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34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留香性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层和外层,外层由留香纱线经纬编织而成,留香纱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留香纱芯、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留香纱线的吸湿性自外向内依次递增,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内均形成有将两者贯穿的间隙,间隙的大小与留香纱线的长度成正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丙纶铜离子纤维,利用该类新型材料中游离的铜离子实现对微生物滋生过程的抑制和杀死作用,进而增强结构整体的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项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日常的生活中十分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料作为制作服饰的基本材料,其具有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饰的性质,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常会在服饰上喷涂香水来维持周身的空气清新,香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挥发,香水挥发的时间决定着留香的持久性,喷在服饰上香水的留香时间除了受限于香水的性质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服饰面料本身的材质有关,因而设置一种留香持久的面料就很有必要。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延长面料留香时间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由留香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留香纱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留香纱芯、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所述留香纱线的吸湿性自外向内依次递增,所述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内均形成有将两者贯穿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与留香纱线的长度成正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内层和外层的共同作用,组成了面料的整体结构,利用留香纱芯的吸湿性具有自外向内依次递增的特点,使得进入到留香纱线上的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留香纱线的内部,进而减缓香水挥发的过程,确保结构整体留香性能的稳定,通过拉动留香纱线,使得留香纱线上的间隙增大,使得喷洒的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留香纱线的内部,在留香纱线复位的时候,留香纱线上的间隙减小,实现对香水散发过程的阻隔,进一步增强结构整体的留香性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包覆层由螺旋缠绕在留香纱芯外侧的包覆单纱组成,所述外包覆层由螺旋缠绕在内包覆层外侧的外包覆纱组成。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包覆单纱和外包覆纱均设置为螺旋缠绕的结构,该结构的设置在留香纱线沿其长度方向形变的时候,会拉动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上的间隙增大,使得香水可以更加容易进入到留香纱线的内部,当留香纱线逐渐复位的时候,会实现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之间间隙的复位,实现对香水的阻隔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整体的留香性能。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留香纱芯包括弹性芯,所述弹性芯上开设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若干存储腔,所述弹性芯上开设有与存储腔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槽口的大小与包覆单纱至弹性芯中心线的距离成反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紧包覆单纱的时候,包覆单纱会对弹性芯挤压变形,在弹性芯变形的过程中会带动连通槽的槽口逐渐增大,进而增强存储腔与外界的连通程度,使得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存储腔内,当包覆单纱作用在弹性芯上的作用力减小时,在形变的弹性芯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实现弹性芯的自动复位,进而使得连通槽的槽口复位,实现对香水挥发的阻隔作用,进而增强结构整体的留香性能。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槽内设有吸附纱,所述吸附纱由棉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棉纤维具有吸水性好的特点,来确保进入到连通槽内的香水可以被更好地存储,进而增强结构整体的留香性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覆单纱设置为横截面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涤纶异形纤维具有强度大的特点来确保包覆单纱在拉紧的时候可以实现对弹性芯更好地拉紧,使得弹性芯可以更好的形变,使得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存储腔内,增强结构整体的留香性能,利用Y形截面形状的涤纶异形纤维表面具有的凹槽来进一步增强结构整体的透气性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覆纱由涤纶铜离子纤维和丙纶铜离子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丙纶铜离子纤维和涤纶铜离子纤维中游离的铜离子实现对微生物滋生过程的抑制作用,进而增强结构整体的抑菌性能,同时利用丙纶纤维具有导湿的特点,使得喷洒在外包覆纱上的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留香纱线的内层,进一步增强结构整体的留香性能。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由透气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透气纱线由棉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棉纤维和丙纶纤维具有透气性好的特点来确保透气纱线具有稳定的透气性,进而确保内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提高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设置的内层和外层的共同作用,组成了面料的整体结构,利用留香纱芯的吸湿性具有自外向内依次递增的特点,使得进入到留香纱线上的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留香纱线的内部,进而减缓香水挥发的过程,确保结构整体留香性能的稳定,通过拉动留香纱线,使得留香纱线上的间隙增大,使得喷洒的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留香纱线的内部,在留香纱线复位的时候,留香纱线上的间隙减小,实现对香水散发过程的阻隔,进一步增强结构整体的留香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留香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透气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内层;2、外层;3、留香纱线;4、留香纱芯;5、内包覆层;6、外包覆层;7、包覆单纱;8、外包覆纱;9、弹性芯;10、存储腔;11、连通槽;12、吸附纱;13、涤纶铜离子纤维;14、丙纶铜离子纤维;15、透气纱线;16、棉纤维;17、丙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8]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互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固定的内层1和外层2,通过内层1和外层2的共同作用组成了面料的整体结构,外层2由留香纱线3平纹编织而成,利用平纹编织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来进一步增强外层2整体的稳定性,留香纱线3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留香纱芯4、内包覆层5和外包覆层6,留香纱线3的吸湿性自外向内依次递增,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落在留香纱线3外侧的香水会向留香纱线3的内侧流动,进而使得香水在挥发的时候从留香纱线3的内层1向外扩散,延长香水的挥发时间,内包覆层5和外包覆层6内均形成有将两者贯穿的间隙,在拉长留香纱线3时,留香纱线3在形变的过程中会带动内包覆层5和外包覆层6上的间隙增大,使得外层2的香水可以更好地进入到留香纱芯4处,在留香纱线3逐渐复位的过程中,间隙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层(1)和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由留香纱线(3)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留香纱线(3)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留香纱芯(4)、内包覆层(5)和外包覆层(6),所述留香纱线(3)的吸湿性自外向内依次递增,所述内包覆层(5)和外包覆层(6)内均形成有将两者贯穿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与留香纱线(3)的长度成正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覆层(5)由螺旋缠绕在留香纱芯(4)外侧的包覆单纱(7)组成,所述外包覆层(6)由螺旋缠绕在内包覆层(5)外侧的外包覆纱(8)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留香纱芯(4)包括弹性芯(9),所述弹性芯(9)上开设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若干存储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雪瑶鲍青胜郦铂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锦珩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