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路过渡段是道路与桥梁(涵洞)相连接的过渡部分,其在强度、刚度、材料方面有别于路基,是公路工程中的薄弱部位,不均匀沉降是该部位的主要病害,极易导致桥头跳车,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控制填料沉降和减小地基沉降是解决桥路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方法,但是控制填料用量只适用于在建的新桥,对于已经建成的桥梁则无法再进行填料用量的调整,在对既有桥梁进行填料控制的时候则需要封路对桥梁桥路过渡段进行全面改造。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测量放样;S2:工作井施工;S3:接收井施工;S4:顶进准备;S5:顶进施工,将替代填料的管道(1)贯通路基;S6:加固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101:根据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现场的平面布置和空间位置,测放出工作井、接收井位置及替代填料的管道(1)的位置和走向;S102:设置临时水准点,测设出工作井、接收井的开挖范围及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201:根据地质情况及现场条件,在确定的工作井位置和范围内进行开挖,并采用支护钢板(8)进行即时支护;S202:待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用混凝土浇筑底板和壁板,同时确定混凝土和钢板垫块的厚度以满足顶进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301:根据地质情况及现场条件,在确定的接收井位置和范围内进行开挖,并采用支护钢板(8)进行即时支护;S302:待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用混凝土浇筑底板和壁板,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401:在工作井内设置顶管机导轨和液压千斤顶;S402:在替代填料的管道(1)的最前端安装掘进机,根据填土性质、覆盖层厚度等进行掘进速度和顶进速度的选择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501: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掘进、顶管,替代填料的管道(1)顶进时应根据地面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顶进参数;S502:在掘进过程中,将所掘填料输出到地面;S503:在第一节替代填料的管道(1)顶进后,与下一节替代填料的管道(1)拼装从而延长替代填料的管道(1)的长度,继而进行下一节顶进,周而复始,直至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路基到达接收井内,将掘进机吊起回收;S504:与此同时,紧随掘进机后的替代填料的管道(1)埋设在工作井与接收井之间,且需把第一节替代填料的管道(1)的端部从路基内推出到接收井内一定长度,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海芳,张劲泉,周雨龙,刘红义,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