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04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涉及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伸缩杆,所述顶板的下部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伸缩杆的外表面相铰接,所述U型杆的外表面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顶板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顶板、调节机构、拉绳和把手,患者可通过双手握把手,一手下压带动另一端把手上移,第二弹性件起到缓冲和对活塞杆复位的作用,可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得活塞杆上移,进而带动抵环上移,调节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进而调节装置的缓冲能力,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材
,具体是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康复器材能够帮助脑卒中、脊髓损伤、脑外伤等患者开展日常活动和促进功能的康复,其多数由不锈钢、铁、为材料,并通过焊接和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拼装成康复器械,其功能特点包括:通过正确的模式刺激肌肉运动,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运动使肌肉拉伸压缩、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血液循环、保持或恢复行走能力、增强四肢协调能力等,患者可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
[0003]上肢康复训练器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上肢的康复训练,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2038770U公开的一种上肢拉力康复训练器,该训练器包括第一训练机构和第二训练机构,其中,第一训练机构使用时,双手分别握住握把,然后通过双臂协调来回拉扯带动训练带来回运动。由此可见,该上肢拉力康复训练器中第一训练机构内部存在缓冲不足的问题,使得患者训练体验感不佳,同时装置内部的缓冲效果难以调节,使得上肢康复训练器的适用范围较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伸缩杆,所述顶板的下部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伸缩杆的外表面相铰接,所述U型杆的外表面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顶板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调节机构,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抵块,所述抵块的底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和抵环,且活塞杆的底端贯穿第二弹性件和抵环并延伸至抵块的下部,所述活塞杆和抵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抵块的底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均贯穿抵块的底面并与抵环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拉绳的外表面与两个滚轮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伸缩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抵环和抵块的贯穿出均留有间缝,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第二弹性件,且活塞杆的外表面与第二弹性件的内圈不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U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橡胶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U型杆的下方放置有底板,两个所述伸缩杆和L型杆的底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底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一组安装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与两个伸缩杆的固定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上肢康复训练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顶板、拉绳、第二弹性件和把手之间的配合设置,患者可通过双手握把手,双臂协调来回拉扯,即一端把手向下移动带动另一端把手上移,第二弹性件起到缓冲和对活塞杆复位的作用,使得患者手握把手做上肢康复运动时,具备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使得患者训练体验感更佳。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即活塞杆、抵环、第二弹性件和螺纹杆之间的配合设置,旋转螺纹杆,使得活塞杆上移,进而带动抵环上移,调节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进而调节装置的缓冲能力,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0018]3、本技术通过伸缩杆和顶板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高度并用螺栓固定,调节顶板距离底面的高度,进而调节上肢康复训练中手握把手距离底面的高度,使得装置适合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进一步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顶板;2、伸缩杆;3、U型杆;4、第一弹性件;5、调节机构; 51、抵块;52、圆槽;53、活塞杆;54、抵环;55、第二弹性件;56、螺纹杆;57、滚轮;6、L型杆;7、拉绳;8、把手;9、橡胶层;10、底板; 11、安装孔;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顶板1,顶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伸缩杆2,顶板1的下部放置有U型杆3,U型杆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伸缩杆2的外表面相铰接,U型杆3的外表面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性件4,顶板1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调节机构5,两个伸缩杆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L型杆6,顶板1下方设置有拉绳7,拉绳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8。
[0025]调节机构5包括抵块51,抵块51的底面开设有圆槽52,圆槽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53和抵环54,且活塞杆53的底端贯穿第二弹性件55和抵环54并延伸至抵块51的下部,活塞杆53和抵环5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55,抵块51的底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56,两个螺纹杆56均贯穿抵块51 的底面并与抵环54的底面转动连接,活塞杆5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57,拉绳7的外表面与两个滚轮5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26]进一步的,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5均为伸缩弹簧。对U型杆3和活塞杆53的移动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
[0027]进一步的,活塞杆53与抵环54和抵块51的贯穿出均留有间缝,活塞杆 53的底端贯穿第二弹性件55,且活塞杆53的外表面与第二弹性件55的内圈不接触。使得活塞杆53的运行更为顺畅,避免活塞杆53的外表面与抵块51 或第二弹性件55的外表面产生摩擦。
[0028]进一步的,U型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橡胶层9。橡胶层 9的设置增大了U型杆3外表面的摩擦力,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0029]进一步的,U型杆3的下方放置有底板10,两个伸缩杆2和L型杆6的底面均与底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底板10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一组安装孔11。底板10的设置使得装置的底面结构稳定,安装孔11的设置便于将底板10与地面相固定。
[0030]进一步的,顶板1与两个伸缩杆2的固定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设置使得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1]工作原理:通过螺栓将底板10与地面相连接,调节伸缩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伸缩杆(2),所述顶板(1)的下部放置有U型杆(3),所述U型杆(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伸缩杆(2)的外表面相铰接,所述U型杆(3)的外表面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性件(4),所述顶板(1)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调节机构(5),两个所述伸缩杆(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L型杆(6),所述顶板(1)下方设置有拉绳(7),所述拉绳(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8);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抵块(51),所述抵块(51)的底面开设有圆槽(52),所述圆槽(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53)和抵环(54),且活塞杆(53)的底端贯穿第二弹性件(55)和抵环(54)并延伸至抵块(51)的下部,所述活塞杆(53)和抵环(5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5),所述抵块(51)的底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56),两个所述螺纹杆(56)均贯穿抵块(51)的底面并与抵环(54)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53)的底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霍兰兰王倩倩王凯刘承梅冯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