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012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柱(1)和连接板(2);连接柱(1)同轴设置在框架柱(3)上,连接柱(1)的设置位置位于钢结构楼板(4)的钢梁(41)的安装高度处;两块环形结构的连接板(2)分别同轴安装在连接柱(1)的外壁上,且两块连接板(2)的标高分别位于钢梁(41)的上翼缘标高和下翼缘标高处,使钢梁(41)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与两块连接板(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环形连接板实现楼板钢梁与连接柱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建筑结构中梁与柱之间的有效连接,且连接节点处的可靠性高。连接节点处的可靠性高。连接节点处的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公建项目越来越多的采用装配式建筑,在主体结构设计中经常采用钢结构,尤其在受力较为复杂的异形部位通常采用钢结构或者钢管混凝土结构,充分发挥装配式钢结构的优点,在加快现场施工速度的同时施工质量得以保证,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更加绿色环保。
[0003]在常规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时,楼承板的钢梁与竖向受力的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做法通常是:在框架柱钢筋绑扎好后预埋钢结构预埋件,将预埋件与框架柱主筋进行有效固定,待框架柱结构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后再进行钢梁与预埋件的有效焊接。当框架柱为圆形柱和异形柱时,预埋件应与柱外边线型保持一致且定位准确,需要根据框架柱外形尺寸对预埋件进行定制加工,施工周期较长,且异形结构焊接时对其焊缝质量要求也相当高,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质量缺陷,且由于梁柱节点位置受力较大,焊接质量缺陷会直接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能通过环形连接板实现楼板钢梁与连接柱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建筑结构中梁与柱之间的有效连接,且连接节点处的可靠性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柱和连接板;连接柱同轴设置在框架柱上,连接柱的设置位置位于钢结构楼板的钢梁的安装高度处;两块环形结构的连接板分别同轴安装在连接柱的外壁上,且两块连接板的标高分别位于钢梁的上翼缘标高和下翼缘标高处,使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与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7]所述的连接柱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连接柱内部浇筑混凝土,连接柱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栓钉。
[0008]所述的连接柱的外径与框架柱的外径相当,位于连接柱下方的框架柱的主筋向上插入连接柱内并延伸至连接柱的上部。
[0009]所述的连接柱与框架柱浇筑成一体结构。
[0010]所述的连接柱的上端高于钢梁的上翼缘标高,连接柱的下端低于钢梁的下翼缘标高。
[0011]所述的连接柱的上端高于钢梁的上翼缘600mm,连接柱的下端低于钢梁的下翼缘600mm。
[0012]所述的连接板的厚度与钢梁的翼缘厚度相当。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能通过环形连接板实现楼板钢梁与连接柱之间的连接,并能满足楼板钢梁在各种异形框架柱上的连接,从而实现建筑结构中楼板钢梁与框架柱之间的有效连接,且连接节点处的可靠性高,保证了整个梁、柱受力节点的结构安全。
[0015]2、本技术通过在框架柱位于钢梁安装高度处设置连接柱,框架柱整体的受力性能好,无需在框架柱内设置预埋件,简化了施工流程,降低了施工成本,避免了由于预埋件设置位置误差导致的焊接质量和结构强度不佳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0016]3、本技术的连接板与钢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减少了焊接作业,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易于楼板钢梁的布设和调整,梁柱节点的结构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中,1连接柱,11栓钉,2连接板,3框架柱,4钢结构楼板,41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参见附图1,一种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柱1和连接板2;连接柱1同轴设置在框架柱3上,连接柱1的设置位置位于钢结构楼板4的钢梁41的安装高度处;两块环形结构的连接板2分别同轴安装在连接柱1的外壁上,且两块连接板2的标高分别位于钢梁41的上翼缘标高和下翼缘标高处,使钢梁41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与两块连接板2固定连接。通过在框架柱3上内嵌连接柱1,使钢梁41能与框架柱3实现连接,环形结构的连接板2能适应该层楼板内不同布设角度的钢梁41的安装连接以及钢梁41在异形框架柱3上的有效连接。
[0021]所述的连接柱1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连接柱1内部浇筑混凝土,连接柱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栓钉11。连接柱1的结构强度高,连接柱1内部不设置箍筋,施工流程简化,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0022]所述的连接柱1的外径与框架柱3的外径相当,位于连接柱1下方的框架柱3的主筋向上插入连接柱1内并延伸至连接柱1的上部,能提高连接柱1与框架柱3的连接强度,确保整根柱体的荷载能力。
[0023]所述的连接柱1的上端高于钢梁41的上翼缘标高,连接柱1的下端低于钢梁41的下翼缘标高。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1的上端高于钢梁41的上翼缘600mm,连接柱1的下端低于钢梁41的下翼缘600mm。连接柱1的上下端在钢梁41的上下方预留一定长度,确保钢梁41通过连接板2与连接柱1的连接可靠性,连接柱1对钢梁41具有良好的荷载能力。
[0024]所述的连接柱1与框架柱3浇筑成一体结构,确保整根柱体的结构强度和垂直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0025]所述的连接板2的厚度与钢梁41的翼缘厚度相当,便于钢梁41与连接板2之间的对齐和连接,保证钢梁41与连接板2之间的受力传递和连接强度,提高钢梁41的安装效率。
[0026]本技术的施工方法是:
[0027]连接柱1可采用壁厚为30mm的中空钢管制成,连接柱1的外径与框架柱3的设计外
径一致,连接柱1的高度可根据钢梁41的高度确定,连接柱1的高度优选为钢梁41的高度+1200mm。连接柱1的外壁上部和下部均焊接环形结构的连接板2,连接板2可采用与钢梁41翼缘同厚度的钢板制成,连接板2的内环直径与连接柱1的外径一致,确保连接板2能同轴焊接在连接柱1上,连接板2的宽度为300mm。两块连接板2的设置间距与钢梁41的上下翼缘间距一致,连接板2上预留用于与钢梁41连接的螺孔。
[0028]S1:先进行连接柱1下方的框架柱3的下部柱段施工,绑扎下部柱段的钢筋并预留钢筋接头至连接柱1的上部,先浇筑下部柱段的混凝土至连接柱1底部位置,并在框架柱3外边缘位置预埋四块小钢板并保证四块小钢板位于同一平面内,待下部柱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下部柱段的模板。
[0029]S2:对下部柱段的顶部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安装连接柱1,连接柱1底部通过四块小钢板定位并与四块小钢板临时焊接固定,使连接柱1与其四周的安装架体进行连接,调整连接柱1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固定连接柱1,并浇筑连接柱1范围内混凝土。
[0030]S3:对连接柱1的顶部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搭设安装架体进行连接柱1上方的框架柱3的上部柱段施工,绑扎上部柱段的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合模调整,使上部柱段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满足拆模条件时拆除模板。
[0031]S4:钢结构楼板4的钢梁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柱(1)和连接板(2);连接柱(1)同轴设置在框架柱(3)上,连接柱(1)的设置位置位于钢结构楼板(4)的钢梁(41)的安装高度处;两块环形结构的连接板(2)分别同轴安装在连接柱(1)的外壁上,且两块连接板(2)的标高分别位于钢梁(41)的上翼缘标高和下翼缘标高处,使钢梁(41)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与两块连接板(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柱(1)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连接柱(1)内部浇筑混凝土,连接柱(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栓钉(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柱与钢结构楼板用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柱(1)的外径与框架柱(3)的外径相当,位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陈新喜陈华刘天龙刘天颖李赟张雨溪王强谢燕辉李承龙肖骁庞程程潘钧俊蒋佳磊司法强黄沛林赵武余少乐吴振东孙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