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87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顶升支点设置;步骤2、上部回转体整体顶升;步骤3、推移台架就位;步骤4、推移支座设置;步骤5、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步骤6、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该方法整体顶升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顶升力控制均匀并且顶升行程小推移台架运行中所产生的滚动摩擦阻力小,只需使用一台液压缸即可完成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的整体推移。较现有使用行车抬吊提升,多点同步滑移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设备的安装
,具体是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连铸机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整体推移更换时多采用双行车抬吊,铺设钢轨滑道使用液压缸同步推移的方法,该方法受行车安装或生产协调困难等不利因素制约不利于安装操作。其次采用液压缸同步推移需租赁专用设备造成施工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安装效率更高且易于实施、施工质量有保证的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包括步骤1、顶升支点设置;在大包回转台钢包臂(1)下方设置顶升支点(2),顶升支点(2)位于推移平台(3)的横梁(4)上,在横梁(4)上下翼板间设置筋板提高支撑强度,在顶升支点(2)下方设置型钢立柱(5)将顶升力传递到推移平台(3)下横梁(4)上均匀分散到基础平台上;步骤2、上部回转体整体顶升;先对大包回转台钢包臂(1)进行加固,在上部回转体(6)塔架顶部固定销轴(7)处安装上矩形方坯(8)使大包回转台两侧钢包臂(1)保持水平状态,启动千斤顶(9)配合支撑垫板将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顶升脱离大包回转台底座(10);步骤3、推移台架就位;先将推移台架(11)安装到横向滑道(14)内,使其下层台架(12)的行走轮(15)紧贴横向滑道(14)的车轮走行板,使其导向轮(16)紧贴横向滑道(14)的腹板,推动推移台架(11)使其下层台架(12)的端头紧靠横向滑道(14)端部的止挡块,并使下层台架(12)两侧的运行滑道(17)与纵向滑道(18)对齐,此时推移台架(11)的下层台架(12)正好位于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上方,使用斜铁及垫板将推移台架(11)的下层台架(12)与大包回转台底座(10)及横向滑道(14)固定在一起,当落下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就位于上层台架(13)时,上部回转体(6)的重量通过下层台架(12)分散到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与横向滑道(14)上,在水平推移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时下层台架(12)可将水平顶推的反作用力也传递到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上;步骤4、推移支座设置;以顶推滑道(19)两侧等间距设置的横向加固型钢所形成的空格做为锚固点,使用矩形钢板在其底部焊接四块矩形锚固桩做为水平推移支座(20)将其安放在加固型钢之间的空格内,并在推移支座(20)顶部设置耳座(21)用于安装液压缸(22),同时在上层台架
(13)横梁底部也安装上耳座(21)用于安装液压缸(22);步骤5、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落下千斤顶(9)使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就位于推移台架(11)的上层台架(13),拆除顶升千斤顶(9)及支撑垫板,启动顶推液压缸(22)使上层台架(13)带动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一起沿推移平台(3)两侧的纵向滑道(18)及中部的顶推滑道(19)运行,当液压缸(22)达到行程完全伸出后,将其从推移支座(20)顶部耳座(21)内拆除,将推移支座(20)向前移动将其安放在顶推滑道(19)两侧加固型钢之间的空格内,再将已缩回的液压缸(22)安装到推移支座(20)顶部耳座(21)内进行下一行程的顶推直至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到达支撑塔架(23)的中心;步骤6、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当新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就位于上层台架(13)后反向设置推移支座(20)将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推移到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上的下层台架(12)上方。再重复步骤2及步骤3完成新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就位。
[000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顶升支点设置可靠:在两侧钢包臂固定销轴处进行加固使上部回转体形成整体使顶升过程更加平稳,在推移平台结构上设置单独的型钢立柱可有效分解载荷。
[0006]2、推移台架支撑强度高:推移台架采用上下两层组合式结构,可快速安装到位并能与大包回转台底座连接成一体,可有效承受上部回转体重量及分解水平顶推力。
[0007]3、整体推移运行稳定:单台液压缸推移可有效控制顶推力,同时上层台架运载上部回转体始终在型钢腹板的约束下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0008]本方法整体顶升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顶升力控制均匀并且顶升行程小推移台架运行中所产生的滚动摩擦阻力小,只需使用一台液压缸即可完成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的整体推移。较现有使用行车抬吊提升,多点同步滑移的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顶升支点设置示意图。
[0010]图2为推移台架就位示意图。
[0011]图3为推移支座设置示意图。
[0012]图4为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示意图图中:钢包臂(1)、顶升支点(2)、推移平台(3)、横梁(4)、型钢立柱(5)、上部回转体(6)、固定销轴(7)、方坯(8)、千斤顶(9)、底座(10)、推移台架(11)、下层台架(12)、上层台架(13)、横向滑道(14)、行走轮(15)、导向轮(16)、运行滑道(17)、纵向滑道(18)、顶推滑道(19)、推移支座(20)、耳座(21)、液压缸(22)、塔架(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4]一种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包括步骤1、顶升支点设置;
在大包回转台钢包臂(1)下方设置顶升支点(2),顶升支点(2)位于推移平台(3)的横梁(4)上,在横梁(4)上下翼板间设置筋板提高支撑强度,在顶升支点(2)下方设置型钢立柱(5)将顶升力传递到推移平台(3)下横梁(4)上均匀分散到基础平台上;步骤2、上部回转体整体顶升;先对大包回转台钢包臂(1)进行加固,在上部回转体(6)塔架顶部固定销轴(7)处安装上矩形方坯(8)使大包回转台两侧钢包臂(1)保持水平状态,启动千斤顶(9)配合支撑垫板将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顶升脱离大包回转台底座(10);步骤3、推移台架就位;先将推移台架(11)安装到横向滑道(14)内,使其下层台架(12)的行走轮(15)紧贴横向滑道(14)的车轮走行板,使其导向轮(16)紧贴横向滑道(14)的腹板,推动推移台架(11)使其下层台架(12)的端头紧靠横向滑道(14)端部的止挡块,并使下层台架(12)两侧的运行滑道(17)与纵向滑道(18)对齐,此时推移台架(11)的下层台架(12)正好位于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上方,使用斜铁及垫板将推移台架(11)的下层台架(12)与大包回转台底座(10)及横向滑道(14)固定在一起,当落下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就位于上层台架(13)时,上部回转体(6)的重量通过下层台架(12)分散到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与横向滑道(14)上,在水平推移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时下层台架(12)可将水平顶推的反作用力也传递到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上;步骤4、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水平推移及整体顶升就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顶升支点设置;在大包回转台钢包臂(1)下方设置顶升支点(2),顶升支点(2)位于推移平台(3)的横梁(4)上,在横梁(4)上下翼板间设置筋板提高支撑强度,在顶升支点(2)下方设置型钢立柱(5)将顶升力传递到推移平台(3)下横梁(4)上均匀分散到基础平台上;步骤2、上部回转体整体顶升;先对大包回转台钢包臂(1)进行加固,在上部回转体(6)塔架顶部固定销轴(7)处安装上矩形方坯(8)使大包回转台两侧钢包臂(1)保持水平状态,启动千斤顶(9)配合支撑垫板将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顶升脱离大包回转台底座(10);步骤3、推移台架就位;先将推移台架(11)安装到横向滑道(14)内,使其下层台架(12)的行走轮(15)紧贴横向滑道(14)的车轮走行板,使其导向轮(16)紧贴横向滑道(14)的腹板,推动推移台架(11)使其下层台架(12)的端头紧靠横向滑道(14)端部的止挡块,并使下层台架(12)两侧的运行滑道(17)与纵向滑道(18)对齐,此时推移台架(11)的下层台架(12)正好位于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上方,使用斜铁及垫板将推移台架(11)的下层台架(12)与大包回转台底座(10)及横向滑道(14)固定在一起,当落下大包回转台上部回转体(6)就位于上层台架(13)时,上部回转体(6)的重量通过下层台架(12)分散到大包回转台底座(10)与横向滑道(14)上,在水平推移大包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轶张银峰裴青峰赵建波高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