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楼承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楼承板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混凝土楼承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楼承板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厂房、水泥车库、候机楼、火车站等钢结构建筑中,楼承板包括桁架和底模板,桁架固定于底模板上,最后对固定好桁架的底模板浇注混凝土称为混凝土楼承板。
[0003]传统的桁架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模板上,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桁架数量较多,在焊接之前需要在焊接的位置进行定位标记,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焊接时桁架容易发生位移现象,从而导致桁架和底模板焊接位置不精确;传统的桁架与底模板对接时,因桁架的底部和底模板的顶部接触面积较小在后续放置时,需要额外对桁架进行辅助固定,不仅稳定性差,而且使得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楼承板结构。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楼承板结构,包括工作台、钢桁架和钢筋网板,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面由左至右均匀设置有多组钢桁架,多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楼承板结构,包括工作台(1)、钢桁架(2)和钢筋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面由左至右均匀设置有多组钢桁架(2),多组钢桁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钢筋网板(3);所述的工作台(1)包括固定底板(11)、一号L形板(12)、一号矩形凹槽(13)、二号L形板(14)和开口圆环(15),固定底板(11)的顶部由左至右均匀固定安装有一号L形板(12),一号L形板(12)的竖直段的底端和固定底板(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且一号L形板(12)的水平段向左,固定底板(11)的顶部由左至右均匀开设有一号矩形凹槽(13),一号矩形凹槽(13)由前至后呈均匀分布,一号矩形凹槽(13)内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限位槽,一号矩形凹槽(13)内滑动设置有二号L形板(14),二号L形板(14)和一号L形板(12)一一对应,二号L形板(14)的竖直段在限位槽内滑动,二号L形板(14)的水平段向右,固定底板(11)的上端面靠近后端的位置且位于一号L形板(12)和一号矩形凹槽(13)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开口圆环(15);所述的钢桁架(2)包括加强筋(21)、圆柱形钢筋(22)、底部筋(23)、连接筋(24)、固定钢筋(25)、一号钢筋(26)和支撑筋(27),加强筋(21)沿着固定底板(11)的位置由前至后均匀分布,加强筋(21)呈倒V字形,每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加强筋(21)为一组,左右两侧的多组加强筋(21)的顶角处通过圆柱形钢筋(22)焊接,加强筋(21)两端的底部连接有底部筋(23),底部筋(23)沿着固定底板的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底部筋(23)之间通过连接筋(24)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多个加强筋(21)和底部筋(23)之间共同通过固定钢筋(25)焊接,左右两侧的固定钢筋(25)之间通过一号钢筋(26)焊接,一号钢筋(26)位于固定钢筋(25)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一号钢筋(26)和圆柱形钢筋(22)之间通过支撑筋(27)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倩,郭丽,唐文辉,李佳佳,张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西翔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