土壤可资源化再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及使用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0024]步骤如下:
[0025]⑴
采摘秋季成熟期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洗净泥土,自然风干秸秆,使用粉碎机粉碎,得到秸秆粉。
[0026]⑵
将回收的废弃贝壳,高压清洗,烘干贝壳,使用粉碎机粉碎,得到贝壳粉;
[0027]⑶
将磷酸盐20%,重金属螯合剂2%,海泡石18%以及硅酸盐水泥60%,充分混合得到农田重金属钝化剂;
[0028]⑷
将秸秆粉40%,贝壳粉20%以及农田重金属钝化剂25%,硫酸亚铁5%,牛粪10%,加入混合器中,充分搅拌;
[0029]⑸
将制作而成的复合生态修复剂,覆盖在农田土壤表面。
[0030][0031]实施例2:
[0032]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及使用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0033]⑴
采摘秋季成熟期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洗净泥土,自然风干秸秆,使用秸秆颗粒机,得到秸秆颗粒。
[0034]⑵
将回收的废弃贝壳,高压清洗,烘干贝壳,使用粉碎机粉碎,得到贝壳粉。
[0035]⑶
将磷酸盐30%,重金属螯合剂3%,海泡石17%以及硅酸盐水泥50%,充分混合得到农田重金属钝化剂。
[0036]⑷
将秸秆颗粒35%,贝壳粉35%以及农田重金属钝化剂10%,硫酸亚铁15%,牛粪10%,加入混合器中,充分搅拌。
[0037]⑸
将制作而成的复合生态修复剂,通过翻压的方式施用在农田土壤中。
[0038][0039]实施例3:
[0040]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及使用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0041]步骤如下:
[0042]⑴
采摘秋季成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该修复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秸秆35%

65%,贝壳粉15%

35%,农田重金属钝化剂10%

30%,硫酸亚铁5%

15%,牛粪5%

10%,其原料总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田菁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秸秆粉或秸秆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粉为使用粉碎机制作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该修复剂由以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秸秆40%,贝壳粉20%,农田重金属钝化剂25%,硫酸亚铁5%,牛粪10%,其原料总和为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勋白佳灵杨慧敏于喜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清科中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