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高含水多层系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特高含水多层系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开发矛盾突出,水油比急剧上升,开发成本大幅增加。矿场动态表明,局部高耗水、驱替不均衡,影响了整体开发效果,效益开发难度加大。理论攻关研究表明,通过转变流线改变驱替压力梯度分布,有效调整流场,可以提高驱替效率和波及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0003]目前仍存在许多难点,一是传统地质研究方法下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精度有待提高,通过密闭取心井分析,结合先进的测井解释技术,认识到特高含水后期储层非均质程度加剧,但是没有能够反映储层强非均质性的地质模型;二是特高含水后期经过长期注水冲刷,油藏开发动态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发育高耗水层带,同时,受其影响剩余油分布特征更加复杂,很难对其宏观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三是由于长期注水冲刷,导致流线固定,形成固有通道,充分利用老井在本层系转流线、调流场的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所述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特高含水多层系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特高含水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步骤2.不同层析耗水状况及流线差异分析;步骤3.不同层系间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步骤4.层系互换变流线可行性分析;步骤5.层析互换调流场方案设计及优化;步骤6.不同类型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模式建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高含水多层系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特高含水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包括地层特征分析、储层特征分析、油藏岩石流体性质分析和储量复算分析,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高含水多层系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结合油藏开发井网,研究不同层系间耗水层带平面分布特征及耗水状况,并分析不同层系间流线的差异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特高含水多层系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层系间流线的差异性包括流线方向差异和流线位置差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高含水多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青林,黄迎松,刘丽杰,邴绍献,刘海成,张以根,王宁,杨晓敏,李响,陈德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