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96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包括墙体组件(1)、吸音组件(2)、移动轮(3)、固定支架(4)和门扇(5);墙体组件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外墙板固定安装在内墙板外侧,内吸音组件嵌装在内墙板与外墙板的间隙内,构成单元墙体,若干块单元墙体拼接成降噪棚主体;若干个移动轮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缘处,若干个固定支架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角处;降噪棚主体的前端形成有门扇安装镂空部,使门扇匹配嵌装在降噪棚主体的门扇安装镂空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灵活的移动和组装功能,能周转使用,且具有良好的防火、降噪隔音、降尘等优点。降尘等优点。降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降噪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不固定等因素,通常采用搭建临时的施工棚作为施工场所,以满足施工需求。现有技术的施工棚大多采用钢管焊接搭设骨架,再安装钢板或防水板等作为墙体,施工棚体积大,拆装不便,施工效率较低,无法移动和周转使用,且不具有防火、隔音等功能,仅能提供一定的遮挡和封闭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绿色、环保、高效的建筑施工要求了。同时,建筑工程中的噪音、扬尘等问题是建筑施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建筑工程与周边社区的矛盾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能实现灵活的移动和组装功能,能周转使用,且具有良好的防火、降噪隔音、降尘等优点。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包括墙体组件、吸音组件、移动轮、固定支架和门扇;墙体组件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外墙板固定安装在内墙板的外侧,且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留有间隙,使吸音组件能嵌装在内墙板与外墙板的间隙内,构成单元墙体,若干块单元墙体拼接成降噪棚主体;若干个移动轮分别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缘处,若干个固定支架分别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角处;降噪棚主体的前端形成有门扇安装镂空部,使门扇匹配嵌装在降噪棚主体的门扇安装镂空部上。
[0006]所述的内墙板为平面板状结构,外墙板为压型板,即外墙板的板体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向外凸起的第一压型部,使内墙板与外墙板的板体之间形成片状间隙,内墙板与外墙板的第一压型部之间形成块状间隙,吸音组件嵌装在片状间隙和块状间隙内。
[0007]所述的吸音组件包括气囊和吸音棉,气囊嵌装在片状间隙内,吸音棉嵌装在块状间隙内。
[0008]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连接件、固定柱、连接杆和支撑柱;固定柱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外墙板的边角处,固定柱竖直设置;若干根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柱上,若干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根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柱固定连接,且若干根连接杆之间形成夹角。
[0009]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弧形卡圈和压型板;压型板的中部呈直角弯折结构,压型板的两端形成与外墙板的第一压型部相匹配的第二压型部,使压型板的中部匹配贴合在降噪棚主体的外壁转角处,压型板两端的第二压型部匹配贴合在外墙板的第一压型部上;弧形卡圈为开口环形结构并固定在压型板的中部,固定柱匹配嵌装在弧形卡圈内。
[0010]所述的连接杆的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贴合在地面上。
[0011]所述的降噪棚主体的顶部设有排烟口和出风口风扇。
[0012]所述的降噪棚主体的外壁上设有抱箍,抱箍沿降噪棚主体的周向水平固定在外墙板上,若干道抱箍沿降噪棚主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3]所述的降噪棚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百叶窗。
[0014]所述的降噪棚主体的内壁上挂设有防火器材。
[0015]本技术能实现灵活的移动和组装功能,能周转使用,且具有良好的防火、降噪隔音、降尘等优点,可适用于建筑工程现场的固定式泵车、移动式泵车、以及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械设备,满足绿色、环保、安全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的横向剖面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的主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的俯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中墙体组件和吸音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中固定支架的俯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中连接件的俯视图。
[0022]图中,1墙体组件,11内墙板,12外墙板,13第一压型部,2吸引组件,21气囊,22吸音棉,3移动轮,4固定支架,41连接件,411弧形卡圈,412压型板,413第二压型部,42固定柱,43连接杆,44支撑柱,45固定板,5门扇,6排烟口,7出风口风扇,8抱箍,9百叶窗,10防火器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4,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包括墙体组件1、吸音组件2、移动轮3、固定支架4和门扇5;墙体组件1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外墙板12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内墙板11的外侧,且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之间留有间隙,使吸音组件2能嵌装在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的间隙内,构成单元墙体,若干块单元墙体通过螺栓等固定件拼接成降噪棚主体;若干个移动轮3分别通过安装支架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缘处,若干个固定支架4分别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角处;降噪棚主体的前端形成有门扇安装镂空部,使门扇5匹配嵌装在降噪棚主体的门扇安装镂空部上。本技术根据降噪棚主体的设计尺寸要求,采用墙体组件1进行拼装,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可采用施工现场的钢板、压型钢板制成,易于取材和制作,单块内墙板11和单块外墙板12的尺寸可根据现场物料尺寸决定。降噪棚主体的组装、拆卸采用螺栓等固定件完成,方便快捷,易于周转使用,吸音组件2能起到有效的吸音降噪效果,降噪棚主体可通过移动轮3移动,以满足实际适用需求,移动到位后可通过固定支架4的安装将降噪棚主体和移动轮3架高,防止降噪棚主体使用时的意外滑动。
[0025]请参见附图4,所述的内墙板11为平面板状结构,外墙板12为压型板,即外墙板12的板体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向外凸起的第一压型部13,使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的板体之间形成片状间隙,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的第一压型部13之间形成块状间隙,吸音组件2嵌装在
片状间隙和块状间隙内。通过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之间的间隙便于不同形式、不同材质、不同功能的吸音隔音材料的布设,以满足隔音降噪要求。
[0026]请参见附图4,所述的吸音组件2包括气囊21和吸音棉22,气囊21嵌装在片状间隙内,吸音棉22嵌装在块状间隙内。气囊21和吸音棉22能起到良好的吸音隔音效果,且气囊21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降噪棚主体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受到车辆等设备的撞击而损坏或倾倒。
[0027]请参见附图5,所述的固定支架4包括连接件41、固定柱42、连接杆43和支撑柱44;固定柱42通过连接件41固定安装在外墙板12的边角处,固定柱42竖直设置;若干根连接杆4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柱42上,若干根连接杆43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根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柱44固定连接,且若干根连接杆43之间形成夹角。通过固定支架4能使降噪棚主体稳定的架设在地面上,在不安装移动轮3的情况下,固定支架4和降噪棚主体可共同支设在地面上,确保降噪棚主体的稳定性;在安装移动轮3的情况下,移动轮3滑动到位后固定支架4能将降噪棚主体架高,防止移动轮3意外滑动。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其特征是:包括墙体组件(1)、吸音组件(2)、移动轮(3)、固定支架(4)和门扇(5);墙体组件(1)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外墙板(12)固定安装在内墙板(11)的外侧,且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之间留有间隙,使吸音组件(2)能嵌装在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的间隙内,构成单元墙体,若干块单元墙体拼接成降噪棚主体;若干个移动轮(3)分别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缘处,若干个固定支架(4)分别对称安装在降噪棚主体的底部边角处;降噪棚主体的前端形成有门扇安装镂空部,使门扇(5)匹配嵌装在降噪棚主体的门扇安装镂空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墙板(11)为平面板状结构,外墙板(12)为压型板,即外墙板(12)的板体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向外凸起的第一压型部(13),使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的板体之间形成片状间隙,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的第一压型部(13)之间形成块状间隙,吸音组件(2)嵌装在片状间隙和块状间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其特征是:所述的吸音组件(2)包括气囊(21)和吸音棉(22),气囊(21)嵌装在片状间隙内,吸音棉(22)嵌装在块状间隙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降噪棚,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支架(4)包括连接件(41)、固定柱(42)、连接杆(43)和支撑柱(44);固定柱(42)通过连接件(41)固定安装在外墙板(12)的边角处,固定柱(42)竖直设置;若干根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寿凯裴鸿斌崔爱珍李享鲍冠男韩佩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