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71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属于铸管运输技术领域,包括密排链本体、限位机构和调节组件,限位机构设于密排链本体上方,在铸管轴向运输中在铸管直径所在平面内用于限位铸管、并防止铸管晃动,限位机构上设有用于与铸管外壁滚动摩擦的滚动组件,限位机构可在铸管直径所在平面内转动、以适应不同直径铸管的限位;调节组件连接在限位机构外侧壁上,用于驱动限位机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具有铸管在密排链上轴向运输过程中能被限位,不易晃动,运输稳定,能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铸管的运输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铸管运输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排链就是一种类似于V型输送链的结构,在输送链上用于支撑铸管的支撑件呈密排式沿长度方向布置,在铸管的轴向运输中,成排的支撑件能够支撑铸管管体的运输,且能均匀受力,因此能提高对铸管的运输效率和稳定性。由于在现有技术中的密排链上缺少限位装置,当铸管放置在密排链上后,在轴向运输过程中,铸管容易在直径方向上晃动,还容易与密排链之间发生相互滑动,即铸管的轴向滑动,这样容易损坏铸管外壁,导致运输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旨在解决铸管在密排链上轴向运输过程中容易晃动,运输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包括密排链本体、限位机构和调节组件,密排链本体上设有用于支撑并轴向运输铸管的输送链,铸管轴向与密排链本体长度方向平行,铸管放置在输送链上并被输送;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密排链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排链本体,设有用于支撑并轴向运输铸管的输送链,铸管轴向与密排链本体长度方向平行,铸管放置在输送链上并被输送;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密排链本体上方,在铸管轴向运输中在铸管直径所在平面内用于限位铸管、并防止铸管晃动,所述限位机构上设有用于与铸管外壁滚动摩擦的滚动组件,所述限位机构可在铸管直径所在平面内转动、以适应不同直径铸管的限位;以及调节组件,连接在所述限位机构外侧壁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机构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组支撑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密排链本体斜上方、以铸管轴向为对称线呈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可在铸管直径所在平面内围抱铸管、并形成半包围结构,所述滚动组件为多个,且均设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内侧面上,所述滚动组件借助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旋转、可向靠近铸管的方向移动、并与铸管外壁滚动接触,所述支撑组件下端铰接在固定物上,所述调节组件可伸缩,且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固定物铰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支撑组件的转动角度;以及限位组件,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铰接,所述支撑组件转动后、所述限位组件自身可伸缩,所述限位组件用于保持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在铸管轴向上不错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弧形支撑板,弧形与铸管外弧一致,下端铰接在固定物上;两个伸缩杆,均一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板内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两个所述伸缩杆均可伸缩;以及弧形托板,铰接设于两个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弧形一致,所述滚动组件设于所述弧形托板内侧面上、并借助于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调节对铸管的接触距离,所述滚动组件为转动设置在所述弧形托板上的辊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管轴向输送用密排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内侧设有多个所述伸缩杆,在每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兴海李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