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26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0
本申请公开一种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界定重要指标概念,其中,重要指标概念包括惯常地、非惯常地和惯常环境的一种或几种;采集基站实时上传的手机信令数据,并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通过对清洗后的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切片和计算,得到居民日出行轨迹链;根据预设定时间段内积累的居民日出行轨迹链数据,计算出居民至少一个惯常地;结合惯常地,识别居民的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统计的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结果有偏差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手机信令
,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社会发展,人群的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越来越多元化。对政府来说,更准确地了解一个地区居民的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可以相应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公共服务政策,在细分领域真正惠及到相应人群。而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居民的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有助于其更好的把握市场的脉络,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市场营销方案。
[0003]现有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出行识别技术大多数采用的是电子围栏的方式,即按照景区景点、商业综合体等POI(兴趣点)的范围,找出其东南西北坐标,设置电子围栏(更复杂的方式是找出相应POI兴趣点所覆盖范围的每个拐点的坐标,将电子围栏设置的更加精准),若有手机信令出现在相应范围,且满足不同统计口径停留时长的条件,则将此POI兴趣点作为此条信令所对应的居民的出行目的之一记录下来。
[0004]如在旅游统计方面,统计口径中的时间维度要求离开惯常地六小时,那么以现有技术去统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预界定重要指标概念,其中,所述重要指标概念包括惯常地、非惯常地和惯常环境的一种或几种;采集基站实时上传的手机信令数据,并对所述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通过对清洗后的所述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切片和计算,得到居民日出行轨迹链;根据预设定时间段内积累的居民日出行轨迹链数据,计算出居民至少一个惯常地;结合所述惯常地,识别居民的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常地包括上学地、工作地和居住地;所述非惯常地包括外出就餐地和出游地;所述惯常环境包括居民日常学习环境、日常工作环境、日常居住环境和日常人际交往的总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指的是剔除所述手机信令数据中的无效数据,其中,所述无效数据指缺乏IMSI信息、基站位置信息和手机信令出现时间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清洗后的所述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切片和计算,得到居民日出行轨迹链,具体包括:集合所有清洗后的所述手机信令数据,即得全量手机信令数据;将所述全量手机信令数据根据手机信令出现次数在预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切片,得到多个轨迹片段;将所述多个轨迹片段通过计算形成人群出行轨迹点的集合,得到居民日出行轨迹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定的时间间隔为5分钟,以5分钟为单位对全量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切片,每次切片后取一次信令位置,若切片后产生信令位置变化,将每次切片后取得的信令位置设为轨迹点;若切片后未发生信令位置变化,判断信令时间是否到达24:00:00,若否,则以5分钟为单元继续对全量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切片,若是,则按照上一次获得的信令位置生成轨迹点;若切片后信令不再产生,判断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玲李瑛王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波罗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