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置选择缺氧/好氧的内碳源强化城市污水深度脱氮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置选择缺氧/好氧的内碳源强化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工艺技术,属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城镇污水处理厂氮素排放不达标是引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污废水处理工艺脱氮效率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导致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出水中积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因此,我国对污水的深度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氮素的控制,目前,我国城镇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一级A标准对氨氮的限值为5mg/L,总氮的限值为15mg/L,而有些地区的标准更为严格,也对污水脱氮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重视污水脱氮,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我国城市污水普遍碳氮比较低,城市污水处理为达到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传统脱氮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曝气能耗和有机碳源,带来剩余污泥处理处置及温室气体释放等二次污染问题。低碳高效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后置选择缺氧/好氧的内碳源强化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
‑
缺氧
‑
好氧+后置选择好氧/缺氧系统以下简称A2O/A系统(1)、曝气系统(2)、二沉池(3)、污泥回流管路(4)、污泥浓缩池(5)、厌氧发酵处理系统系统(6);A2O/A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1.1)、厌氧MBBR池(1.2)、缺氧MBBR池(1.3)、好氧池(1.4)、第二进水管(1.5)、后置选择缺氧/好氧反应池(1.6)、出水管(1.7);曝气系统(2)分别与好氧池(1.4)及后置选择缺氧/好氧反应池(1.6)相连;厌氧MBBR池(1.2)投加悬浮生物载体的填充比为10%~15%;缺氧MBBR池(1.3)投加悬浮悬浮生物载体的填充比为15%~30%;后置选择缺氧/好氧反应池(1.6)设有在线溶解氧检测器(1.8)、在线氨氮检测器(1.9),分为A段(1.10)与B段(1.11);曝气系统(2)包括空压机(2.1)、曝气管路(2.2)和曝气管路自控闸阀(2.3);厌氧发酵处理系统(6)包括污泥投加管路(6.1)、机械混合装置(6.2)、保温装置(6.3)、碱度投加装置(6.4)、pH检测装置(6.5)、发酵污泥回流管路(6.6);二沉池(3)沉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路(4)与污泥浓缩池(5)相连;污泥浓缩池(5)通过污泥投加管路(6.1)与厌氧发酵处理系统(6)相连;厌氧发酵处理系统(6)通过发酵污泥回流管路(6.6)与厌氧MBBR池(1.2)相连。2.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城市污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厌氧MBBR池,同时通过第二进水管进入后置选择缺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睿,彭永臻,樊佳瑞,李翔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