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28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涉及体育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四支杆、第二插杆,连接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第一连接杆的下侧开设有连接槽,转动块的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插杆,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顶块的一侧面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实现对挥拍器的折叠收纳,方便对该挥拍器进行携带,提高其灵活性,通过设置拉轴、插轴、固定杆、顶轴、防滑垫与顶块,向上拉动拉轴即可使顶轴脱离顶块,可调节第四支杆在第四插杆上滑动,以调节两者之间的高度,同理可调节支杆与插杆之间的长度,该机构可使得对挥拍器的相应调节更加的方便快捷,极大的方便使用者使用。极大的方便使用者使用。极大的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械
,具体为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

技术介绍

[0002]乒乓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健身价值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乒乓球技术较难掌握,尤其是初学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时,需要做大量的模仿动作练习才能形成动力定型,从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目前采用的模仿动作练习主要有徒手模仿正手攻球技术动作练习和手执球拍模仿正手攻球技术的挥拍动作练习。但初学者采用这两种方法练习时,经常出现前臂向左前上方收不到位和动作还原时执拍手臂向下或整个肘部连同大臂向后拉的错误的挥拍动作(以右手执球拍者为例),且反复的错误动作强化练习后,形成的错误定型动作较难纠正,不但影响正确正手技术动作的掌握,还因影响正手摆、撇、挑技术和弧圈球技术的学习。为此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便应运而生,该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员快速掌握乒乓球的技术。
[0003]目前,现有的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由于体积较大,致使不便于对其进行携带,灵活性较差,而且挥拍器的调节方式较为复杂,不便于使用者操作,因此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包括底座(1)、第四支杆(35)、第二插杆(10)、第二支杆(11)与第三支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7),所述连接块(3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9),所述转动轴(29)的内部插接有连接轴(20),所述连接轴(20)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8),所述连接轴(20)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连接块(37)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套块(22),所述限位块(21)贯通于套块(22)的内部,所述限位块(21)套接于第四插杆(18)的外表面,所述第四支杆(3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7),所述第一支杆(7)的下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5),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下侧开设有连接槽(36),所述第四支杆(35)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4),所述固定轴(24)插接于连接槽(36)的内部,所述第二插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的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插杆(8),所述第二插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7),所述第一插杆(8)的背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所述第二连接杆(26)套接于固定块(27)的上表面,所述第四支杆(35)、第一支杆(7)、第二支杆(11)与第三支杆(17)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所述固定杆(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3),所述第四支杆(35)、第一支杆(7)、第二支杆(11)与第三支杆(17)的内部均插接有插轴(30),所述插轴(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轴(23),所述插轴(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轴(32),所述顶轴(32)的外表面抵接有顶块(34),所述顶块(34)的一侧面与固定杆(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正手攻球挥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四插杆(18),所述第四插杆(18)的下端设置于连接块(37)的内部,所述第四插杆(18)下端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四支杆(35)套接于第四插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洪茵张孝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