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候车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3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候车亭。该公交候车亭包括:底座;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置有透明的挡风板;顶棚,设置在立柱的顶部;容置盒上形成有出口;卷轴设置于容置盒内且与容置盒可转动连接,涡卷弹簧设置于卷轴与容置盒的连接处;卷帘的一端与卷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出口并向外延伸连接有拉伸杆;驱动机构与拉伸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拉伸杆上下移动,带动卷帘展开或收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有雨雪时,驱动机构驱动拉伸杆向下移动,带动卷帘向下展开;不使用时,驱动机构驱动拉伸杆向上移动,在涡卷弹簧的配合下,卷帘重新收回容置盒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候车亭无法遮挡风雪的技术问题。的候车亭无法遮挡风雪的技术问题。的候车亭无法遮挡风雪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候车亭


[0001]本技术涉及公共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公交候车亭。

技术介绍

[0002]候车亭(bus shelter),一般是与公交站台互相配套使用的,为方便市民乘客候车时遮阳、防雨等,在车站、道路两旁或绿化带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上建设的交通设施。
[0003]现有公交车亭样式绝大部分是上面有挡板,下面只有一个竖着的广告牌,下雨下雪刮风时,人站在公交车亭里面不能有效的遮挡雨雪和刮风。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遮风挡雨的公交候车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公交候车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候车亭无法遮挡风雪的技术问题,避免了人们因低温或淋雨造成的身体不适。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交候车亭,包括:底座;立柱,包括两个前立柱和两个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之间设置有透明的挡风板;顶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遮雨机构,包括容置盒、卷轴、涡卷弹簧和卷帘,所述容置盒上形成有出口;所述卷轴设置于所述容置盒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包括两个前立柱(21)和两个后立柱(22),所述前立柱(21)和所述后立柱(22)之间设置有透明的挡风板(3);顶棚(4),设置在所述立柱(2)的顶部;遮雨机构(5),包括容置盒(51)、卷轴(52)、涡卷弹簧(53)和卷帘(54),所述容置盒(51)上形成有出口(511);所述卷轴(52)设置于所述容置盒(51)内且与所述容置盒(51)可转动连接,所述涡卷弹簧(53)设置于所述卷轴(52)与所述容置盒(51)的连接处;所述卷帘(54)的一端与所述卷轴(5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出口(511)并向外延伸连接有拉伸杆(13);以及驱动机构(6),与所述拉伸杆(1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拉伸杆(13)上下移动,带动所述卷帘(54)展开或收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候车亭还包括雨雪传感器(7)和控制器(8),所述雨雪传感器(7)用于检测环境中是否有雨雪;所述控制器(8)被设置为当所述雨雪传感器(7)检测到环境中有雨雪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6)动作,带动所述卷帘(54)展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54)为透明软玻璃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件(61)、第一螺纹杆(62)和第二螺纹杆(63),所述第一螺纹杆(62)的第一端与所述顶棚(4)可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2)与所述拉伸杆(13)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63)的第一端与所述顶棚(4)可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妍妍王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宇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