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7834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以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表层套管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安装技术套管以封隔油井中部以上常压地层,技术套管位于表层套管下部;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安装油层套管。充分考虑复杂砂砾岩致密油藏特点,通过调整二开技术套管下深,有效封隔中部及以上常压地层,使得下部钻开高压储层时不至压漏上部地层,为三开安全钻进创造有利条件。三开安全钻进创造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常规油气钻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与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进入后期阶段的矛盾日益突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心由易开发常规油气藏向难开发非常规油气藏转移。继页岩气之后,致密油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又一热点。我国致密油主要为陆相沉积,表现为油藏埋藏较深、储层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不发育等特点。该类致密油藏埋深3500~4000m,地层压力系数为1.0~1.65,地层压力系统复杂。油藏中上部砾岩、砂岩地层裂缝发育,地层承压能力低,易发生井漏复杂;中下部地层泥岩发育,水敏性强,井壁易失稳问题严重,造成钻具阻卡频繁、电测遇阻;储层砂砾岩粒径大,以变质岩、火成岩为主,石英含量高,钻头可钻性差,长水平段钻进困难。同时,纵向上分布多套砂砾岩地层,岩性横向变化大,纵向夹层多,砂砾岩粒径大小不均,钻头选型困难。此外,纵向上压力系统复杂,中部及以上为常压地层,下部存在异常高压,且中上部漏失压力低于储层压力,易发生井漏复杂。油藏储盖组合发育,表现为多层系含油,形成多个相互叠加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地层孔隙结构复杂且非均质性强,储层水平两向应力差大,难以形成复杂缝网,常规钻井结构在低油价形势下难以高效动用此类砂砾岩致密油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充分考虑复杂砂砾岩致密油藏特点,通过调整二开技术套管下深,有效封隔中部及以上常压地层,使得下部钻开高压储层时不至压漏上部地层,为三开安全钻进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配合采用分段提速和密切割分段压裂增产技术,可在有效解决复杂砂砾岩致密油藏非均质强、地层压力系统复杂及地层两向应力差异大等问题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钻井速度和单井产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以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所述表层套管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
[0006]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安装技术套管以封隔油井中部以上常压地层,所述技术套管位于所述表层套管下部;
[0007]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安装油层套管。
[0008]进一步地,直井段使用螺杆配合MWD防斜打快技术进行钻井,所述直井段包括: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阶段和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阶段;
[0009]所述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阶段包括:造斜段和水平段,所述
造斜段提高顶驱转速以释放顶驱扭矩,所述水平段使用多个规格的螺杆配合水力振荡器高效定向钻具组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直井段选用中高布齿密度且抗冲击性强的钢体PDC钻头;
[0011]所述造斜段选用中低布齿密度且强攻击性的钢体PDC钻头;
[0012]所述水平段选用高布齿密度且抗冲击性和耐研磨性强的胎体PDC钻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油层套管之后,还包括:
[0014]采用大排量、大液量、大支撑剂量的密切割方式进行储层改造,配套采用桥塞配合分簇射孔分段压裂工艺和滑溜水配合冻胶复合压裂工艺,利用裂缝附近形成的诱导应力克服两向水平主应力差值,以形成多个主裂缝与分支裂缝相互交织的裂缝网络系统及获取最大储集层改造体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分簇射孔分段压裂工艺改造后的每段分簇2~3簇,裂缝间距30m~40m,射孔密度为16孔/m;和/或
[0016]所述滑溜水配合冻胶复合压裂工艺中的滑溜水比例大于50%、前置液比例为50~60%、平均砂比20~25%,此外,水平段每米加砂量0.85~1.0m3/min,滑溜水10~12m3/min,胍胶8~10m3/min。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油层套管,包括:
[0018]采用漂浮下套管技术安装所述油层套管。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技术套管以封隔油井中部以上常压地层之后,还包括:
[0020]通过井口套管头向所述技术套管和所述表层套管间环空打预设长度的泥浆。
[0021]进一步地,所述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包括:
[0022]采用钾钙基聚胺有机盐钻井液钻进至所述第三预设深度。
[0023]进一步地,所述钾钙基聚胺有机盐钻井液包括:KCl、有机盐、胺基抑制剂、阳离子乳化沥青、天然沥青粉和环保型润滑剂,其中,
[0024]所述KCl占比为7%;
[0025]所述有机盐占比为8%~15%;
[0026]所述胺基抑制剂占比为1%;
[0027]所述阳离子乳化沥青占比为2%~3%;
[0028]所述环保型润滑剂占比为2%。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0]充分考虑复杂砂砾岩致密油藏特点,通过调整二开技术套管下深,有效封隔中部及以上常压地层,使得下部钻开高压储层时不至压漏上部地层,为三开安全钻进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配合采用分段提速和密切割分段压裂增产技术,可在有效解决复杂砂砾岩致密油藏非均质强、地层压力系统复杂及地层两向应力差异大等问题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钻井速度和单井产能。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流程图;
[0032]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埋深4000m、储层为致密砂砾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压力系统示意图;
[0033]图2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埋深4000m、复杂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φ381.0mm井眼,2、φ241.3mm井眼,3、φ165.1mm井眼,4、φ273.1mm表层套管,5、φ193.7mm技术套管,6、φ127.0mm油层套管,7、坍塌压力,8、孔隙压力,9、漏失压力,10、射孔工具,11、压裂分簇,12、桥塞,13、砾岩,14、基质填隙物,15、碳氢化合物,16、水平最大主应力,17、水平最小主应力,18、射孔孔眼及裂缝,19、支撑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流程图。
[0038]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S100,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以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表层套管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安装表层套管以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所述表层套管位于第一深度井眼的顶端;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安装技术套管以封隔油井中部以上常压地层,所述技术套管位于所述表层套管下部;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安装油层套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直井段使用螺杆配合MWD防斜打快技术进行钻井,所述直井段包括:采用第一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一预设深度阶段和采用第二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二预设深度阶段;所述采用第三预设尺寸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阶段包括:造斜段和水平段,所述造斜段提高顶驱转速以释放顶驱扭矩,所述水平段使用多个规格的螺杆配合水力振荡器高效定向钻具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段选用中高布齿密度且抗冲击性强的钢体PDC钻头;所述造斜段选用中低布齿密度且强攻击性的钢体PDC钻头;所述水平段选用高布齿密度且抗冲击性和耐研磨性强的胎体PDC钻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油层套管之后,还包括:采用大排量、大液量、大支撑剂量的密切割方式进行储层改造,配套采用桥塞配合分簇射孔分段压裂工艺和滑溜水配合冻胶复合压裂工艺,利用裂缝附近形成的诱导应力克服两向水平主应力差值,以形成多个主裂缝与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璟卓鲁斌张宏源陈畅畅张佳伟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