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30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涉及内镜运输技术领域,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上端的微电脑控制终端,工作人员利用遥控通过信号发出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的配合,可控制机器人的移动路线,机器人通过储存模块可将移动路线进行储存,当机器人独自转运内镜时,通过记忆模块可寻找储存的路线,根据储存的路线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通过探测模块对路径的障碍物进行探测,探测到障碍物后,通过判断模块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如距离大于10cm,则继续移动,如距离小于10cm,就会触发警报模块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障碍物挪走后,可继续移动,劳动成本小,省时省力,不易发生意外。不易发生意外。不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内镜运输
,具体为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内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具有极大的作用。
[0003]在医院内对内镜进行转运时,一般都是运用托盘装载,然后人工搬运,有的使用手推车进行运输,这些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劳动成本大,且容易发生意外,比如人与人的无意碰撞,导致内镜的损坏而造成损失;走廊人员较多,容易造成多次污染等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控制中心电连接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信号发出模块,信号发出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用于储存路线的储存模块,储存模块电连接用于寻找储存路线的记忆模块,记忆模块电连接用于探测障碍物的探测模块,探测模块电连接用于判断障碍物距离的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电连接用于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的警报模块,机体的上端安装有PLC控制器,其下端还安装有万向轮,机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托盘,托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件,机体的内壁安装有上螺杆,上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螺杆,其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电连接PLC控制器,盘体的上端安装有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的一端连通出气孔,出气孔开设在盘体的内壁,盘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两组夹紧板,夹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内杆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杆,内杆与外杆的内腔活动连接,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上端的微电脑控制终端,所述微电脑控制终端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电连接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信号发出模块,信号发出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用于储存路线的储存模块,储存模块电连接用于寻找储存路线的记忆模块;
[0007]所述记忆模块电连接用于探测障碍物的探测模块,探测模块电连接用于判断障碍物距离的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电连接用于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的警报模块。
[0008]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上端安装有PLC控制器,其下端还安装有万向轮,机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托盘,托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件。
[0009]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壁安装有上螺杆,上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螺杆,其上端
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电连接PLC控制器。
[0010]优选的,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均设有两组,且两组的上螺杆和下螺杆均关于机体的中心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为反螺纹结构,且均螺纹贯穿连接活动件。
[0012]优选的,所述托盘设置有至少两组,均活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托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上端安装有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的一端连通出气孔,出气孔开设在盘体的内壁。
[0014]优选的,所述盘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两组夹紧板,夹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内杆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杆,内杆与外杆的内腔活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控制中心电连接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信号发出模块,信号发出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用于储存路线的储存模块,储存模块电连接用于寻找储存路线的记忆模块,记忆模块电连接用于探测障碍物的探测模块,探测模块电连接用于判断障碍物距离的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电连接用于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的警报模块,工作人员利用遥控通过信号发出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的配合,可控制机器人的移动路线,机器人通过储存模块可将移动路线进行储存,当机器人独自转运内镜时,通过记忆模块可寻找储存的路线,根据储存的路线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通过探测模块对路径的障碍物进行探测,探测到障碍物后,通过判断模块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如距离大于10cm,则继续移动,如距离小于10cm,就会触发警报模块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障碍物挪走后,可继续移动,劳动成本小,省时省力,不易发生意外。
[0017]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机体的上端安装有PLC控制器,其下端还安装有万向轮,机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托盘,托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件,机体的内壁安装有上螺杆,上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螺杆,其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电连接PLC控制器,上螺杆和下螺杆均设有两组,且两组的上螺杆和下螺杆均关于机体的中心对称分布,上螺杆和下螺杆为反螺纹结构,且均螺纹贯穿连接活动件,托盘设置有至少两组,均活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壁,工作人员通过微电脑控制终端上的按钮可触发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上螺杆与下螺杆转动,因上螺杆和下螺杆为反螺纹结构,使得分别分布在上螺杆和下螺杆的多组托盘,通过活动件会互相远离或靠近,实现托盘自动升降的目的,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节,实用性好。
[0018]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盘体的上端安装有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的一端连通出气孔,出气孔开设在盘体的内壁,盘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两组夹紧板,夹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内杆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杆,内杆与外杆的内腔活动连接,在将内镜放置在盘体上端后,两组夹紧板会通过复位弹簧给予内杆的反作用力夹紧内镜,移动时不易甩出,且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内会储存等离子消毒气体,在移动时,等离子消毒气体会通过出气孔排出,时刻对内镜进行消毒,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微电脑控制终端内部架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机体与托盘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机体;2、微电脑控制终端;21、控制中心;22、信号发出模块;23、信号接收模块;24、储存模块;25、记忆模块;26、探测模块;27、判断模块;28、警报模块;3、PLC控制器;4、托盘;41、盘体;42、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43、出气孔;44、夹紧板;45、内杆;46、复位弹簧;47、外杆;5、万向轮;6、活动件;7、上螺杆;8、下螺杆;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包括机体(1),以及安装在机体(1)上端的微电脑控制终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脑控制终端(2)包括控制中心(21),控制中心(21)电连接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信号发出模块(22),信号发出模块(22)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23),信号接收模块(23)电连接用于储存路线的储存模块(24),储存模块(24)电连接用于寻找储存路线的记忆模块(25);所述记忆模块(25)电连接用于探测障碍物的探测模块(26),探测模块(26)电连接用于判断障碍物距离的判断模块(27),判断模块(27)电连接用于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的警报模块(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端安装有PLC控制器(3),其下端还安装有万向轮(5),机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托盘(4),托盘(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内镜智能转运的新能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壁安装有上螺杆(7),上螺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螺杆(8),其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电连接PLC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马久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荣杰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