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为一种高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
[0003]目前现有的电容器外壳多为一体式的,无法进行拆卸更换外壳,且不便于进行散热排泄内部压力,温度过高会出现鼓涨、炸裂的情况,并且温度过高影响使用效果以及使用的寿命,因此现设计一种高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以解决不便于拆卸更换外壳以及不便于散热排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包括:主体结构以及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上;
[0006]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外壳、限位架、内壳、终板、导片、散热扇、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以及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1)上;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外壳(11)、限位架(12)、内壳(13)、终板(14)、导片(15)、散热扇(16)、第一防护网(17)、第二防护网(18)以及盖板(19);所述外壳(11)为无上壁筒状结构,且前后两侧壁开设有与内腔相贯通的散热口,并上壁沿开设有与内腔相贯通的第一滑槽,所述外壳(11)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贯通的第二滑槽,所述限位架(12)固定安置于外壳(11)内壁,且位于第二滑槽下方,所述内壳(13)为无上壁筒状结构,且外侧壁顶端开设有限位环,并左右两侧壁开设有与内腔相贯通的连接孔,所述内壳(13)活动插装于外壳(11)上,且安置于限位架(12)上,所述终板(14)固定插装于内壳(13)内,所述导片(15)一端固定安置于终板(14)上壁,所述散热扇(16)固定嵌装于外壳(11)前壁上的散热口内,所述第一防护网(17)固定嵌装于外壳(11)前壁上的散热口内,且位于散热扇(16)前侧,所述第二防护网(18)固定嵌装于外壳(11)后侧壁上的散热口内,所述盖板(19)上壁中心线左右两侧开设有与下壁相贯通的连接口,所述盖板(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通宣惠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