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79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水解酸化槽、絮凝槽、一级接触氧化槽、二级接触氧化槽及竖流沉淀槽,所述水解酸化槽和絮凝槽之间设有第一多孔滤口,所述絮凝槽、一级接触氧化槽及二级接触氧化槽之间均设有过水墙。该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采用机械除泥法,沉淀池底部建成平滑而略有斜坡的池底,使进水一端略深于出水一端,在池底斜坡上设置刮板,随着刮泥组件的直线运动使刮板将沉在池底的泥缓慢地刮到污泥斗中,待污泥斗满到一定程度时,可利用池水将沉淀物冲出池外排入下水道,并通过浊度传感器来测量水污浊程度,从而及时进行沉淀物的清理。的清理。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是使经过混凝的水,进入一个宽阔大池,使水流缓慢、没有搅动,而利于水中絮凝物沉淀至池底的一种净水设备,沉淀池有自然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两种,自然沉淀池一般是利用天然的水池或大型蓄水库等对浑浊的水进行澄清,但这种沉淀作用需要很长的沉淀时间,而且不易控制,故除当地具备这样的天然有利条件自应充分加以利用外,在一般自来水厂中多采用混凝沉淀池。
[0003]水进入沉淀池时含有大量絮状物,这些絮状物在沉淀过程中逐渐下沉到池的底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将越积越多,最后影响沉淀作用,使出水浑浊度超过设计指标,这时应将集有大量沉淀物的池水排尽,用人工清除沉淀物后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很不方便,也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具备利于清理沉淀物、操作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利于清理沉淀物、操作便捷、省时省力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包括水解酸化槽、絮凝槽、一级接触氧化槽、二级接触氧化槽及竖流沉淀槽,所述水解酸化槽和絮凝槽之间设有第一多孔滤口,所述絮凝槽、一级接触氧化槽及二级接触氧化槽之间均设有过水墙,且二级接触氧化槽和竖流沉淀槽之间设有第二多孔滤口,所述水解酸化槽、絮凝槽及一级接触氧化槽的槽底均设有污泥斗,所述絮凝槽、一级接触氧化槽及二级接触氧化槽内均安装浊度传感器,所述水解酸化槽、絮凝槽及二级接触氧化槽内均安装刮泥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解酸化槽远离絮凝槽的一侧设有进水槽,且进水槽与水解酸化槽之间设有第一潜流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解酸化槽、絮凝槽、一级接触氧化槽及二级接触氧化槽的槽底均呈倾斜状,所述污泥斗内设置有排泥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流沉淀槽远离二级接触氧化槽的一侧设有出水槽,且出水槽与竖流沉淀槽之间设有第二潜流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泥组件包括槽板、齿条、滑台、电机及刮板,所述齿条安装于槽板的前侧,所述滑台滑动连接于槽板上,所述电机安装于滑台上,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所述刮板安装于滑台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槽板的前后两侧安装有线性导轨,且通过线性导轨和滑台滑动连接,所述刮板的底端贴近于水解酸化槽、絮凝槽及二级接触氧化槽的槽底。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采用机械除泥法,沉淀池底部建成平滑而略有斜坡的池底,使进水一端略深于出水一端,在池底斜坡上设置刮板,随着刮泥组件的直线运动使刮板将沉在池底的泥缓慢地刮到污泥斗中,待污泥斗满到一定程度时,可利用池水将沉淀物冲出池外排入下水道,并通过浊度传感器来测量水污浊程度,从而及时进行沉淀物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刮泥组件结构图。
[0016]图中:1、水解酸化槽;2、絮凝槽;3、一级接触氧化槽;4、二级接触氧化槽;5、竖流沉淀槽;6、第一多孔滤口;7、过水墙;8、第二多孔滤口;9、污泥斗;10、浊度传感器;11、刮泥组件;12、进水槽;13、第一潜流孔;14、排泥管;15、出水槽;16、第二潜流孔;17、槽板;18、齿条;19、滑台;20、电机;21、刮板;22、线性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包括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二级接触氧化槽4及竖流沉淀槽5,所述水解酸化槽1和絮凝槽2之间设有第一多孔滤口6,所述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之间均设有过水墙7,且二级接触氧化槽4和竖流沉淀槽5之间设有第二多孔滤口8,所述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及一级接触氧化槽3的槽底均设有污泥斗9,所述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内均安装浊度传感器10,所述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内均安装刮泥组件11,采用机械除泥法,沉淀池底部建成平滑而略有斜坡的池底,使进水一端略深于出水一端,在池底斜坡上设置刮板21,随着刮泥组件11的直线运动使刮板21将沉在池底的泥缓慢地刮到污泥斗9中,待污泥斗9满到一定程度时,可利用池水将沉淀物冲出池外排入下水道,并通过浊度传感器10来测量水污浊程度,从而及时进行沉淀物的清理。
[0019]具体的,所述水解酸化槽1远离絮凝槽2的一侧设有进水槽12,且进水槽12与水解酸化槽1之间设有第一潜流孔13。
[0020]本实施方案中,进水槽12用于连接污水管路,当污水引入进水槽12中后,可实现初步地沉淀过滤效果。
[0021]具体的,所述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的槽底均呈倾斜状,所述污泥斗9内设置有排泥管14。
[0022]本实施方案中,沉淀池底部建成平滑而略有斜坡的池底,使进水一端略深于出水
一端,利于污泥向污泥斗9处汇集。
[0023]具体的,所述竖流沉淀槽5远离二级接触氧化槽4的一侧设有出水槽15,且出水槽15与竖流沉淀槽5之间设有第二潜流孔16。
[0024]本实施方案中,出水槽15用于连接净水管路,在此处可进行水质的取样、检测等,从而及时了解处理效果。
[0025]具体的,所述刮泥组件11包括槽板17、齿条18、滑台19、电机20及刮板21,所述齿条18安装于槽板17的前侧,所述滑台19滑动连接于槽板17上,所述电机20安装于滑台19上,且电机20的输出轴端通过齿轮与齿条18传动连接,所述刮板21安装于滑台19上。
[0026]本实施方案中,当电机20驱动后,利用齿轮和齿条18的啮合连接,从而使滑台19直线运动,进而带动刮板21将沉在池底的泥缓慢地刮到污泥斗9中。
[0027]具体的,所述槽板17的前后两侧安装有线性导轨22,且通过线性导轨22和滑台19滑动连接,所述刮板21的底端贴近于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的槽底。
[0028]本实施方案中,线性导轨22用于保障滑台19和槽板17之间的滑动性,以便于其顺畅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包括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二级接触氧化槽(4)及竖流沉淀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槽(1)和絮凝槽(2)之间设有第一多孔滤口(6),所述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之间均设有过水墙(7),且二级接触氧化槽(4)和竖流沉淀槽(5)之间设有第二多孔滤口(8),所述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及一级接触氧化槽(3)的槽底均设有污泥斗(9),所述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内均安装浊度传感器(10),所述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及二级接触氧化槽(4)内均安装刮泥组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槽(1)远离絮凝槽(2)的一侧设有进水槽(12),且进水槽(12)与水解酸化槽(1)之间设有第一潜流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液处理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槽(1)、絮凝槽(2)、一级接触氧化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亨华边艳勇罗文群张黄皓何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洛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