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及喷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321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及喷雾方法,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移动装置和喷雾装置,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固定装置和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喷雾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移动装置能够使得防虫药品和水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混合造成的费时费力和药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装置,能够根据茶树的高度不同进行喷洒混合的化学药水,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喷雾架,可以根据种植的单棵茶树的面积大小不同进行喷洒混合的化学药水,使得设备的适用性大大提高。性大大提高。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及喷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病虫防治喷雾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及喷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树,原名: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随着茶园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茶区生态系统趋向简单化,茶园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简单,生态功能和组分均简单化,容易导致病虫害暴发,目前茶树病虫害主要防治手段仍然是喷洒化学农药,在对茶树进行喷洒化学农药时,需要将防虫药品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之后再进行喷洒。
[0003]在对传统的防虫药品和水进行混合时,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混合,人工混合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使得防虫药品和水不能充分的均匀混合,因此会出现有的茶树喷洒到的药品浓度不够,导致虫害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有的茶树喷洒到过量药品,导致对茶树造成一定的损害;在对传统的茶树进行喷洒药品时,无法根据不同高度的茶树进行喷洒药水,从而使得设备的使用范围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及喷雾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移动装置和喷雾装置,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固定装置和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喷雾装置;
[0006]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块、匚形槽、固定板、水平板、滑动块、螺纹杆、挡板和移动架,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位于前侧的支撑块和位于后侧的支撑块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匚形槽,前后两侧的匚形槽内共同滑动设置有固定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的顶部共同固定安装有水平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的相对面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滑动块,工作台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螺纹杆,两个所述的螺纹杆的上端面贯穿滑动块的顶部后固定安装有挡板,螺纹杆和滑动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工作台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架;
[0007]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圆形桶、盖板、连接管、圆形盖、电动机、转动杆、搅拌网、伸出杆和搅拌叶片,所述的水平板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圆形桶,圆形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盖板的顶部远离中心的位置开设有一号圆形通孔,一号圆形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壁呈螺纹状且通过螺纹连接有圆形盖,盖板的上端面中心位置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贯穿盖板的下端面后固定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靠近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搅拌网,转动杆靠近上方的位置由上至下固定安装有多个伸出杆,且多个伸出杆沿转动杆的周向呈交错排布,伸出杆靠近圆形桶内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
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呈均匀开设有圆形孔;
[0008]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出水管、支柱、固定架、接头和喷雾架,所述的圆形桶的左右两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呈Z字形,水平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柱,出水管位于上侧的水平段贯穿支柱,且出水管位于上侧的水平段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固定架,出水管的接口处呈螺纹状,且通过接头螺纹连接,接头处还设置有多组喷雾架,出水管内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的一端与出水管相连,增压泵的另一端与喷雾架相连。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架包括一号锥齿轮、限位板、旋转杆、二号锥齿轮、从动齿轮、正反转电机和主动齿轮,两个所述的螺纹杆上且位于滑动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号锥齿轮,工作台的上端面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上共同转动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二号锥齿轮,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旋转杆上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还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工作台的上端面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啮合传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网由多个搅拌圆环组成,搅拌圆环为柔性材质,多个搅拌圆环的下端与转动杆的底部连接,转动杆上还固定安装有环形块,多个搅拌圆环的上端和环形块的侧壁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架包括方形块、旋转轴、圆形板、弹簧杆、矩形块和插杆,出水管位于上侧的水平段的上端侧壁固定安装有方形块,方形块的顶部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方形块的顶部中心位置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底部穿过出水管的上端侧壁和出水管的下端侧壁转动连接,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圆形板,圆形板直径和出水管直径相配合,旋转轴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杆,弹簧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矩形块,矩形块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插杆,插杆和限位槽之间相卡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喷雾架包括通水管、封口板、喷洒管和喷雾头,所述的接头处通过螺纹连接有通水管,通水管的两端表面呈外螺纹状,且通水管与通水管之间也通过接头连接,连接的最后一个通水管上螺纹连接有封口板,通水管的侧壁由左至右均匀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喷洒管,喷洒管远离通水管侧壁的一端设置有喷雾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工作台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工作台的上端面且位于四个支撑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回形箱,回形箱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杆上还固定安装有螺旋带。
[001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移动设备:首先将设置的设备移动到需要进行喷洒防虫药品的茶树和茶树之间的空地上;
[0017]S2、放入药品:S1步骤完成后,将水通过连接管放入到圆形桶内,此时再将需要进行喷洒的防虫药品通过比例也放入到圆形桶内,放置之后将圆形盖与连接管相配合,此时再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动杆进行旋转,转动杆带动搅拌网和搅拌叶片对圆形桶内的水和防虫药品进行均匀混合;
[0018]S3、调节设备:S2步骤完成后,此时根据茶树的高度不同利用移动架进行调节水平板的高度,水平板使得移动装置带动喷雾装置调节到合适高度,调节的同时根据种植的单
棵茶树的面积大小不同进行调节喷雾架;
[0019]S4、设备移动:S3步骤完成后,再进行调节固定架,使得固定架不再对出水管进行堵塞,此时启动增加泵,增加泵使得混合的药品通过喷雾架流出,同时推动设备在茶树和茶树之间的空地上进行匀速移动即可。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移动装置能够使得防虫药品和水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混合造成的费时费力和药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装置,能够根据茶树的高度不同进行喷洒混合的化学药水,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0022]2.本专利技术在转动杆上设置的搅拌网和搅拌叶片,能够增强防虫药品和水的搅拌效果,使得防虫药品和水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
[0023]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喷雾架,可以根据种植的单棵茶树的面积大小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包括工作台(1)、固定装置(2)、移动装置(3)和喷雾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固定装置(2)和移动装置(3),移动装置(3)上设置有喷雾装置(4);所述的固定装置(2)包括支撑块(21)、固定板(22)、水平板(23)、滑动块(24)、螺纹杆(25)、挡板(26)和移动架(27),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1),位于前侧的支撑块(21)和位于后侧的支撑块(2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匚形槽,前后两侧的匚形槽内共同滑动设置有固定板(22),左右两侧的固定板(22)的顶部共同固定安装有水平板(23),左右两侧的固定板(22)的相对面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滑动块(24),工作台(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螺纹杆(25),两个所述的螺纹杆(25)的上端面贯穿滑动块(24)的顶部后固定安装有挡板(26),螺纹杆(25)和滑动块(2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架(27);所述的移动装置(3)包括圆形桶(30)、盖板(31)、连接管(32)、圆形盖(33)、电动机(34)、转动杆(35)、搅拌网(36)、伸出杆(37)和搅拌叶片(38),所述的水平板(23)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圆形桶(30),圆形桶(3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31),盖板(31)的顶部远离中心的位置开设有一号圆形通孔,一号圆形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管(32),连接管(32)的外壁呈螺纹状且通过螺纹连接有圆形盖(33),盖板(31)的上端面中心位置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34),电动机(34)的输出轴贯穿盖板(31)的下端面后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5),转动杆(35)靠近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搅拌网(36),转动杆(35)靠近上方的位置由上至下固定安装有多个伸出杆(37),且多个伸出杆(37)沿转动杆(35)的周向呈交错排布,伸出杆(37)靠近圆形桶(30)内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38),搅拌叶片(38)上均匀开设有圆形孔;所述的喷雾装置(4)包括出水管(41)、支柱(42)、固定架(43)、接头(44)和喷雾架(45),所述的圆形桶(30)的左右两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出水管(41),出水管(41)呈Z字形,水平板(23)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柱(42),出水管(41)位于上侧的水平段贯穿支柱(42),且出水管(41)位于上侧的水平段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固定架(43),出水管(41)的接口处呈螺纹状,且通过接头(44)螺纹连接,接头(44)处还设置有多组喷雾架(45),出水管(41)内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的一端与出水管(41)相连,增压泵的另一端与喷雾架(4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病虫防治智能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架(27)包括一号锥齿轮(271)、限位板(272)、旋转杆(273)、二号锥齿轮(274)、从动齿轮(275)、正反转电机(276)和主动齿轮(277),两个所述的螺纹杆(25)上且位于滑动块(2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号锥齿轮(271),工作台(1)的上端面位于两个固定板(22)之间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72),两个限位板(272)上共同转动设置有旋转杆(273),旋转杆(273)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二号锥齿轮(274),一号锥齿轮(271)和二号锥齿轮(274)之间啮合传动,旋转杆(273)上位于两个限位板(272)之间还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275),工作台(1)的上端面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276),正反转电机(276)的输出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峰白荻周宏平薛联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