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稻基因组分析技术快速选育三系水稻保持系和不育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稻基因组分析技术快速选育三系水稻保持系和不育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多年来,中国三系杂交水稻因其高产稳产、制种生产相对安全,在中国及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三系水稻不育系核质互作不育遗传特性的限制,选育三系不育系需要先进行保持系的改良,而且选育新质源的保持系也比较困难,传统的保持系培育方法多数是通过保持系间的杂交实现的,这就限制了新的优良基因及新种质资源在三系保持系和不育系上的应用,制约了三系杂交稻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市场上严重缺乏优质多抗的三系杂交稻的不育系及组合,进而不能满足我国水稻产业“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求。
[0003]当前,现有的三系水稻不育系选育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先改良保持系之后再对不育系进行核置换。传统的表型选择育种方法,至少需要14个育种季,并且需要依赖大量的杂交来测试保持系的不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稻基因组分析技术快速选育三系水稻保持系和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待改良的水稻保持系B为母本,以携带改良目标性状基因的水稻品种为父本,通过常规有性杂交后获得F1代种子;S2、将F1代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种植到田间,一份保存好留待下一季使用,以待改良的水稻保持系B为母本,选择田间性状表现较好,杂种优势强的F1代组合为父本,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获得BC1F1种子;S3、将步骤S2中用作杂交的F1代组合的保存备份种子种植到田间,然后以待改良的水稻保持系B的配套不育系A为母本,以所述F1代组合为父本,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获得AF1代种子;S4、将步骤S2中获得的BC1F1种子种植到田间,成熟后混收,获得BC1F2种子;S5、将步骤S3获得的AF1种子种植到田间,挑选可育的、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混收获得AF2种子;S6、将步骤S4获得的BC1F2种子浸种催芽,种植8千
‑
1万株在秧盘内,单苗种植,用营养液或育秧基质培养,或摆放在秧田中培养,待秧苗生长出3片叶子后取样抽提DNA,用主效恢复基因Rf03、Rf04以及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的连锁标记或基因标记对所有单株进行检测,筛选出携带Rf03、Rf04无恢基因型,但携带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等位基因型的单株,并种植到大田,成熟后挑选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分单株收获BC1F3种子,同时编号取叶片抽提DNA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S7、将S5的AF2种子种植到田间,种植量为3千
‑
4千株,单苗种植,抽穗后10天观察育性,挑选出不育、分蘖多的单株,编号取叶片抽提DNA进行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的连锁标记或基因标记筛选,保留携带纯合等位基因型的单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同时割去已抽出的穗子,挖出稻蔸培养备用;S8、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重荣,周少川,黄道强,周德贵,王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