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活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16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发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包括发电舱、轮胎、燃料罐、进气机、气体混合室、燃料电池发电堆、余热回收装置、正极废气排放机构、负极废气排放机构、废气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储能电池、第一升压装置、第二升压装置、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动力舱、电动机、控制舱、传动舱;所述移动发电装置整体为汽车形态,所述传动舱位于车头,所述发电舱位于车尾,所述动力舱和所述控制舱位于车辆中部,所述控制舱位于所述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移动能力强,可以为各类负载快速充电,安全性能好,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活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发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另外,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没有噪声污染,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由此可见,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应用,随之而来的将需要大量的充电设施,包括固定充电站和移动发电充电设备。移动发电充电设备由于没有电网动力电池供电,需要自身发电和储存的电能来给汽车充电,因此,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技术含量也很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安全可靠的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移动能力强,可以为各类负载快速充电,安全性能好,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包括发电舱、轮胎、燃料罐、进气机、气体混合室、燃料电池发电堆、余热回收装置、正极废气排放机构、负极废气排放机构、废气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储能电池、第一升压装置、第二升压装置、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动力舱、电动机、控制舱、传动舱;所述移动发电装置整体为汽车形态,所述传动舱位于车头,所述发电舱位于车尾,所述动力舱和所述控制舱位于车辆中部,所述控制舱位于所述之上;所述动力舱中设置有所述电动机;所述轮胎设置在所述发电舱和所述传动舱之下;所述燃料罐与所述进气机依次设置于所述发电舱外部的上端;所述燃料罐与所述进气机分别有通道连通所述气体混合室;所述气体混合室设置在所述发电舱的中上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设置在所述发电舱的中心部位;所述气体混合室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所述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上方设置有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设置有正极和负极,并分别设置有管道连接所述正极废气排放机构、负极废气排放机构;所述正极废气排放机构、负极废气排放机构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发电舱的顶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与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电性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设置有2 条输出电路,一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升压装置,另一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升压装置;所述第一升压装置通过导线连通所述动力舱中的电动机;所述第二升压装置通过导线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本方案设计合理,
结构紧凑,移动能力强,可以为各类负载快速充电;其中储能电池可以为锂电池,或者传统铅酸蓄电池,其中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燃料电池反应时放出的反应热及时回收,转化为暖风,供整个装置使用,特别是在低温天气能够延长电池寿命,以及为控制舱提供空调暖风,节能效果好。
[0006]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传动舱之前还设置有第一缓装置。设置第一缓冲装置,防止正面的撞击。
[0007]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第一缓装置为防撞弹簧。
[0008]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舱后方设置有第二缓冲装置。设置第二缓冲装置,主要是防止后方的撞击。
[0009]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为橡胶备胎。
[0010]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舱下方设置有第三缓冲装置。第三缓冲装置也可以为弹簧或者橡胶底座,为了防止路面的不平引起的撞击。
[0011]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设置有大孔树脂。
[0012]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进气机后方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空气滤清器。设置空气滤清器可以提高进气的质量,为燃料电池的充分反应提供条件。
[0013]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回收的热量以热空气形式,通过管道可控的流入所述动力舱和传动舱中。
[0014]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将氢气或者甲烷注入所述燃料罐中,启动进气机;优选为氢气,氢气更加清洁
[0016]S2燃料罐中的燃料气化后与进气机进入的空气在所述气体混合室中进行混合;在氢气的条件下,混合比为1mol氢气和0.55mol 的氧气混合,此处为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优选条件,电池反应效率最高。
[0017]S3气体混合室中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发生反应后,进行发电,电力通过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储存在所述储能电池中;
[0018]S4燃料电池发电堆产生的正极废气和负极废气分别通过正极废气排放机构和负极废气排放机构最终通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
[0019]S5储能电池将电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移动发电装置本身的动力,通过第一升压装置,提升至合适的电压,输出给动力舱的电动机;另一部分用于给外接负载充电,通过第二升压装置输出给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
[0020]S6控制舱中设置有控制人员,通过操作装置控制车辆运行以及进行发电的控制。
[0021]根据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移动能力强,可以为各类负载快速充电,所述移动发电装置设置有三重的缓冲装置,为移动中的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护,安全性能更高;同时本装置还设置有热能回收装置,节能效果好,回收的热量可以为整个移动发电装置供暖,提高电池容量;进一步的,本装置还设置有完善的废气处理装置,使得本来就很少的废气减少到几乎为零,绿色环保效果好;
同时本移动发电装置的制造成本低,在电动汽车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可以广泛推广作为应急的移动发电充电设备,进行道路救援,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的示意图;
[0024]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的示意图;
[0025]其中:发电舱100、轮胎101、第二缓冲装置102、第三缓冲装置 103、燃料罐110、进气机120、空气滤清器121、气体混合室130、燃料电池发电堆140、余热回收装置141、正极废气排放机构142、负极废气排放机构143、废气处理装置150、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 1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舱(100)、轮胎(101)、燃料罐(110)、进气机(120)、气体混合室(130)、燃料电池发电堆(140)、余热回收装置(141)、正极废气排放机构(142)、负极废气排放机构(143)、废气处理装置(150)、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160)、储能电池(170)、第一升压装置(171)、第二升压装置(172)、第一输出接口(181)、第二输出接口(182)、动力舱(200)、电动机(210)、控制舱(300)、传动舱(400);所述移动发电装置整体为汽车形态,所述传动舱(400)位于车头,所述发电舱(100)位于车尾,所述动力舱(200)和所述控制舱(300)位于车辆中部,所述控制舱(300)位于所述之上;所述动力舱(200)中设置有所述电动机(210);所述轮胎(101)设置在所述发电舱(100)和所述传动舱(400)之下;所述燃料罐(110)与所述进气机(120)依次设置于所述发电舱(100)外部的上端;所述燃料罐(110)与所述进气机(120)分别有通道连通所述气体混合室(130);所述气体混合室(130)设置在所述发电舱(100)的中上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140)设置在所述发电舱(100)的中心部位;所述气体混合室(13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140);所述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140)上方设置有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41),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41)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140);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140)设置有正极和负极,并分别设置有管道连接所述正极废气排放机构(142)、负极废气排放机构(143);所述正极废气排放机构(142)、负极废气排放机构(143)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50);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50)设置于所述发电舱(100)的顶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140)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160);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160)与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堆(140)电性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控制装置(160)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储能电池(170);所述储能电池(170)设置有2条输出电路,一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升压装置(171),另一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升压装置(172);所述第一升压装置(171)通过导线连通所述动力舱(200)中的电动机(210);所述第二升压装置(172)通过导线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承勇张进滨姚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