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62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现有控制盒对气泵盒的限位效果欠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气泵盒,所述安装腔的壁面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围合形成供气泵盒偏移减振的活动空间。在安装腔的壁面上设置限位组件来限制气泵盒的振动幅度,使得气泵盒只能在限位组件围合形成的活动空间内振动,既通过减小振动幅度来降低噪音,还能有效减小减振组件的形变幅度,进而延长减振组件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管路连接稳定,反之发生松脱的情况,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床垫包括内设气囊的垫体以及调节气囊内气压的控制盒,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形成高压空气的气泵盒,气泵盒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振动,进而形成较大的工作噪音。气泵盒通过减振组件悬置固接在安装腔内,当气泵盒的振动幅度过大时,既控制盒会因振动幅度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又导致减振组件会因变形幅度较大而损坏,影响减振组件的使用寿命,还导致气泵盒上连接的管路出现松脱的情况,影响高压空气输送可靠性,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在安装腔的壁面上设置限位组件来限制气泵盒的振动幅度,既有效降低噪音,还延长周边部件的使用寿命,又确保管路连接稳定,提升使用体验。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气泵盒,所述安装腔的壁面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围合形成供气泵盒偏移减振的活动空间。在安装腔的壁面上设置限位组件来限制气泵盒的振动幅度,使得气泵盒只能在限位组件围合形成的活动空间内振动,既通过减小振动幅度来降低噪音,还能有效减小减振组件的形变幅度,进而延长减振组件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管路连接稳定,反之发生松脱的情况,提升使用体验。
[000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分置在安装腔顶壁和底壁上的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所述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围合形成所述活动空间。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分别设置在气泵盒的而不同方向处,使得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能围合形成供气泵盒小幅振动的活动空间,使用时,当气泵盒的振动幅度较大时会与限位组件直接抵触,由此起到限制气泵盒振动幅度的作用。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周缘向下延伸形成所述上置限位板,所述下壳体的顶面周缘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下置限位板,上置限位板与上壳体为一体结构,下置限位板与下壳体为一体结构,既方便加工,还确保两者牢固连接,有效提升上置限位板对气泵盒的限位可靠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均为多个且竖向对齐设置。通过竖向对应的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来对气泵盒实施夹持限位,有效提升限位减振可靠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下置围边,所述上壳体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上置围边,安装时,上置围边和下置围边竖向叠置并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上置围边和下置围竖向叠置,使得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间距离满足设置活动空间的要求,确保气泵盒在小幅度振动时不会与限位组件直接接触。
[0009]作为优选,所述气泵盒为两个,所述上壳体的底面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中置限位板,安装到位后,所述中置限位板插置在所述气泵盒间,以使各气泵盒具有独立对应的活动空间。通过设置两个可独立启停控制的气泵盒来满足使用要求,两个气泵盒互为独立设置,且通过中置限位板分隔,确保各气泵盒具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反之气泵盒因振动幅度过大而发生相互接触撞击的情况。
[0010]作为优选,所述气泵盒呈圆柱状,所述上置限位板和下置限位板朝向气泵盒的延伸端端缘轮廓与所述气泵盒表面对应区域轮廓匹配,所述中置限位板的延伸端端缘两侧分别与对应气泵盒的表面轮廓匹配。上置限位板、下置限位板以及中置限位板上朝向对应气泵盒的边缘轮廓均呈圆弧状,既确保气泵盒在小幅振动时与限位组件互不接触,利用减振组件来吸收和抵消气泵盒的小幅振动,还能在气泵盒振动幅度增大后与限位组件上的对应边缘匹配贴合,通过增大限位组件与气泵盒间的接触面积来提升限位效果,进而起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0011]作为优选,所述气泵盒通过减振组件悬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气泵盒与限位组件间距离大于减振组件的振动偏移距离,以使气泵盒在活动空间内偏移减振。气泵盒的小幅振动均能被减振组件吸收和抵消,减振组件能利用自身弹性复位性能来限制气泵盒始终悬置在活动空间内,限位组件作为减振降噪的备用途径,只在气泵盒的振动幅度较大且无法被减振组件吸收和抵消时才与气泵盒接触。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中部向上隆起形加强凸台,以限制下壳体受力形变。加强凸台用于提升下壳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形变性能,有效减小下置限位板在与气泵盒接触时的形变幅度,提升限位减振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底面设有减振脚,所述减振脚顶部与所述加强凸台的底面固接,底部外露于下壳体底面并抵触在安置工位上,以阻止控制盒产生的振动向安置工位传递。控制盒通过减振脚搭接在安置工位上,减振脚通过自身形变来吸收和抵消来自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振动,防止控制盒因在安置工位上振动而产生噪音。
[0014]一种使用所述控制盒的床垫,包括内设气囊的垫体以及向气囊充气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带泵体的气泵盒,所述气泵盒通过减振组件悬置在控制盒内,所述气泵盒的壁面内设有真空夹层,所述泵体运行产生的振动在向外传递时依次被真空夹层以及减振组件逐级吸收减弱,以限制噪音向外传递。通过设置真空夹层和减振组件来阻挡泵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向外传递,确保泵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会在依次通过真空夹层和减振组件时被有效吸收和抵消,提升使用体验。
[0015]作为优选,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带,气泵盒被减振带抵触限位并悬置在所述活动空间内,以避免气泵盒与限位组件撞击,减振带通过自身弹性回复性能来对气泵盒施加限制振动的预紧力,有效吸收和消除气泵盒产生的振动。
[0016]作为优选,所述气泵盒包括内设容纳腔的隔音杯、盖合在隔音杯杯口处的隔音盖以及安装在容纳腔内的泵体,所述隔音杯的壁面内设有真空夹层,所述泵体与容纳腔壁面间设有减振圈。泵体产生的振动会被减振圈和真空夹层阻挡,有效降低气泵盒向外传递的振动和噪音。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安装腔的壁面上设置限位组件来限制气泵盒的振动幅度,使得气泵盒只能在限位组件围合形成的活动空间内振动,既通过减小振动幅度来降低
噪音,还能有效减小减振组件的形变幅度,进而延长减振组件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管路连接稳定,反之发生松脱的情况,提升使用体验。此外,通过设置真空夹层和减振组件来阻挡泵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向外传递,确保泵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会在依次通过真空夹层和减振组件时被有效吸收和抵消,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控制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控制盒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气泵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气泵盒,4、上置限位板,5、下置限位板,6、下置围边,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盒,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气泵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壁面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围合形成供气泵盒(3)偏移减振的活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分置在安装腔顶壁和底壁上的上置限位板(4)和下置限位板(5),所述上置限位板(4)和下置限位板(5)围合形成所述活动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面周缘向下延伸形成所述上置限位板(4),所述下壳体(2)的顶面周缘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下置限位板(5);或者,所述上置限位板(4)和下置限位板(5)均为多个且竖向对齐设置;或者,所述下壳体(2)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下置围边(6),所述上壳体(1)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上置围边(7),安装时,上置围边(7)和下置围边(6)竖向叠置并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盒(3)为两个,所述上壳体(1)的底面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中置限位板(8),安装到位后,所述中置限位板(8)插置在所述气泵盒(3)间,以使各气泵盒(3)具有独立对应的活动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盒(3)呈圆柱状,所述上置限位板(4)和下置限位板(5)朝向气泵盒(3)的延伸端端缘轮廓与所述气泵盒(3)表面对应区域轮廓匹配,所述中置限位板(8)的延伸端端缘两侧分别与对应气泵盒(3)的表面轮廓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余星光陈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