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微共振构造的彩色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薄型化、小型化的平面显示器(FPD)备受注目,FPD中最具代表性的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应用在多种电子机器中。目前,对于使用自发光型电致发光(以下称为EL)组件的发光装置(显示装置或光源),特别对采用有机化合物材料而能以多样的发光色高亮度发光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研究开发不遗余力。该有机EL显示装置,与液晶显示装置由作为光阀(light valve)而配置在前面的液晶面板来控制背光的光透过率的作法不同,由于是如上所述的自发光型,故在本质上具有很高的光利用率,亦即将光取出到外部的效率,因此可高亮度发光。然而,现今所提出的有机EL组件的发光亮度仍有不足之处,此外,为提高发光亮度而增加注入有机层的电流,则有加快有机层的劣化的问题。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上,如日本特开平6-275381号公报及中山隆博、角田敦撰写的“导入光共振机构的组件”(应用物理学会有机分子、生物电子工学分科会1993年第3次讲习会第135-143页)等的提案,可考虑在EL显示装置中采用微小共振器,以增强特定波长的光强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有机EL组件中采用上述微小共振器构造时,是在组件背面侧的电极,配置具反射镜功能的金属电极(例如阴极),并在组件的前面(基板侧)配置半透镜,该半透镜与金属电极之间的光学长度L与发光波长λ,可设计成如下式(1)所示的关系2nL=(m+1/2)λ…(1)藉以选择性地增强波长λ使其发射至外部。其中,n为折射率,m为整数(0,1,2,3…)。上述关系在发射波长为单一波长,亦即,为单色有机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个像素并通过至少两种以上波长的发射光进行彩色显示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像素各具有:形成于基板侧的下部反射膜,在该下部反射膜的上方的上部反射膜,以及在该下部反射膜与该上部反射膜之间所构成的微小共振器构造,在该下部反射膜与 该上部反射膜之间夹有至少一层有机发光组件层;而且在上述下部反射膜与上述有机发光组件层之间,具有每一像素具有个别图案的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设置在上述多个像素中至少一部分的像素的上述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具有:多个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 物层,在该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的层间具有与该氧化物层的折射率的差为±25%以内的折射率的透光层;及而将在上述有机发光组件层获得并经过构成于上述下部反射膜与上述上部反射膜之间的上述微小共振器构造增强的光发射至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2-26 2003-4358231.一种具有多个像素并通过至少两种以上波长的发射光进行彩色显示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像素各具有形成于基板侧的下部反射膜,在该下部反射膜的上方的上部反射膜,以及在该下部反射膜与该上部反射膜之间所构成的微小共振器构造,在该下部反射膜与该上部反射膜之间夹有至少一层有机发光组件层;而且在上述下部反射膜与上述有机发光组件层之间,具有每一像素具有个别图案的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设置在上述多个像素中至少一部分的像素的上述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具有多个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在该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的层间具有与该氧化物层的折射率的差为±25%以内的折射率的透光层;及而将在上述有机发光组件层获得并经过构成于上述下部反射膜与上述上部反射膜之间的上述微小共振器构造增强的光发射至外部。2.一种具有多个像素并通过至少两种以上的波长的发射光进行彩色显示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像素各具有形成于基板侧的下部反射膜,形成于该下部反射膜的上方的上部反射膜,以及在该下部反射膜与该上部反射膜之间所构成的微小共振器构造,在该下部反射膜与该上部反射膜之间夹有至少一层有机发光组件层;而且在上述下部反射膜与上述有机发光组件层之间,具有每一像素具有个别图案的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设置在上述多个像素中至少一部分的像素的上述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具有单层或多层的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设在具有与上述部份像素的发射波长不同的发射波长的其它像素的上述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具有多个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以及设在该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的层间的具有与该氧化物层的折射率的差为±25%以内的折射率的透光层;及而将在上述有机发光组件层获得并通过构成于上述下部反射膜与上述上部反射膜之间的上述微小共振器构造增强的光发射至外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使用于上述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的上述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其多结晶的上述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对非晶质的上述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用蚀刻剂的蚀刻率,不到上述非晶质的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的蚀刻率的十分之一;及上述多结晶的上述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对上述透光层的材料用蚀刻剂的蚀刻率,是补足不到该透光层的蚀刻率的十分之一以外的部分。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导电性共振间隔物层的上述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以铟锡氧化物形成,而上述透光层以氮化硅形成。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下部反射膜包含银、金、铂、铝或这些金属的任何合金。6.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而各像素具有下部反射膜,形成于该下部反射膜的上方的上部反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浩司,西川龙司,米田清,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