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93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因素,形成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步骤2:根据步骤1中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派生六个评估要素;步骤3:根据步骤2中六种评估要素派生出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步骤4:根据步骤3中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采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作为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项;步骤5:将目标层、要素层以及指标层进行分级整合构成评估指标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系统化、全面化的对化工园区修复后污染场地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从而为化工园区修复污染场地的再利用提供有效、科学、准确的指导。准确的指导。准确的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场地评估
,具体是涉及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园区的蓬勃发展是化工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承接产业聚集、推动经济发展中贡献重大,但同时也是污染排放大户,每年因化工废水、废气、废料超标排放导致土壤环境污染的情况数不胜数。
[0003]针对退役化工污染场地修复和在开发利用,需要对化工污染场地进行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然而尚未有一种系统化针对化工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实现指标体系验证与优化,建立一种系统化化工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确定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因素,形成六种评估关键指标,分别为:人体健康评估指标、生态风险评估指标、环境质量评估指标、工程安全性评估指标、感官可接受度评估指标以及管理措施评估指标,围绕所述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构成评估指标体系的目标层;
[0007]步骤2:根据步骤1中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派生六个评估要素,分别为:人体健康评估要素、生态风险评估要素、环境质量评估要素、工程安全性评估要素、感官可接受度评估要素以及管理措施评估要素,围绕所述六个评估要素构成评估指标体系的要素层;
[0008]步骤3:根据步骤2中六种评估要素派生出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围绕各个评价指标构成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层;
[0009]步骤4:根据步骤3中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采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作为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项;
[0010]步骤5:将目标层、要素层以及指标层进行分级整合构成评估指标体系,再通过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项、指标标准进行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进行综合评估。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人体健康评估要素包括:第一危害识别、第一暴露评估、毒性评估以及第一风险表征;
[0012]所述第一危害识别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敏感受体,所述敏感受体分为儿童和成人;
[0013]所述第一暴露评估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暴露情景、第一暴露途径以及第一暴露量,所述第一暴露情景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用地方式下地块污染物经由不同途径迁移和到达受体人群;所述第一暴露途径分为直接摄入、经皮肤接触以及呼吸系统吸入;所述第一暴露量为不同所述第一暴露途径的暴露量;
[0014]所述毒性评估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致癌效应毒性参数、非致癌效应参数、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污染物其他相关参数;所述致癌效应毒性参数包括呼吸吸入单位致癌因子、呼吸吸入致癌斜率因子、经口摄入致癌斜率因子、经口摄入致癌斜率因子和皮肤接触致癌斜率因子;所述非致癌效应参数包括呼吸吸入参考浓度、呼吸吸入参考剂量、经口摄入参考剂量和皮肤接触参考剂量;所述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包括亨利常数、空气中扩散系数、水中扩散系数、土壤

有机碳分配系数和水中溶解度;所述污染物其他相关参数包括消化道吸收因子、皮肤吸收因子和经口摄入吸收因子;
[0015]所述第一风险表征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以及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所述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为土壤不同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所述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为土壤中不同暴露途径的危害商;所述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为地下水不同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所述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为地下水不同暴露途径的危害商。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险表征采用风险表征模型进行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以及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的评价计算。
[0017]更进一步地,以经口摄入摄入土壤途径作为风险及危害商表征模型的构建对象,所述风险及危害商表征模型包括:
[0018]1)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表征模型:
[0019]CR
ois
=OISER
ca
×
C
sur
×
SF0(1)
[0020]其中,CR
ois
表示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C
sur
表示表层土壤中污染物浓度,mg
·
kg
‑1,SF0表示经口摄入致癌斜率因子,(mg污染物
·
kg
‑1体重
·
d
‑1)
‑1;
[0021]2)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表征模型:
[0022][0023]其中,HQ
ois
表示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SAF表示暴露于土壤的参考剂量分配系数,无量纲;C
sur
表示表层土壤中污染物浓度,mg
·
kg
‑1;RfD0表示经口摄入参考剂量,mg污染物
·
kg
‑1体重
·
d
‑1;
[0024]3)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表征模型:
[0025]CR
iov3
=IOVER
ca3
×
C
gw
×
SF
i
(3)
[0026]其中,CR
IOV3
表示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C
gw
表示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mg
·
L
‑1;IOVER
ca3
表示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对应的地下水暴露量,L地下水
·
kg
‑1体重
·
d
‑1;
[0027]4)地下水单一污染物危害商表征模型:
[0028][0029]其中,HQ
iov3
表示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WAF表示暴露于地下水的参考剂量分配比例,无量纲;IOVER
nc3
表示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对应的地下水暴露量,L地下水
·
kg
‑1体重
·
d
‑1;C
gw
表示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mg
·
L
‑1。
[0030]进一步地,所述生态风险评估要素包括:第二危害识别、第二暴露评估、效应评估以及第二风险表征;
[0031]所述第二危害识别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目标污染物以及暴露受体,所述目标污染物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用地方式下地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因素,形成六种评估关键指标,分别为:人体健康评估指标、生态风险评估指标、环境质量评估指标、工程安全性评估指标、感官可接受度评估指标以及管理措施评估指标,围绕所述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构成评估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步骤2:根据步骤1中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派生六个评估要素,分别为:人体健康评估要素、生态风险评估要素、环境质量评估要素、工程安全性评估要素、感官可接受度评估要素以及管理措施评估要素,围绕所述六个评估要素构成评估指标体系的要素层;步骤3:根据步骤2中六种评估要素派生出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围绕各个评价指标构成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层;步骤4:根据步骤3中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采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作为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项;步骤5:将目标层、要素层以及指标层进行分级整合构成评估指标体系,再通过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项、指标标准进行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进行综合评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健康评估要素包括:第一危害识别、第一暴露评估、毒性评估以及第一风险表征;所述第一危害识别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敏感受体,所述敏感受体分为儿童和成人;所述第一暴露评估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暴露情景、第一暴露途径以及第一暴露量,所述第一暴露情景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用地方式下地块污染物经由不同途径迁移和到达受体人群;所述第一暴露途径分为直接摄入、经皮肤接触以及呼吸系统吸入;所述第一暴露量为不同所述第一暴露途径的暴露量;所述毒性评估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致癌效应毒性参数、非致癌效应参数、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污染物其他相关参数;所述致癌效应毒性参数包括呼吸吸入单位致癌因子、呼吸吸入致癌斜率因子、经口摄入致癌斜率因子、经口摄入致癌斜率因子和皮肤接触致癌斜率因子;所述非致癌效应参数包括呼吸吸入参考浓度、呼吸吸入参考剂量、经口摄入参考剂量和皮肤接触参考剂量;所述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包括亨利常数、空气中扩散系数、水中扩散系数、土壤

有机碳分配系数和水中溶解度;所述污染物其他相关参数包括消化道吸收因子、皮肤吸收因子和经口摄入吸收因子;所述第一风险表征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以及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所述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为土壤不同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所述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为土壤中不同暴露途径的危害商;所述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为地下水不同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所述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为地下水不同暴露途径的危害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险表征采用风险表征模型进行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以及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的评
价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经口摄入摄入土壤途径作为风险及危害商表征模型的构建对象,所述风险及危害商表征模型包括:1)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表征模型:CR
ois
=OISER
ca
×
C
sur
×
SF0(1)其中,CR
ois
表示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C
sur
表示表层土壤中污染物浓度,mg
·
kg
‑1,SF0表示经口摄入致癌斜率因子,(mg污染物
·
kg
‑1体重
·
d
‑1)
‑1;2)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表征模型:其中,HQ
ois
表示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SAF表示暴露于土壤的参考剂量分配系数,无量纲;C
sur
表示表层土壤中污染物浓度,mg
·
kg
‑1;RfD0表示经口摄入参考剂量,mg污染物
·
kg
‑1体重
·
d
‑1;3)地下水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表征模型:CR
iov3
=IOVER
ca3
×
C
gw
×
SF
i
(3)其中,C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荐吴运金姜锦林李仁英王梦杰张亚杨敏张胜田邓绍坡胡洁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