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20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2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司机室,司机室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司机室罩体,司机室罩体包括外蒙皮层、内蒙皮层以及设于二者间的承载骨架;外蒙皮层经预浸料在预设模具中层层铺叠形成;承载骨架铺设于外蒙皮层上整体成型,且承载骨架的两端分别与外蒙皮层和内蒙皮层经铺叠进行连接;内蒙皮层在承载骨架上经预浸料层层铺叠形成。将外蒙皮层、内蒙皮层和承载骨架一体化成型,将承载结构和外形结构结合;且外蒙皮层经预浸料在预设模具中层层铺叠形成,以保证成型后的司机室罩体尺寸的稳定性;在外蒙皮层上铺叠承载骨架,并在承载骨架上经预浸料层层铺叠形成,以进一步加强承载骨架在司机室成型过程中的变形量控制。架在司机室成型过程中的变形量控制。架在司机室成型过程中的变形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司机室位于列车的端部,是列车运行的牵引者。其结构设计既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要求和工艺性外,还应尽可能减轻结构的自重,同时还要具备有良好的视野和气动性能的流线化外形。随着列车提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效应越来越显著。为了解决高速运行引发的空气阻力问题,改善高速列车外形的气动性能,对司机室外形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空气动力学性能好、外形美观的流线型司机室。
[0003]传统的司机室头部结构,考虑承载与定形相结合,采用金属骨架与金属蒙皮制造。金属骨架的作用,一方面用于提高司机室头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保证良好的传力和承载性能;另一方面为司机室内部装饰和内部设备提供安装接口。由于司机室外形为空间曲面,考虑到司机室头部结构外形的复杂性,金属蒙皮采用易于塑形的厚度相对较薄金属板或者开口金属型材制造而成。金属蒙皮的刚度相对于金属骨架的刚度和强度较弱,但更容易制造成为复杂的形状,满足高速运行时对气动性能的要求。由于车长方向各个断面形状不同,金属结构的头车司机室结构所需要的模具和工装较为复杂,种类较多,成本较高,生产周期长;金属结构的头车司机室结构焊缝数量较多,焊接变形较大,制造公差较大;金属焊接后车头严重变形,在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精度,虽然司机室金属蒙皮与金属骨架焊接后在车长、车宽、车高各个方向预留有调整接口,但司机室金属蒙皮与金属骨架焊接在一起后刚度较大,在与底架、侧墙、车顶匹配出现制造误差时,调整难度较大,不利于返修。金属焊接后车头严重变形,在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精度,后续三维接口的挡风玻璃、外部照明等部件的安装困难较大,很难保证轮廓匹配性、连接可靠性和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金属蒙皮和金属骨架焊接后刚度大后期出现制造误差时调整难度大、后续接口易变形、轮廓匹配度低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司机室,所述司机室包括:
[0007]一体化成型的司机室罩体,所述司机室罩体包括外蒙皮层、内蒙皮层以及设于二者间的承载骨架;
[0008]所述外蒙皮层经预浸料在预设模具中层层铺叠形成;
[0009]所述承载骨架铺设于所述外蒙皮层上整体成型,且所述承载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蒙皮层和所述内蒙皮层经铺叠进行连接;
[0010]所述内蒙皮层在所述承载骨架上经预浸料层层铺叠形成。
[0011]可选地,所述承载骨架包括:
[0012]纵向承载骨架,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的前部以及侧部的预设曲率处,所述纵向承
载骨架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纵向延伸;
[0013]环形承载骨架,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纵向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的后端,且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周向环绕设置;
[0014]所述纵向承载骨架和所述环形承载骨架交错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承载骨架还包括:
[0016]周向承载骨架,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挡风玻璃的周向且环绕设置;
[0017]载荷作用点承载骨架,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挡风玻璃的下方,所述载荷作用点承载骨架的一端与所述周向承载骨架连通,另一端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横向延伸至外缘处;
[0018]所述周向承载骨架、所述载荷作用点承载骨架、所述纵向承载骨架和所述环形承载骨架一体化成型。
[0019]可选地,所述外蒙皮层和所述内蒙皮层间设有夹芯层,所述夹芯层为预埋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层;
[0020]所述承载骨架为几字形加强筋,所述几字形加强筋的腔体内设有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
[0021]可选地,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车辆本体;
[0022]所述司机室还包括连接部,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边缘设置,用于与所述车辆本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承载骨架延伸至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经所述外蒙皮层和所述内蒙皮层进行丢层处理形成。
[0023]可选地,还包括密封层,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辆本体的连接处;所述密封层包括:
[0024]缝密封胶层,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辆本体的连接缝处;
[0025]表面密封层,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车辆本体的外壁上,用于对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辆本体的可拆卸的连接处的外露区域进行表面密封。
[0026]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顶板连接部,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体顶板,所述车体顶板沿所述车辆本体的垂向搭接于所述顶板连接部的外侧;
[0027]所述顶板连接部和所述车体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铆接孔,用于与铆接件配合;
[0028]所述车体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板连接部的上表面间设有第一缝密封胶层;
[0029]所述车体顶板和所述第一缝密封胶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表面密封层,所述第一表面密封层延伸至与所述司机室罩体的纵向端壁接触。
[0030]可选地,所述第一铆接孔至少为两排,每排包括若干个所述第一铆接孔,各排所述第一铆接孔的连线均垂直于所述车辆本体的纵向设置;
[0031]各个所述第一铆接孔内设有与铆接件进行湿装配的第一缝内密封胶层。
[0032]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侧墙连接部,所述车辆本体还包括侧墙,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侧墙上分别设有第二铆接孔;
[0033]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设有若干个侧墙铆接孔的侧墙连接板,所述侧墙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侧墙铆接固定。
[0034]可选地,所述第二铆接孔和所述侧墙铆接孔内均分别设有与铆接件进行湿装配的第二缝内密封胶层;
[0035]在所述车辆本体纵向方向上,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侧墙的端壁间设有第二缝密
封胶层。
[0036]可选地,在所述车辆本体横向方向上,所述侧墙连接板位于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侧墙的内侧,所述侧墙连接部和所述侧墙的外侧设有第二表面密封层,所述第二表面密封层用于对各个所述第二铆接孔和所述第二缝密封胶层进行表面密封;
[0037]所述第二表面密封层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司机室罩体的外壁、所述侧墙的外壁平齐设置。
[0038]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底架连接部,所述车辆本体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连接部和所述底架上分别设有第三铆接孔;
[0039]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设有若干个底架铆接孔的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底架连接部和所述底架铆接固定。
[0040]可选地,所述第三铆接孔和所述底架铆接孔内均分别设有与铆接件进行湿装配的第三缝内密封胶层;
[0041]所述底架连接部沿垂向的端壁、所述底架的上表面和所述L形连接板的外壁间设有第三缝密封胶层;
[0042]所述底架连接部的外壁设有第三表面密封层,用于对所述底架连接部上的所述第三铆接孔和所述缝密封胶层进行表面密封。
[0043]可选地,所述L形连接板位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内部,所述L形连接板包括: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司机室,所述司机室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司机室罩体,所述司机室罩体包括外蒙皮层、内蒙皮层以及设于二者间的承载骨架;所述外蒙皮层经预浸料在预设模具中层层铺叠形成;所述承载骨架铺设于所述外蒙皮层上整体成型,且所述承载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蒙皮层和所述内蒙皮层经铺叠进行连接;所述内蒙皮层在所述承载骨架上经预浸料层层铺叠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骨架包括:纵向承载骨架,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的前部以及侧部的预设曲率处,所述纵向承载骨架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纵向延伸;环形承载骨架,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纵向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的后端,且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纵向承载骨架和所述环形承载骨架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骨架还包括:周向承载骨架,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挡风玻璃的周向且环绕设置;载荷作用点承载骨架,位于所述司机室罩体挡风玻璃的下方,所述载荷作用点承载骨架的一端与所述周向承载骨架连通,另一端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横向延伸至外缘处;所述周向承载骨架、所述载荷作用点承载骨架、所述纵向承载骨架和所述环形承载骨架一体化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蒙皮层和所述内蒙皮层间设有夹芯层,所述夹芯层为预埋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层;所述承载骨架为几字形加强筋,所述几字形加强筋的腔体内设有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车辆本体;所述司机室还包括连接部,沿所述司机室罩体的边缘设置,用于与所述车辆本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承载骨架延伸至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经所述外蒙皮层和所述内蒙皮层进行丢层处理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层,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辆本体的连接处;所述密封层包括:缝密封胶层,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辆本体的连接缝处;表面密封层,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车辆本体的外壁上,用于对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辆本体的可拆卸的连接处的外露区域进行表面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顶板连接部,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体顶板,所述车体顶板沿所述车辆本体的垂向搭接于所述顶板连接部的外侧;所述顶板连接部和所述车体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铆接孔,用于与铆接件配合;所述车体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板连接部的上表面间设有第一缝密封胶层;所述车体顶板和所述第一缝密封胶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表面密封层,所述第一表面密封层延伸至与所述司机室罩体的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晓玉赵金星何晓蕾石守东卢海超付一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