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14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包括炉体(1)、位于所述炉体(1)内的主燃区(2)、位于所述炉体(1)底部的冷灰斗(3)、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的燃烧器(4)和燃尽风喷口(5),所述燃烧器(4)位于燃尽风喷口(5)的下方,所述冷灰斗(3)与主燃区(2)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多个补风喷口(6),喷出风通过所述补风喷口(6)进入炉体(1)底部。该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实现了煤粉燃尽率、冷灰斗高温腐蚀、氮氧化物排放的协同优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环境效益。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


[0001]本技术涉及煤粉锅炉燃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

技术介绍

[0002]在燃煤锅炉中,对冲燃烧方式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煤粉燃烧方式,燃烧器布置在前后墙,燃烧器正对,在燃烧器出口形成火焰。对冲燃烧普遍采用旋流燃烧器,一次、二次风与燃料在燃烧器出口完成混合并燃烧。对冲燃烧的燃烧器一般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随着机组深度调峰需求的不断增加,机组低负荷运行时,对冲燃烧锅炉频繁出现炉渣含碳量高、渣稀不成形、冷灰斗高温腐蚀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
[0003]为了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对冲燃烧煤粉炉配置了低氮旋流燃烧器、燃尽风等。机组低负荷时,底部烧器喷出的煤粉虽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但炉膛底部供氧条件较差,同时炉膛底部温度较低,使得煤粉的燃尽性受到极大地削弱。此外,空气分级使得炉膛底部喷入风量不足,底部燃烧器出口煤粉受到的托举力不足,导致大量未燃尽的煤粉沉降至炉底。
[0004]综上所述,如何有效提高底部燃烧器喷出煤粉燃尽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该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实现了煤粉燃尽率、冷灰斗高温腐蚀、氮氧化物排放的协同优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包括炉体、位于所述炉体内的主燃区、位于所述炉体底部的冷灰斗、设置于所述炉体上的燃烧器和燃尽风喷口,所述燃烧器位于燃尽风喷口的下方,所述冷灰斗与主燃区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多个补风喷口,喷出风通过所述补风喷口进入炉体底部。
[0008]优选地,所述补风喷口安装在所述冷灰斗与主燃区之间的前后墙面或/和左右侧墙面上。
[0009]优选地,所述补风喷口为直流喷口、旋流喷口或贴壁风喷口。
[0010]优选地,所述喷出风可沿墙面法线方向偏转设定角度。
[0011]优选地,所述喷出风在墙面法线方向沿着垂直方向的向上偏转角度为0~30
°

[0012]优选地,所述喷出风在墙面法线方向沿着水平方向的左右偏转角度为

15~+15
°

[0013]优选地,所述补风喷口安装于墙面时采用中间稀疏两侧密集的布置方式。
[0014]优选地,所述补风喷口安装于一个墙面上的数量为6

8只。
[0015]优选地,所述喷出风为燃尽风,其补风量占燃尽风量的5~20%。
[0016]优选地,所述喷出风的风速为40~80m/s。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对冲燃烧煤粉炉型式为Π型炉、塔式炉等。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包括炉体、主燃区、冷灰斗、燃烧器和燃尽风喷口,主燃区位于炉体的中部,冷灰斗位于炉体的底部,也就是冷灰斗位于主燃区的下面。燃烧器和燃尽风喷口设置于炉体上,燃烧器位于主燃区处,燃烧器位于燃尽风喷口的下方。
[0018]冷灰斗与主燃区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多个补风喷口,喷出风通过补风喷口进入炉体底部,通过在冷灰斗墙面上的补风喷口补入一定风量,对炉底进行补风,从而改善了对冲燃烧煤粉炉的底部燃烧器喷出煤粉的燃烧条件,也就是改善炉底供氧条件,提高底部燃烧器喷出煤粉燃尽率,强化炉膛底部煤粉的托举作用,降低炉膛底部灰渣量,有效解决了炉渣含碳量高、渣稀不成形等问题;同时,提高冷灰斗区域水冷壁附近氧浓度,降低H2S等还原性气体生成,改善了冷灰斗区域水冷壁附近还原性气氛,有效防止冷灰斗水冷壁高温腐蚀;此外,利用炉膛底部容腔进行燃烧,拓宽了炉内燃烧区域范围,炉膛热负荷分布更加均匀,减小炉内局部高温区域,降低氮氧化物生成。本技术所提供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实现了煤粉燃尽率、冷灰斗高温腐蚀、氮氧化物排放的协同优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补风喷口一种垂直偏角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补风喷口另一种垂直偏角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如下:
[0025]1‑
炉体、2

主燃区、3

冷灰斗、4

燃烧器、5

燃尽风喷口、6

补风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该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实现了煤粉燃尽率、冷灰斗高温腐蚀、氮氧化物排放的协同优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补风喷口一种垂直
偏角示意图;图3为图1中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补风喷口另一种垂直偏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1内的主燃区2、位于炉体1底部的冷灰斗3、设置于炉体1上的燃烧器4和燃尽风喷口5,燃烧器4位于燃尽风喷口5的下方,冷灰斗3与主燃区2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多个补风喷口6,喷出风通过补风喷口6进入炉体1底部。
[0030]上述结构中,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对冲燃烧煤粉炉型式为Π型炉、塔式炉等。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包括炉体1、主燃区2、冷灰斗3、燃烧器4和燃尽风喷口5,主燃区2位于炉体1的中部,冷灰斗3位于炉体1的底部,也就是冷灰斗3位于主燃区2的下面。燃烧器4和燃尽风喷口5设置于炉体1上,燃烧器4位于主燃区2处,燃烧器4位于燃尽风喷口5的下方。
[0031]冷灰斗3与主燃区2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多个补风喷口6,喷出风通过补风喷口6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位于所述炉体(1)内的主燃区(2)、位于所述炉体(1)底部的冷灰斗(3)、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的燃烧器(4)和燃尽风喷口(5),所述燃烧器(4)位于燃尽风喷口(5)的下方,所述冷灰斗(3)与主燃区(2)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多个补风喷口(6),喷出风通过所述补风喷口(6)进入炉体(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喷口(6)安装在所述冷灰斗(3)与主燃区(2)之间的前后墙面或/和左右侧墙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喷口(6)为直流喷口、旋流喷口或贴壁风喷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风可沿墙面法线方向偏转设定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底补风式对冲燃烧煤粉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风在墙面法线方向沿着垂直方向的向上偏转角度(α)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赵鑫平黄永志张平安任利明毛睿
申请(专利权)人: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