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18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2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系统包括:由气悬浮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供气管路与气悬浮压缩机的轴承供气侧相连通,还包括:调节管路,设置于蒸发器与供气管路之间,被配置为将供气管路内的冷媒引流至蒸发器,或将蒸发器内的冷媒引流至供气管路;方法包括:获取供气管路的运行参数;根据获取的运行参数,确定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根据目标引流方向,控制调节管路的运行状态。这样可调节供气管路的过热度和压力,且无需增设结构,简化了管路设计。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媒循环系统。媒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机是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离心式压缩机有常规离心式和气悬浮式。对于常规离心式压缩机而言,需要配置油路,但油路设计复杂,且运行维护工作量较大,较为繁琐。气悬浮压缩机因不需要油路,而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0003]对于气悬浮压缩机空调机组,是利用持续稳定的高压气体使轴承悬浮,以实现气悬浮压缩机的运行,所以供气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气悬浮冷媒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压缩机(1),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气体轴承;压力罐体(2),通过第一冷媒流道(f1)与气体轴承的进气路连通,被配置为向气体轴承提供气态冷媒;换热元件(3),设置在压力罐体(2)上,并与换热介质源连接,被配置为通过来自换热介质源的换热介质与压力罐体(2)内的气态冷媒进行热量交换,在热量交换之前换热介质的过热度低于气态冷媒的过热度;第二压缩机(4),具有与压力罐体(2)连通的排气端和与第一压缩机(1)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连通的吸气端,并被配置为对冷媒循环回路内的冷媒进行压缩,并通入压力罐体(2)。换热介质为冷却水。
[0004]可以看出,在上述系统中,主供气途径为从冷凝器直接取气,并进入第一压缩机内,该供气途径并不能对供气的压力和过热度进行调节,会影响供气的稳定性。辅供气途径为从蒸发器取气、经第二压缩机压缩、在压力罐体内冷却,该供气途径中不仅增设了压缩机对气态冷媒加压,还增设了换热元件对气态冷媒进行冷却,增设结构必然会增加管路的复杂程度,不易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以在提高供气的稳定性的同时简化管路设计。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由气悬浮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供气管路与所述气悬浮压缩机的轴承供气侧相连通,还包括:调节管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供气管路之间,被配置为将所述供气管路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蒸发器,或将所述蒸发器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供气管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供气管路的运行参数;根据获取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根据目标引流方向,控制所述调节管路的运行状态。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
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的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由气悬浮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供气管路与所述气悬浮压缩机的轴承供气侧相连通,还包括:调节管路;所述调节管路包括:增压管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供气管路之间,并设置有驱动泵,被配置为将所述蒸发器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供气管路;降压管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供气管路之间,并设置有调节阀,被配置为将所述供气管路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蒸发器;如前述的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装置。
[001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1]在蒸发器和供气管路之间增设调节管路,根据供气管路的运行参数,确定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当目标引流方向为蒸发器流至供气管路时,能够实现对供气管路的增压。同时由于蒸发器内液态冷媒过热度较低,所以也能够实现对供气管路的降温。当目标引流方向为从供气管路流至蒸发器时,能够实现对供气管路的降压。这样,根据目标引流方向控制调节管路的运行状态,能够实现对供气管路的过热度和压力的调节,从而提高供气的稳定性。并且,利用冷媒循环回路原本具有的蒸发器内的液态冷媒来实现对供气稳定性的提高,不需要另外增设压缩机和换热元件,从而简化了管路设计,便于实施。
[0012]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3]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14]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悬浮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中,控制增压管路连通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中,控制降压管路连通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应用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气悬浮压缩机;20、冷凝器;30、蒸发器;31、冷冻水管路;40、供气管路;41、气泵;42、第二单向阀;43、过滤器;44、压力传感器;45、温度传感器;50、第三换热器;60、调节管路;61、增压管路;62、降压管路;63、驱动泵;64、第一单向阀;65、调节阀;70、排气管路;80、液路;90、吸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25]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6]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0028]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0029]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气悬浮压缩机10、冷凝器20、蒸发器30、供气管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由气悬浮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供气管路与所述气悬浮压缩机的轴承供气侧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管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供气管路之间,被配置为将所述供气管路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蒸发器,或将所述蒸发器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供气管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供气管路的运行参数;根据获取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根据目标引流方向,控制所述调节管路的运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气态冷媒的压力和过热度;所述根据获取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包括:在P>P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为将所述供气管路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蒸发器;在P<P2或T>T
m
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为将所述蒸发器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供气管路;其中,P为所述供气管路内冷媒的实时压力,P1为第一压力阈值,P2为第二压力阈值,P1>P2;T为所述供气管路内冷媒的实时过热度,T
m
为过热度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路包括:降压管路和增压管路;所述根据目标引流方向,控制所述调节管路的运行状态,包括:在所述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为将所述供气管路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蒸发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管路连通;在所述调节管路的目标引流方向为将所述蒸发器内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供气管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增压管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路设置有驱动泵;所述控制所述增压管路连通,包括:控制所述驱动泵开启;根据所述供气管路内冷媒的实时压力或实时过热度,确定所述驱动泵转速的目标调节速率;以目标调节速率控制所述驱动泵的转速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供气管路内冷媒的实时压力,确定所述驱动泵转速的目标调节速率,包括:在0≤P<n1*P2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驱动泵转速的目标调节速率为K1;在n1*P2≤P<P2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驱动泵转速的目标调节速率为K2;其中,n1为比例系数,0≤n1<1,K2<K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增辉邓善营张捷顾超毛守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