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40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施工中顶升平台实现绿色环保节能施工,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所述封闭防护由防护标准单元连接而成,防护标准单元主要由钢立柱1、方钢龙骨2、隔音防护网3,柱脚板4、挡脚板5、螺栓、太阳能光伏板7、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外端设置卡扣连接的光伏板外框8,且光伏板外框8经过U形卡槽9固定在钢立柱1上,所述钢立柱1一端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定位竖立板13。定位竖立板13。定位竖立板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施工中顶升平台实现绿色环保节能施工,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且高度不断攀升,作为地标性建筑,超高层建筑在改善城市景观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断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超高层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目前超高层施工常采用整体顶升平台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所处位置均为CBD核心区,周边人群密集,使用顶升平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噪音极大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在整体顶升平台系统施工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使用顶升平台进行核心筒施工过程中,为满足工期节点目标,通常进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平台内部照明尤为重要,传统照明须从地面通过电缆输送电力至平台顶部照明,耗能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如何有效进行平台施工照明实现平台绿色环保施工,是顶升平台的一大难题。
[0003]目前在超高层整体顶升平台结构施工中,常采用冲孔钢板网,这种利用钢立柱与钢片网连接作为顶升平台顶部的防护围挡,不具备噪音隔离功能,不能满足城市CBD核心区隔音降噪要求,且平台内部照明全部须从地面供电,远远无法达到绿色环保节能施工的要求。
[0004]针对现有超高层施工中采用钢立柱连接冲孔钢板网作为平台顶部防护围挡不具备噪音隔离功能、平台高空照明仍需从地面接线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施工时按照技术要求安装此封闭防护,收集利用太阳能进行平台照明,一方面降低平台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平台照明从而节约电缆及电力的使用,绿色环保;此外可周转顶部多功能封闭防护标准单元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安拆维修简便,可周转使用;可为顶升平台施工提供便利,满足现场绿色环保节能施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所述封闭防护由防护标准单元连接而成,防护标准单元主要由钢立柱1、方钢龙骨2、隔音防护网3,柱脚板4、挡脚板5、螺栓、太阳能光伏板7、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外端设置卡扣连接的光伏板外框8,且光伏板外框8经过U形卡槽9固定在钢立柱1上,所述钢立柱1一端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定位竖立板13,且定位竖立板中端贯穿设置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杆14,钢立柱1
一端两侧对称开设中位矩形槽10,且中位矩形槽10内端设置有支撑定位柱11,所述支撑定位柱11一端套有弧形抵边板12。
[0007]优选的,所述钢立柱1为80*80*5mm方钢立柱,高度为1800mm,相邻立柱间距2000mm;
[0008]优选的,所述方钢龙骨2为50*50*3mm方钢管,长度1920mm,在两道立柱间布置4道,间距为500mm,与钢立柱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隔音防护网3由2片冲孔钢板网包夹环保聚酯吸声棉6组成,环保聚酯吸声棉61900*440*10mm、2道冲孔钢板网 1920*450*1mm;隔音防护网设置两道,分别依附在方钢龙骨2内外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骨上;两道隔音防护网之间为20mm空气空腔,两者结合可形成有效的隔音机制;
[0010]优选的,所述柱脚板4为160*160*10mm钢板,与钢立柱1焊接为整体,再封闭防护安装时,通过螺栓与钢桁架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12V,100AH太阳能专用配套蓄电池,数量根据平台栏杆长度选取。
[0012]优选的,所述挡脚板5为1920*200*1mm,与钢立柱1、方钢龙骨 2焊接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螺栓分别为M6、M10,M6用于隔音防护网固定,M10 用于防护标准单元钢立柱与平台钢桁架的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为定制300*550mm尺寸光伏板拼接,产品功率为100W,工作电压18.5V,工作电流5A;利用10*8*3mm角钢在方钢龙骨2和钢立柱1上设置U型卡槽9,光伏板整体通过卡槽固定在钢立柱与龙骨上;
[0015]优选的,所述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为太阳能光伏板7配套设备,数量根据光伏板及蓄电池数量决定,放置在防护下方钢桁架内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相比于传统仅采用冲孔钢板网防护作为平台顶部封闭防护的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的可周转顶部多功能封闭防护,除传统封闭防护功能外,可极大降低隔离平台施工噪音,且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平台照明,减少高空电力输送能耗节约资源使用,同时可周转顶部多功能封闭防护标准单元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全部材料构件均可周转使用,更换维修方便,有利于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前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隔音防护网立体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钢立柱1、方钢龙骨2、隔音防护网3,柱脚板4、挡脚板 5、吸音棉6、太阳能光伏板7、光伏板外框8、U形卡槽9、中位矩形槽10、支撑定位柱11,弧形抵边板12,定位竖立板13,锁紧螺杆 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用于顶升平台顶部封闭防护使用,可隔有效离施工噪音并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照明,节约电能使用,资源利用率高,绿色环保;其标准单元主要由钢立柱1、方钢龙骨2、隔音防护网3,柱脚板4、挡脚板5、螺栓、太阳能光伏板7、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组成,太阳能光伏板7外端设置卡扣连接的光伏板外框8,且光伏板外框8经过 U形卡槽9固定在钢立柱1上,钢立柱1一端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定位竖立板13,且定位竖立板中端贯穿设置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杆 14,钢立柱1一端两侧对称开设中位矩形槽10,且中位矩形槽10内端设置有支撑定位柱11,支撑定位柱11一端套有弧形抵边板12,通过锁紧螺杆14接触弧形抵边板12的一侧,使得弧形抵边板12对光伏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包括钢立柱、方钢龙骨、隔音防护网,柱脚板、挡脚板、吸音棉、太阳能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防护由防护标准单元连接而成,防护标准单元主要由钢立柱、方钢龙骨、隔音防护网,柱脚板、挡脚板、螺栓、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外端设置卡扣连接的光伏板外框,且光伏板外框经过U形卡槽固定在钢立柱上,所述钢立柱一端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定位竖立板,且定位竖立板中端贯穿设置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杆,钢立柱一端两侧对称开设中位矩形槽,且中位矩形槽内端设置有支撑定位柱,所述支撑定位柱一端套有弧形抵边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为80*80*5mm方钢立柱,高度为1800mm,相邻立柱间距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为50*50*3mm方钢管,长度1920mm,在两道立柱间布置4道,间距为500mm,与钢立柱通过螺栓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平台配套的可周转顶部封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防护网由2片冲孔钢板网包夹环保聚酯吸声棉组成,环保聚酯吸声棉1900*440*10mm、2道冲孔钢板网1920*450*1mm;隔音防护网设置两道,分别依附在方钢龙骨内外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业刘王奇李玉龙阴光华王敉鹏康维晁自如孟磊冯泽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