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11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包括软电缆本体,软电缆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燃层,第一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层,第一电磁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屏蔽层,第二电磁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软导体;该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通过设置第一电磁屏蔽层、第二电磁屏蔽层、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可以达到隔绝外部电磁影响,还能够避免内部软导体间的电磁相互辐射影响,净化提高信号的传输环境,有效的减缓抑制火焰蔓延,不会影响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工作。会影响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工作。会影响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结构
,具体为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也为线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伴随着电力、通信、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可以预见今后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现有的电缆由于线束传输信号特性不同,电缆束之间产生的干扰和窜扰,加上复杂电子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导致电缆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很严重,经常出现信号传输错误等情况;
[0005]2、现有的电缆,分布范围广,使用频繁,经常会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遭遇火灾,而电缆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的气体是火灾中危险因素,在火灾中妨碍了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工作,使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包括软电缆本体,所述软电缆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层,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屏蔽层,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阻燃层,所述第三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软导体。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阻燃层与软电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燃层与第一电磁屏蔽层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阻燃层与第一电磁屏蔽层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与第二阻燃层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与填充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的数目为若干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阻燃层与第二电磁屏蔽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阻燃层的数目为若干组。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与第三阻燃层固定连接,所述绝缘
层的数目为若干组。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导体与绝缘层固定连接,所述软导体的数目为若干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通过设置第一电磁屏蔽层、第二电磁屏蔽层,通过第一电磁屏蔽层可以屏蔽掉软电缆本体外部电磁对于软电缆本体内部的辐射,通过第二电磁屏蔽层可以屏蔽掉软电缆本体内部软导体散发的电磁辐射,这种设置,不仅可以隔绝外部电磁影响,还能够避免内部软导体间的电磁相互辐射影响,净化提高信号的传输环境;
[0016]2、该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通过设置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阻燃层不易燃烧,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浓烟毒气,并且通过第一阻燃层可以阻止抑制火焰燃烧软电缆本体外部,通过第三阻燃层可以阻止抑制某一软导体短路引发的火焰燃烧蔓延向其它软导体,通过第二阻燃层可以阻止抑制外部火焰向内扩散,或者内部火焰向外扩散,这种设置,通过多层阻燃层,可以有效的减缓抑制火焰蔓延,不会影响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工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软电缆本体;2、第一阻燃层;3、第一电磁屏蔽层;4、第二阻燃层;5、填充层;6、第二电磁屏蔽层;7、第三阻燃层;8、绝缘层;9、软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2,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包括软电缆本体1,软电缆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燃层2,通过第一阻燃层2可以阻燃抑燃,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浓烟毒气,第一阻燃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层3,通过第一电磁屏蔽层3可以屏蔽电磁干扰,第一电磁屏蔽层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燃层4,通过第二阻燃层4可以阻燃抑燃,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浓烟毒气,第二阻燃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层5,通过填充层5可以避免软电缆本体1内部中空,填充层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屏蔽层6,通过第二电磁屏蔽层6可以屏蔽电磁干扰,第二电磁屏蔽层6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阻燃层7,通过第三阻燃层7可以阻燃抑燃,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浓烟毒气,第三阻燃层7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8,通过绝缘层8可以隔绝电压电流,绝缘层8的内部设置有软导体9,通过软导体9可以导电。
[0022]本实施例中,第一阻燃层2与软电缆本体1固定连接,第一阻燃层2与第一电磁屏蔽层3固定连接,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屏蔽外部电磁干扰,阻止外部火焰燃烧;第二阻燃层4与第一电磁屏蔽层3固定连接,填充层5与第二阻燃层4活动连接,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阻止火
焰向内或向外扩散蔓延,并防止软电缆本体1内部中空,软导体9在移动时晃动;第二电磁屏蔽层6与填充层5活动连接,第二电磁屏蔽层6的数目为若干组,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避免多组软导体9之间电磁相互干扰;第三阻燃层7与第二电磁屏蔽层6固定连接,第三阻燃层7的数目为若干组,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避免某一软导体9引起的火焰传递扩散到其它软导体9;绝缘层8与第三阻燃层7固定连接,绝缘层8的数目为若干组,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隔绝电压电流;软导体9与绝缘层8固定连接,软导体9的数目为若干组,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传递电流。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磁屏蔽层3可以屏蔽掉软电缆本体1外部电磁对于软电缆本体1内部的辐射,通过第二电磁屏蔽层6可以屏蔽掉软电缆本体1内部软导体9散发的电磁辐射,这种设置,不仅可以隔绝外部电磁影响,还能够避免内部软导体9间的电磁相互辐射影响,净化提高信号的传输环境,而且阻燃层不易燃烧,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浓烟毒气,并且通过第一阻燃层2可以阻止抑制火焰燃烧软电缆本体1外部,通过第三阻燃层7可以阻止抑制某一软导体9短路引发的火焰燃烧蔓延向其它软导体9,通过第二阻燃层4可以阻止抑制外部火焰向内扩散,或者内部火焰向外扩散,这种设置,通过多层阻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电缆本体(1),所述软电缆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燃层(2),所述第一阻燃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层(3),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燃层(4),所述第二阻燃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屏蔽层(6),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6)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阻燃层(7),所述第三阻燃层(7)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8),所述绝缘层(8)的内部设置有软导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燃层(2)与软电缆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燃层(2)与第一电磁屏蔽层(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屏蔽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丽丽于春雨朱立花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永盛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