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120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它包括安装于光学平台台面上的多块防护遮板和多个固定件,防护遮板安装于光学平台台面上,且各防护遮板与光学平台台面间围成实验区域,固定件用于同时与两相邻的防护遮板连接,固定件包括两对置的延展部,两延展部均同各自相近的防护遮板可拆卸固定。本技术方案激光防护装置安装便利,安装成本低,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尺寸调节的,不会阻碍实验人员视线的,且遮光防护效果良好的。且遮光防护效果良好的。且遮光防护效果良好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更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即形成激光,激光的亮度以及能量密度均要优于常规光源,正是基于激光的上述特点,使得在光学平台上进行激光实验的过程中,激光的直接光束、反射光束或散射光束均会对实验人员的眼部和皮肤造成灼伤。
[0003]为了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实验人员形成保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防护装置,如公开号为CN2671075Y,专利名称为“多功能光学平台罩”的中国专利,记载了包括悬挂于光学平台周围的双层遮光帘,该遮光帘由银白色的外层遮光布料和黑色的内层长纤维布料缝制而成,其能够在光学平台范围内起局部遮光的作用,但遮光帘本身的遮光效果较差,仍无法对实验人员的皮肤和眼部造成有效的保护,且的设置会阻挡实验人员近距离观察实验过程,不利于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活动,同时,遮光帘的尺寸无法根据试验设备的尺寸,以及所需的实验区域进行相应的调节,只能进行替换,故降低了该装置安装使用的便捷性,并增加了安装成本,对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防护装置安装成本高,无法灵活调节,影响实验人员近距离观察,以及遮光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便利、安装成本低,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尺寸调节的,不会阻碍实验人员视线的,且遮光防护效果良好的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防护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它包括安装于光学平台台面上的多块防护遮板和多个固定件,防护遮板安装于光学平台台面上,且各防护遮板与光学平台台面间围成实验区域,固定件用于同时与两相邻的防护遮板连接,固定件包括两对置的延展部,两延展部均同各自相近的防护遮板可拆卸固定。
[0007]作为优选的是,固定件包括平面固定件,其两延展部沿同一水平面布置。
[0008]作为优选的是,固定件包括直角固定件,其两延展部之间形成夹角。
[0009]作为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固定件的两延展部上均具有呈水平布置的至少一层第一腰型孔。
[0010]作为优选的是,防护遮板上具有与第一腰型孔层数相等的环形孔,且相邻环形孔之间的间距与对应层的第一腰型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1]作为优选的是,第一腰型孔被配置为三层。
[0012]作为优选的是,防护遮板的底部形成有向其侧方向弯折的翻边,翻边上开设有用
于同光学平台台面上的定距孔保持相对的至少一个第二腰型孔。
[0013]作为优选的是,至少一块防护遮板同与其相邻的防护遮板间形成用于供线缆通过的间隙位。
[0014]作为优选的是,防护遮板和固定件的表面均经过硬质氧化及磨砂雾黑亚光处理。
[0015]作为优选的是,防护遮板和固定件均为铝制材料。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在本技术方案中激光设备设置于由光学平台台面、各防护遮板和固定件所围成的实验区域中,固定件可对相邻防护遮板间的间隙进行完全遮蔽,在激光实验过程中,激光的直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散射光线向外射后能够收到防护遮板和固定件的遮挡,从而能够防止在激光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人员的皮肤和眼部被灼伤,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使得防护装置具有更好的遮光效果;
[0018]上述的实验区域为上部开口的半封闭式结构,使得防护遮板和固定件的设置不会影响实验人员近距离观察实验进程,且能够使实验人员与试验区域间保持安全距离;
[0019]防护遮板和光学平台台面间,以及防护遮板和固定件间均以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保持固定,便于拆装,提高了安装效率,节约了安装成本,且在使用时,实验人员可根据激光设备的实际尺寸添置或删减防护遮板和固定件的数量,进而扩展或缩小围成的实验区域面积,实现灵活调节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防护装置防护遮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防护装置平面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防护装置弯角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防护装置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图5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图5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防护装置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所示:
[0029]1、光学平台台面;101、定距孔;2、防护遮板;201、环形孔;202、翻边;202a、第二腰型孔;3、固定件;3a、平面固定件;3b、弯角固定件;301、延展部;301a、第一腰型孔;4、实验区域;5、线缆;6、间隙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如图1和图8所示,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它包括光学平台台面
1,它还包括多块防护遮板2和多个固定件3,防护遮板2安装于光学平台台面1上,且各防护遮板2和固定件3与光学平台台面1间围成实验区域4,激光设备设置于由各防护遮板2和固定件3所围成的实验区域4中,上述的实验区域4为半封闭式结构,激光的直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散射光线向外射后能够收到防护遮板2和固定件3的遮挡,从而能够防止在激光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人员的皮肤和眼部被灼伤,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同时,防护遮板2和固定件3不会影响实验人员的近距离观察,实验人员在实验时能够以仰角直接观察实验进程,并使实验人员与试验区域间4保持安全距离,且在本实施例中,各防护遮板2和固定件3以垂直于光学平台台面1的方式布置,保证实验区域4的下部和上部大小一致,便于激光设备的放入。
[0033]需要提及的是,防护遮板2和光学平台台面1间以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保持固定,便于拆装,且在使用时,实验人员可根据激光设备的实际尺寸和实验所需范围增减防护遮板2和固定件3的数量,进而围成与之适配的实验区域4,实现灵活调节的目的。
[0034]其中,固定件3设置于相邻两防护遮板2的连接处,从而提高各防护遮板2间安装后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倒的问题,固定件3包括两对置的延展部301,两延展部301均同各自相近的防护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于光学平台台面上的多块防护遮板(2)和多个固定件(3),所述防护遮板(2)安装于所述光学平台台面(1)上,且各所述防护遮板(2)与所述光学平台台面(1)间围成实验区域(4),所述固定件(3)用于同时与两相邻的所述防护遮板(2)连接,所述固定件(3)包括两对置的延展部(301),两所述延展部(301)均同各自相近的所述防护遮板(2)可拆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平面固定件(3a),其两所述延展部(301)沿同一水平面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直角固定件(3b),其两所述延展部(301)之间形成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的两所述延展部(301)上均具有呈水平布置的至少一层第一腰型孔(301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平台的激光实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遮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张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赫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