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966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包括: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以封固易漏表层,表层套管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且与第一深度井眼间;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安装技术套管以封隔油井中部以上常压地层,技术套管位于表层套管下部;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安装接有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油层套管,并控制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实现悬挂和密封。通过将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应用于小三开井身结构,对尾管悬挂器进行打压膨胀,解决了常规尾管悬挂器存在的提前坐封、尾管与套管间环空漏失等问题,增大了内通径,保证了小间隙井中尾管的顺利下入。利下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常规油气钻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继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致密油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热点。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影响,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对复杂砂砾岩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砂砾岩致密油藏常表现为油藏埋藏较深、储层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不发育和地层压力系统复杂等特点,小三开井身结构为复杂砂砾岩致密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但由于常规钻完井结构中,尾管悬挂器本体内径较小,在小三开井身结构下可能影响钻具的下入,难以满足后续采油和作业需求。此外,在恶劣井况条件下,常规尾管悬挂器经常出现实现悬挂和密封/坐封失效、固井质量差引起气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通过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应用于小三开井身结构,通过对尾管悬挂器进行打压膨胀,解决了常规尾管悬挂器存在的提前坐封、尾管与套管间环空漏失等问题,增大了内通径,降低了套管及封隔器的成本,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保证了小间隙井中尾管的顺利下入。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以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所述表层套管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深度井眼间;
[0006]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安装技术套管以封隔油井中部以上常压地层,所述技术套管位于所述表层套管下部;
[0007]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安装接有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油层套管,并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实现悬挂和密封。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实现悬挂和密封,包括:
[0009]对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打压处理,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膨胀管本体通过设置于其外壁的密封橡胶套与所述技术套管实现密封和实现悬挂和密封;
[0010]其中,控制所述膨胀管本体与所述密封橡胶套的压力保持在第一预设压力值。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为50Mpa。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接有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油层套管,包括:
[0013]将所述油层套管接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送入井内;
[0014]控制所述油层套管移动至设计井深,确定实现悬挂和密封位置,并连接地面泵车及加压管线,并进行加压管线试压;
[0015]使管柱悬持到设计值,并保持悬重;
[0016]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加压实现悬挂和密封;
[0017]卸加压管线,接方钻杆循环;
[0018]判断丢手成功,完成施工。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加压实现悬挂和密封,包括:
[0020]对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缓慢加压至第二预设压力值,并使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保持稳定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0021]对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缓慢加压至第三预设压力值,观察钻具悬重缓慢下降第一预设拉力值,再缓慢上提所述管柱,直至压力降为0。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为20MPa;
[0023]所述第三预设压力值为30MPa;
[0024]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为5min;
[0025]所述第一预设拉力值为50kN。
[0026]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油层套管接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之后,还包括:
[0027]对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外观检查。
[002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技术套管封隔中部以上常压地层之后,还包括:
[0029]通过井口套管头向所述技术套管和所述表层套管间环空打预设长度的泥浆。
[003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接有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油层套管之后,还包括:
[0031]采用韧性水泥浆对所述油层套管进行水泥封固。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3]通过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应用于小三开井身结构,通过对尾管悬挂器进行打压膨胀,解决了常规尾管悬挂器存在的提前坐封、尾管与套管间环空漏失等问题,增大了内通径,降低了套管及封隔器的成本,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保证了小间隙井中尾管的顺利下入。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卡瓦式小三开水平井井身结构与相应地质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流程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小三开水平井井身结构与相应地质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第一深度井眼,2、第二深度井眼,3、第三深度井眼,4、表层套管,5、技术套管,6、油层套管,7、卡瓦式尾管悬挂器,8、膨胀管式尾管悬挂器,9、膨胀管,10、上层套管,11、密封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
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40]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卡瓦式小三开水平井井身结构与相应地质结构示意图。
[0041]如图1所示,砂砾岩致密油藏E地层煤层及底部砾石发育,地层承压能力低于1.3,易发生井漏。F地层为压力过渡带,其上部地层为常压地层,下部储层I为异常高压地层。储层I组地层压力系数由1.0升高至1.63,砂砾岩粒径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且两向地应力差异大,孔隙压力高于中部漏失压力。
[004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流程图。
[004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小三开水平井井身结构与相应地质结构示意图。
[0044]请参照图2和图3,针对上述典型的复杂砂砾岩致密油藏地层压力特征,为使钻完井过程安全可控,保证砂砾岩致密油安全高效开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8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5]S100,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4以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表层套管4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且与第一深度井眼间。
[0046]可选的,第一预设尺寸为φ381.0mm。第一预设深度为500m,表层套管4尺寸为φ273.1mm。
[0047]步骤S100采用φ381.0mm钻头钻至500m深度,即第一深度井眼1,安装φ273.1mm表层套管4以封固易漏表层,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以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所述表层套管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深度井眼间;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安装技术套管以封隔油井中部以上常压地层,所述技术套管位于所述表层套管下部;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安装接有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油层套管,并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实现悬挂和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实现悬挂和密封,包括:对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进行打压处理,控制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膨胀管本体通过设置于其外壁的密封橡胶套与所述技术套管实现密封和实现悬挂和密封;其中,控制所述膨胀管本体与所述密封橡胶套的压力保持在第一预设压力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为50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接有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油层套管,包括:将所述油层套管接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送入井内;控制所述油层套管移动至设计井深,确定实现悬挂和密封位置,并连接地面泵车及加压管线,并进行加压管线试压;使管柱悬持到设计值,并保持悬重;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璟邹灵战陈畅畅常龙张宏源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