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127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底部呈锥形状;筒体具有一容纳腔室;容纳腔室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容纳腔室的内腔设有注液通道;注液通道由锥形部、渐扩部以及渐缩部组成;锥形部的顶端呈敞口状,底端与渐扩部的顶端连通;所述渐扩部的底端与渐缩部的顶端连通,且渐缩部的底端呈封闭状;渐缩部上设置有出料通道且所述出料通道贯穿所述筒体的底部以后与外界连通;容纳腔室的顶部设有活塞部,活塞部的上端面设有推杆;推杆竖直向上延伸至贯穿所述筒体的顶端后在延伸末端连接有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注液通道特殊形状和结构的设计,使得肥液可以更加轻便、快速地从出料通道中流出,从而提高施肥的效率。从而提高施肥的效率。从而提高施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是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重要来源。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施肥装置,以便于对蔬菜进行快速高效施肥。地埋式施肥装置由于可避免肥料浪费,又可避免肥料烧坏植物根部,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地埋式施肥装置,在施肥过程中存在肥液出液速度慢,导致施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提高液肥施肥过程中肥液出液速度,进而提高施肥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底部呈锥形状;所述筒体具有一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所述容纳腔室的内腔设有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由锥形部、渐扩部以及渐缩部组成;所述锥形部的顶端呈敞口状,底端与渐扩部的顶端连通;所述渐扩部的底端与渐缩部的顶端连通,且渐缩部的底端呈封闭状;所述渐缩部上设置有出料通道且所述出料通道贯穿所述筒体的底部以后与外界连通;所述容纳腔室的顶部设有活塞部,活塞部的上端面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竖直向上延伸至贯穿所述筒体的顶端后在延伸末端连接有手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渐扩部的长度长于所述渐缩部的长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通道呈均匀圆周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通道呈倾斜状设置且出料通道与渐扩部的外侧壁之间呈倒V型。
[0010]进一步的,所述注液通道的长度为容纳腔室长度的2/3

5/6。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中的施肥装置,通过在筒体的容纳腔室中设置有注液通道,注液通道由锥形部、渐扩部以及渐缩部组成;注液通道配合进料口、推杆、活塞部以及出料通道的设置,使用时,通过进料口进液,进入到注液通道中的液肥,在推杆和活塞部的推压作用下,液肥从出料通道中流出,即完成施肥;特别地,注液通道特殊形状和结构的设计,使得肥液可以更加轻便、快速地从出料通道中流出,从而提高施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筒体,2

容纳腔室,3

进料口,4

注液通道,5

出料通道,6

活塞部,7

推杆,8

手轮,40

锥形部,41

渐扩部,42

渐缩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如图1所示,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筒身呈柱状、底部呈锥形状;所述筒体1具有一容纳腔室2;所述容纳腔室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3;所述容纳腔室2的内腔设有注液通道4;所述注液通道4由锥形部40、渐扩部41以及渐缩部42组成;所述锥形部40的顶端呈敞口状,底端与渐扩部41的顶端连通;所述渐扩部41的底端与渐缩部42的顶端连通,且渐缩部42的底端呈封闭状;所述渐缩部42上设置有出料通道5且所述出料通道5贯穿所述筒体1的底部以后与外界连通;所述容纳腔室2的顶部设有活塞部6,活塞部6的上端面设有推杆7;所述推杆7竖直向上延伸至贯穿所述筒体1的顶端后在延伸末端连接有手轮8。
[0017]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注液效率,所述渐扩部41的长度长于所述渐缩部42的长度。
[0018]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施肥的均匀性,所述出料通道5呈均匀圆周分布。
[0019]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出液的速率,所述出料通道5呈倾斜状设置且出料通道5与渐扩部41的外侧壁之间呈倒V型。
[0020]进一步的,所述注液通道4的长度为容纳腔室2长度的2/3

5/6。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2]使用时,筒体1的锥形状底部插入至待施肥的蔬菜种植区,通过进料口3进肥液,进入到注液通道4中的液肥,在推杆7和活塞部6的推压作用下,液肥从出料通道5中流出,即完成施肥;本技术中注液通道特殊形状和结构的设计,相比较传统直接从容纳腔室中推射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加快捷的出液速度,从而提高施肥的效率。
[0023]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种植施肥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底部呈锥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具有一容纳腔室(2);所述容纳腔室(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3);所述容纳腔室(2)的内腔设有注液通道(4);所述注液通道(4)由锥形部(40)、渐扩部(41)以及渐缩部(42)组成;所述锥形部(40)的顶端呈敞口状,底端与渐扩部(41)的顶端连通;所述渐扩部(41)的底端与渐缩部(42)的顶端连通,且渐缩部(42)的底端呈封闭状;所述渐缩部(42)上设置有出料通道(5)且所述出料通道(5)贯穿所述筒体(1)的底部以后与外界连通;所述容纳腔室(2)的顶部设有活塞部(6),活塞部(6)的上端面设有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水昱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